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有诗写道:

为求真经摆脱瘴气向西游,无数名山连绵不断无尽头。

玉兔奔跑金乌飞逝催昼夜,鸟啼花落自然更迭自春秋。

眼底微尘中似有三千世界,锡杖尖端旁仿若四百州。

宿水餐风行走在紫色道路,不知何时才能踏上归程。

话说唐三藏多亏龙子降妖,黑水河神开路,师徒几人过了黑河,沿着大路一直向西前行。一路上真是迎霜冒雪,披星戴月。走了很长时间,又到了早春时节。但见:

三阳运转,万物焕发生辉。三阳运转,满天明媚如展开的图画;万物生辉,遍地芳菲似铺设的绣茵。

梅花残留几点白雪,麦苗涨起一川青云。渐渐冰融,山泉潺潺流淌,萌芽尽放,掩盖了火烧的痕迹。

正是那:太昊驾着震位的神车,勾芒掌管着辰时的时光;花香四溢,风气温暖,云淡天高,日光崭新。

道旁杨柳舒展嫩绿的叶子,春雨滋润,万象更新。

师徒们在路上一边欣赏景色,一边缓缓骑马前行。忽然,听到一声吆喝,那声音好似千万人在呐喊。唐三藏心中害怕,拉住马不敢前进,急忙回头说:“悟空,是哪里这么喧闹?” 八戒说:“好像地裂山崩的声音。” 沙僧说:“也如同雷声霹雳一般。” 三藏说:“还是人喊马嘶的动静。” 孙行者笑着说:“你们都猜错了。先等等,让老孙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好个行者,纵身一跃,踏着云光,升到空中,睁眼望去。远远看见一座城池,再凑近仔细瞧,只见城中祥光隐隐,并没有什么凶气弥漫。行者暗自琢磨:“这是个好地方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声响呢?…… 城中又没有旌旗闪烁,戈戟闪耀光芒,也不是炮声轰鸣,怎么会像有人马喧哗呢?……” 正想着,只见城门外有一块沙滩空地,聚集了许多和尚,他们正在那里拉车。原来是一起用力喊着号子,齐声呼喊 “大力王菩萨”,所以才惊动了唐僧。

行者慢慢按下云头仔细观看,呀!那车子里装的都是砖瓦、木植、土坯之类的东西。滩头的坡坂最高,还有一条夹脊小路,设有两座大关。关下的路都是直立陡峭的悬崖,那车子怎么能拉得上去呢?虽然天气暖和,但那些人却衣衫褴褛,看起来十分窘迫。行者心中疑惑:“想必是在修盖寺院。这里五谷丰登,可能找不到普通工人,所以这些和尚只能亲自出力。……” 正猜疑不定,只见城门里摇摇摆摆走出两个少年道士。你看他们的打扮:

头戴星冠,身披锦绣。头戴的星冠闪耀着光芒,身披的锦绣如彩霞般飘动。

足踏云头履,腰系熟丝绦。面容如同满月般聪慧英俊,身形好似瑶天仙客般娇美。

那些和尚看到道士来了,一个个吓得心惊胆战,更加用力地拉车,拼命地拽着。行者一下子明白了:“咦!想必这些和尚害怕道士,不然怎么会这么使劲地拉车呢?我曾听人说,西方路上有个敬重道士、打压和尚的地方,想必就是这里了。我要是回去告诉师父,可事情还没弄清楚,反而会惹他责怪,说我这么机灵的人,连个实情都打听不明白。还是先下去问清楚,再回去回禀师父。”

你猜他要去问谁?好个大圣,按下云头,来到郡城脚下,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云游四方的全真道士。左臂上挂着一个水火篮儿,手里敲着渔鼓,口中唱着道情词,走近城门,迎着两个道士,当面恭敬地弯腰行礼说:“道长,贫道有礼了。” 那道士回礼道:“先生从哪里来的?” 行者说:“我这个弟子

云游在海角天涯,四处漂泊。

今天来到此地,想向善人家化些斋饭。

请问二位道长,这城中哪条街上的人信道?哪个巷子里的人贤德?我好去化些斋饭吃。” 那道士笑着说:“你这位先生,怎么说这么扫兴的话?” 行者问:“怎么扫兴了?” 道士说:“你要化斋饭吃,这不是扫兴吗?” 行者说:“出家人本就以乞讨为生,不化斋饭吃,哪来的钱买呢?” 道士笑着说:“你是远方来的,不知道我们这城中的事情。在我们这城中,且不说文武官员信道,富民长者喜爱贤能之人,大男小女见到我们道士都会恭敬地拜请供奉斋饭,这些都不值一提。最重要的是万岁君王也喜好道教、敬重贤能之人。” 行者说:“我贫道一来年纪小,二来刚从远方到此,确实不知道。麻烦二位道长把这里的地名以及君王喜好道教、敬重贤能的事情,详细说一遍,也算是同道之间的情谊。” 道士说:“这座城名叫车迟国。宝殿上的君王和我们有渊源。”

行者听了,呵呵笑道:“难道是道士做了皇帝?” 道士说:“不是。只因二十年前,这里的百姓遭遇大旱,天上没有一滴雨,地上庄稼颗粒无收。不论君臣百姓,家家户户都沐浴焚香,拜天求雨。就在大家都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的时候,忽然从天而降三位仙长,来拯救生灵。” 行者问道:“是哪三位仙长?” 道士说:“就是我家师父。” 行者问:“尊师都有什么名号?” 道士说:“我大师父,号做虎力大仙;二师父,鹿力大仙;三师父,羊力大仙。” 行者又问:“三位尊师有多大的法力?” 道士说:“我那师父,呼风唤雨,不过是翻掌之间的事;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就像转身一样容易。就因为有这样的法力,能够改变天地的造化,变换星斗的玄妙,所以君臣对他们十分敬重,和我们结下了缘分。” 行者说:“这皇帝真是有福气。常言说:‘法术能够打动公卿。’老师父有这样的手段,和皇帝结亲,倒也不亏待他。哎呀,不知道我贫道有没有一点缘分,能见到老师父一面呢?” 道士笑着说:“你想见我师父,有什么难的!我们两个是他最亲近的徒弟,我师父又喜好道教、敬重贤能之人,只要听到一个‘道’字,就会亲自到大门口迎接。要是我们两个带你进去,那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行者深深地作了一个揖说:“多谢举荐,那我们现在就进去吧。” 道士说:“先等一会儿,你在这里坐下,等我们两个把公事办完,再和你进去。” 行者问:“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什么公事?” 道士用手指着沙滩上的僧人说:“他们做的是我们家的活,怕他们偷懒,我们去清点一下人数就回来。” 行者笑着说:“道长说错了!僧人和道士都是出家人,为什么他们要替我们干活,还要受我们清点人数呢?” 道士说:“你不知道。当年求雨的时候,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祈神,都向朝廷领取了粮饷。谁知那些和尚没用,只会念空经,根本无济于事。后来我师父一来,立刻唤雨呼风,拯救了万民于水火之中。这可惹恼了朝廷,说那些和尚没用,拆了他们的山门,毁了他们的佛像,收回了他们的度牒,不让他们回乡,还御赐给我们家做活,就像小厮一样。我们家烧火的是他们,扫地的是他们,看门的也是他们。因为后边还有住房没有盖好,就叫这些和尚来拉砖瓦,拖木植,盖房宇。就怕他们贪玩偷懒,不肯拉车,所以派我们两个来查看。”

行者听了,拉住道士,假装流泪说:“我说我没缘分,真的没缘分,见不到老师父的尊容!” 道士问:“怎么会见不到呢?” 行者说:“我贫道在各地云游,一来为了修行,二来也为了寻找亲人。” 道士问:“你有什么亲人?” 行者说:“我有一个叔父,从小出家做了和尚。前些年闹饥荒的时候,也出来外面乞讨,这几年都没回家。我念及祖上的恩情,特意顺路来寻找他。想必他滞留在这等地方,无法脱身,也说不定。我要是能找到他见上一面,才能跟你们进城。” 道士说:“这倒容易。我们两个先坐下,麻烦你去沙滩上替我们查看一下。只要清点一下人数,有五百名就行,看看里面有没有你叔父。如果真有,我们看在同道的情分上,放他走,然后再和你进城,怎么样?”

行者连连道谢,作了一个长揖,告别道士,敲着渔鼓,径直往沙滩走去。过了双关,转下夹脊,那些和尚一下子全都跪下磕头说:“爷爷,我们没有偷懒,五百名一个不少,都在这里拉车呢。” 行者见了,暗自好笑:“这些和尚被道士打怕了,看到我这个假道士就这么害怕。要是遇到真道士,还不得被折磨死。” 行者又摆摆手说:“不要跪,别怕。我不是监工的,我是来这里寻亲的。” 众和尚听说他是来认亲的,一下子把他围了起来,一个个挤到前面,又是咳嗽又是弄出声响,巴不得被认出去,纷纷说:“不知道哪个是他的亲人呢。” 行者假装认了一会儿,呵呵笑了起来。众和尚问:“老爷不认亲,为什么发笑?” 行者说:“你们知道我笑什么吗?笑你们这些和尚一点都没志气!父母生下你们,可能是因为你们命犯华盖,妨爹克娘,或者没有兄弟姐妹,才把你们送去出家。你们怎么不遵守三宝,不敬重佛法,不去念经拜佛,却给道士当佣工,像奴婢一样被使唤?” 众和尚说:“老爷,您这是在笑话我们呢!您老人家想必是从外地来的,不知道我们这里的厉害。” 行者说:“我确实是从外乡来的,真不知道你们这里有什么厉害的。”

众和尚流着泪说:“我们这一国的君王,偏心无道,只喜欢你们道士这些人,讨厌我们佛门子弟。” 行者问:“为什么会这样?” 众和尚说:“就因为那三个仙长会呼风唤雨,来到这里打压我们,哄骗君王,把我们的寺庙拆了,度牒收回了,不让我们回乡,也不许我们去服劳役当差,把我们赐给仙长家使用,我们的日子苦不堪言!只要有云游的道士来到这里,君王就会请去拜见并赏赐;要是和尚来,不管远近,都会被抓去给仙长家当佣工。” 行者说:“想必那道士还有什么巧妙的法术,迷惑了君王吧?要是仅仅是呼风唤雨,那也不过是些旁门左道的小法术,怎么能打动君王的心呢?” 众和尚说:“他们会炼砂干汞,打坐存神,点水为油,点石成金。如今还在兴盖三清观宇,日夜对着天地念经忏悔,祈求君王万年不老,所以就把君王的心迷惑住了。”

行者说:“原来是这样。那你们都逃走不就行了。” 众和尚说:“老爷,逃不掉啊!那仙长奏请君王批准,把我们的画像画了出来,在四处长期张贴。这车子迟国地域宽广,各个府州县以及乡村店集,都有一张和尚图,上面还有君王的御笔亲题。要是有官职的人,抓到一个和尚,就能高升三级;没有官职的人,抓到一个和尚,就能赏白银五十两。所以根本逃不掉。别说和尚了,就算是剪了头发、秃子、头发稀少的,也都难以幸免。四处抓捕的快手又多,负责缉拿的范围也广,不管怎样都很难逃脱。我们没办法,只能在这里苦苦煎熬。”

行者说:“既然这样,那你们死了算了。” 众和尚说:“老爷,有死的。到处抓来的和尚,和本地和尚加起来,一共有两千多人。到了这里,熬不住苦,受不了折磨,忍不了寒冷,不适应水土,已经死了六七百,自杀的有七八百,只有我们这五百人没死。” 行者问:“为什么你们没死?” 众和尚说:“上吊绳子会断,拿刀自刎感觉不到疼,投河会飘起来沉不下去,吃药身体也安然无恙。” 行者说:“你们可真是有造化,上天赐给你们长寿啊!” 众和尚说:“老爷呀,您少说了一个字,是‘长受罪’啊!我们每天吃三餐,都是糙米熬的稀粥,晚上就在沙滩上露天睡觉。刚一合眼,就有神人来保护我们。” 行者问:“想必是太劳累了,出现幻觉见鬼了吧?” 众和尚说:“不是鬼,是六丁六甲、护教伽蓝。一到夜里,他们就来保护我们。只要有想死的,他们就会保护,不让人死去。” 行者说:“这些神也没道理,只该让你们早点死,早点去投胎,保护你们干什么?” 众和尚说:“他们在梦里劝解我们,说‘不要寻死,先苦苦熬着,等那东土大唐来的圣僧,去西天取经的罗汉。他手下有个徒弟,是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专门秉持忠良之心,为人间打抱不平,济困扶危,体恤孤寡。等他来显神通,灭了道士,就会恢复你们佛门的尊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