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身穿道服,霞光闪烁,腰束丝绦,光彩夺目。

头戴纶巾,布斗星纹,足蹬芒履,云游仙岳。

修炼元真,超脱凡躯,功成之时,如意快乐。

识破精气神的源流,主人认得,毫无差错。

如今逃名,喜得寿无疆,不受甲子周天约束。

转过回廊,登上宝阁,三次偷摘天上蟠桃。

缥缈香云从翠屏飘出,这小仙正是东方朔。

行者见了,笑着说:“原来你这小贼在这儿!帝君这儿可没桃子给你偷吃!” 东方朔上前行礼,回应道:“老贼,你来这儿干什么?我师父可没有仙丹给你偷吃。”

帝君赶忙说道:“曼倩,别乱说,快上茶。” 曼倩就是东方朔的道名。东方朔急忙进去取来两杯茶。喝完茶,行者说道:“老孙此次前来,有一事相求,不知帝君能否应允?” 帝君问:“什么事?但说无妨。” 行者便把事情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最近我保护唐僧西行,路过万寿山五庄观。因为那观里的小童无礼,我一时发怒,把他们的人参果树推倒了。因此唐僧被耽搁,无法脱身。所以特地来您这儿,求赐一个医治果树的方子,还望帝君慷慨相助。” 帝君听了,说道:“你这猴子,做事也不考虑后果,到处闯祸。那五庄观的镇元子,圣号与世同君,可是地仙之祖。你怎么能冲撞他呢?他那人参果树,也就是草还丹。你偷吃了就已经有罪,还把树推倒,他怎么会善罢甘休?” 行者说:“正是如此。我们想逃走,却被他追上,他就像收汗巾一样,一袖子把我们全笼走了,所以才起了争执。没办法,我答应他求方医治,这才来向您求助。” 帝君无奈地说:“我有一粒‘九转太乙还丹’,这丹药能医治世间生灵,却无法医治树木。树是水土之灵,靠天地滋养。要是凡间的果木,或许还有办法医治;可这万寿山是先天福地,五庄观是贺洲洞天,人参果更是开天辟地时的灵根,怎么能治得了呢!没方子,没方子啊!”

行者一听,说道:“既然没有方子,老孙就告辞了。” 帝君还想留行者喝杯玉液,行者说:“急事要紧,不敢久留。” 于是驾云又前往瀛洲海岛。这瀛洲海岛也是个好地方,有诗为证:

珠树玲珑,映照紫烟,瀛洲宫阙与诸天相接。

青山绿水间,琪花娇艳,玉液琼浆,铁石坚固。

五色碧鸡啼叫,迎接海日,千年丹凤吸食朱烟。

世人难以探究壶中美景,象外春光绵延亿万年。

大圣到了瀛洲,只见在那丹崖珠树之下,有几个白发苍苍、胡须飘飘的老者,还有童颜鹤发的仙人,正在那儿下棋饮酒,谈笑风生,纵情高歌。真可谓:

祥云笼罩,瑞霭飘香。彩鸾在洞口鸣叫,玄鹤在山头飞舞。

碧藕冰桃当作下酒菜,交梨火枣让人延年益寿。

他们一个个不问世事,却在仙符上有名;逍遥自在,随性洒脱。

周天甲子无法约束,大地乾坤任其自由。

献果的玄猿,成双成对,惹人喜爱;衔花的白鹿,双双拱伏,十分亲昵。

那些老儿正玩得高兴,行者高声叫道:“也带我玩玩呗!” 众仙见了,赶忙快步上前迎接。有诗为证:

人参果树灵根折断,大圣四处访仙求妙方。

丹霞缭绕,从宝林中飘出,瀛洲九老前来迎接。

行者笑着说:“老兄弟们过得真自在啊!” 九老说:“大圣当年要是安分守己,不闹天宫,可比我们还自在呢。如今好了,听说你归真向佛,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怎么有空到这儿来?” 行者便把医树求方的事详细说了一遍。九老听了,也大惊道:“你可真是惹了大祸!惹了大祸啊!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 行者说:“既然没有办法,那我就告辞了。”

九老又留行者喝琼浆,吃碧藕。行者坚决不肯坐下,只站着喝了一杯琼浆,吃了一块藕,便急匆匆地离开了瀛洲,径直转向东洋大海。远远地就望见落伽山不远了,于是落下云头,直接来到普陀岩上。只见观音菩萨正在紫竹林中,和诸天大神、木叉、龙女讲经说法。有诗为证:

海主城高,瑞气浓郁,更有无数奇异之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须知这隐约的万千景象,皆源于那微妙的一品之中。

四圣传授时机,助众生修成正果,六凡听经后,摆脱樊笼。

少林别有一番真滋味,花果飘香,满树嫣红。

菩萨早就看见行者来了,立刻让守山大神去迎接。大神走出树林,喊道:“孙悟空,你要去哪儿?” 行者抬头喝道:“你这熊罴!我是你能叫的悟空吗?当初要不是老孙饶了你,你早就成了黑风山的尸鬼了。如今你跟了菩萨,修成正果,住在这仙山,常听佛法教诲,你就不能叫我一声‘老爷’?” 这黑熊精确实修成了正果,在菩萨这儿镇守普陀,被称为大神,这也多亏了行者。他只好赔着笑说:“大圣,古人说:‘君子不念旧恶。’还提那些干什么!菩萨让我来迎接你呢。” 行者这才收起玩笑,恭恭敬敬地和大神来到紫竹林里,参拜菩萨。

菩萨问:“悟空,唐僧走到哪儿了?” 行者回答:“走到西牛贺洲万寿山了。” 菩萨又问:“那万寿山有座五庄观。镇元大仙,你见过他吗?” 行者连忙磕头说:“因为在五庄观,弟子不认识镇元大仙,毁伤了他的人参果树,冲撞了他,他困住了我师父,让我们无法前行。” 菩萨心里明白了,责怪道:“你这泼猴,太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可是开天辟地时的灵根。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连我都让他三分,你怎么能打伤他的树!” 行者再次下拜说:“弟子实在不知道。那天他不在家,只有两个仙童招待我们。是猪悟能知道他有果子,想尝个鲜,弟子就偷了三个,兄弟们分着吃了。那童子发现后,不停地骂我们,弟子一气之下,就把树推倒了。他第二天回来追上我们,一袖子把我们全笼走了,又是用绳子绑,又是用鞭子抽,拷问了我们一整天。我们当夜逃走,又被他追上,还是被笼走了。反复折腾,实在躲不过,我就答应给他医树。刚刚我从海上求方,游遍了三岛,可众神仙都没有办法。所以弟子诚心来朝拜,特地来求菩萨。还望菩萨慈悲,赐个方子,救救唐僧,让我们能早日西行。” 菩萨说:“你怎么不早点来见我,却跑到岛上去找?”

行者听了这话,心中暗自高兴:“有戏!有戏!菩萨肯定有办法!” 行者又上前苦苦哀求。菩萨说:“我这净瓶底的甘露水,能治好仙树灵苗。” 行者问:“试过吗?” 菩萨说:“试过。” 行者又问:“有什么例子?” 菩萨说:“当年太上老君和我打赌: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烤得焦干,然后送还给我。我把杨柳枝插在瓶中,一昼夜后,它又恢复了青枝绿叶,和原来一样。” 行者笑着说:“真是太好了!真是太好了!烤焦的都能医活,何况这只是推倒的,有什么难的!” 菩萨吩咐众人:“看好林子,我去去就回。” 于是手托净瓶,白鹦哥在前面欢快地叫着,孙大圣跟在后面。有诗为证:

玉毫金像,世间难描,正是那慈悲救苦的观音尊。

过去劫中,遇见无垢佛,至今修成有为身。

历经几生,欲海澄清,心田纯净,一尘不染。

甘露久经妙法,定能让宝树永远长春。

再说那观里大仙和三老正在闲聊,忽然看见孙大圣按下云头,喊道:“菩萨来了!快迎接!快迎接!” 慌得福寿星、镇元子,还有三藏师徒,一起迎出宝殿。菩萨停住祥云,先是和镇元子赔礼,然后和三星行礼。行礼完毕后坐下。阶前,行者带着唐僧、八戒、沙僧都上前拜见。观里的众仙也都来拜见。行者说:“大仙别犹豫了,赶紧摆上香案,请菩萨帮你治那果树吧。” 大仙躬身向菩萨道谢:“这点小事,怎么敢劳烦菩萨大驾光临?” 菩萨说:“唐僧是我的弟子,孙悟空冲撞了先生,理应赔偿宝树。” 三老说:“既然如此,就别客气了。请菩萨都到园子里去看看吧。”

镇元大仙马上吩咐摆上香案,打扫后园,恭请菩萨先行,三老跟在后面。三藏师徒以及观里的众仙,都来到园内观看。只见那棵人参果树倒在地上,泥土翻开,树根外露,树叶凋零,树枝干枯。菩萨喊道:“悟空,把手伸出来。” 行者伸出左手。菩萨拿起杨柳枝,蘸了蘸净瓶中的甘露,在行者手心里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让他把手放在树根底下,直到看到有水渗出为止。行者握紧拳头,用力往树根底下塞,不一会儿,就有一汪清泉涌了出来。菩萨说:“这水不能用五行材质的器具触碰,必须用玉瓢舀出,然后把树扶起来,从树顶开始浇下去,这样自然能让树根和树皮重新贴合,长出叶子和新芽,树枝变青,果实重现。” 行者赶忙对小道士们说:“快拿玉瓢来。” 镇元子说:“贫道这荒山野岭的,没有玉瓢,只有玉茶盏、玉酒杯,能用吗?” 菩萨说:“只要是玉器,能舀水就行,拿过来看看。” 大仙立刻让小童子拿出二三十个茶盏,四五十个酒盏,开始舀取树根下的清泉。行者、八戒、沙僧一起用力,扛起果树,把它扶正,培上土。然后,他们用玉器盛着甘泉,一瓯瓯地捧给菩萨。菩萨用杨柳枝蘸着水,细细地洒在树上,口中还念着经咒。没过多久,舀出的水都洒完了,只见那棵树果然又恢复了生机,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上面还挂着二十三个人参果。清风、明月两个童子惊讶地说:“前几天果子不见了,我们反复数都只有二十二个,今天果树复活,怎么多了一个?” 行者说:“‘日子久了,才能看清人心。’前几天老孙只偷了三个,还有一个掉在地上,土地说这宝贝遇土就会钻进去。八戒还嚷嚷说我私藏了一个,到处乱说,一直纠缠到现在,今天总算真相大白了。”

菩萨解释道:“我方才不用五行材质的器具,是因为知道这人参果与五行相克。” 镇元大仙十分高兴,赶忙让人取来金击子,打下十个果子,邀请菩萨和三老回到宝殿。一来是感谢菩萨的帮忙,二来举办一场 “人参果会”。众小仙赶忙摆好桌椅,铺上精美的盘子,请菩萨坐在上面的正席,三老坐在左边,唐僧坐在右边,镇元子在前面相陪,大家每人都品尝了一个人参果。有诗为证:

万寿山中古老的洞天,人参果一成熟就是九千年。

灵根受损,芽枝折断,甘露滋养,果叶重现生机。

三老欣喜相逢,都是旧相识,唐僧师徒有幸相遇,皆是前缘。

从今一起品尝人参果,都成为长生不老的仙人。

这时,菩萨和三老各吃了一个,唐僧这才知道这是仙家宝贝,也吃了一个。悟空他们三兄弟也各吃了一个,镇元子陪着吃了一个。观里的仙众也分着吃了一个。行者谢过菩萨,送她回到普陀岩,又送三星返回蓬莱岛。镇元子又准备了素菜和美酒,与行者结拜为兄弟。这真是不打不相识,两家从此合为一家。师徒四人欢欢喜喜,天色渐晚,便休息了。长老也是有缘,吃到了草还丹,日后长寿,便能熬过那些妖怪带来的磨难。至于第二天他们如何告别,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