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第二天,众猴果然去采摘仙桃、摘取异果,刨来山药,挖来黄精,还采集了芝兰香蕙、瑶草奇花,各种各样的东西,整整齐齐地摆开石凳石桌,排列好仙酒仙肴。
只见那:金丸珠弹般的腊樱桃,色泽鲜艳,味道甘美;红绽黄肥的熟梅子,果香浓郁,微带酸甜。鲜龙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红。林檎带着碧实连枝献上,枇杷裹着缃苞带叶托举。兔头梨子、鸡心枣,既能消渴除烦,又能解酒醒神。香桃烂杏,甜美得如同玉液琼浆;脆李杨梅,酸溜溜的好似脂酸膏酪。红囊黑子的熟西瓜,四瓣黄皮的大柿子。石榴裂开,露出丹砂般的火晶珠;芋栗剖开,坚硬的肉团像金玛瑙。胡桃银杏可以煮茶,椰子葡萄能够酿酒。榛子、松子、榧子、柰子摆满盘子,橘子、甘蔗、柑子、橙子堆满桌案。还有熟煨的山药,烂煮的黄精,捣碎的茯苓和薏苡,在石锅里用微火慢慢熬煮成羹汤。人间纵然有珍馐美味,又怎能比得上山中群猴这般欢乐安宁呢?
群猴请美猴王坐上座,各自按照年龄大小依次排在下面,一个个轮流上前,向美猴王敬酒、献花、奉果,痛痛快快地畅饮了一天。
第二天,美猴王早早起身,吩咐道:“小的们,给我折些枯松,编成筏子,找根竹竿做篙,再收拾些果品之类的,我要出发了。”
于是,他独自登上筏子,奋力撑开,筏子飘飘荡荡,朝着大海波涛中驶去,趁着天风,前往南赡部洲地界。
这一去,正是:天产仙猴道行高,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也是美猴王时来运转,自从登上木筏之后,连日来东南风刮得很紧,将他送到了西北岸前,这里正是南赡部洲地界。
他拿着竹篙试探水深,偶然遇到浅水处,便弃了筏子,跳上岸来。只见海边有人在捕鱼、打雁、挖蛤蜊、淘盐。他走上前去,耍了个把戏,扮出个狰狞的模样,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逃。他抓住一个跑不动的人,剥下那人的衣裳,学着穿在自己身上,摇摇摆摆地穿州过府,在集市中,学着人的礼仪,学说人的话语。他早出晚归,一心寻访佛仙神圣之道,寻找那长生不老的药方。
然而,他看到世人都是追名逐利之徒,竟然没有一个是为自己的性命修行的。
真是: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想着骏马,官居宰相还望着王侯。只愁衣食劳碌奔波,哪管阎君前来勾命?为了子孙后代图谋富贵,却没有一个人肯回头思考生命的真谛!
猴王四处参访仙道,却一直无缘得遇。他在南赡部洲,穿越长城,游历小县,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八九年。
忽然有一天,他走到了西洋大海边,心想海外必定有神仙。于是,他又像之前那样独自扎了个筏子,飘过西海,一直来到西牛贺洲地界。上岸后,他四处寻访了许久,忽然看到一座高山,秀丽挺拔,山林茂密幽深。他也不怕狼虫虎豹,登上山顶去观看。
这山果然是好山:千峰像开列的戟,万仞如展开的屏风。阳光映照下,岚光轻轻笼罩着翠绿的山色;雨过天晴后,黛色带着冷冷的青色。枯藤缠绕着老树,古渡划分出幽静的路程。山中奇花瑞草遍布,修竹乔松挺立。修竹乔松,历经万载依然常青,比那福地更加葱郁;奇花瑞草,四季常开不败,赛过那蓬莱仙境。幽鸟啼鸣声声近,源泉流淌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正观看间,忽然听到树林深处有人说话,他急忙快步走入林中,侧耳倾听,原来是有人在歌唱。
歌词唱道:“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美猴王听了这话,满心欢喜地说:“原来神仙藏在这里!”他急忙跳进树林里,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樵夫在那里举斧砍柴。
只见这樵夫打扮与众不同:头上戴着箬笠,那是新笋刚刚脱下的笋壳;身上穿着布衣,是用木棉捻成的纱线织就;腰间系着环绦,是老蚕吐出的丝制成;脚下踏着草履,是用枯莎搓成的,十分干爽。他手里拿着纯钢斧头,肩上担着挽火麻绳。扳开松树劈砍枯树,谁能像这樵夫这般能干!
猴王走上前去,喊道:“老神仙!弟子给您行礼了。”
那樵夫慌忙丢下斧头,转身还礼说:“可不敢当!可不敢当!我只是个穷苦的粗人,衣食都难以周全,怎敢当‘神仙’二字?”
美猴王说:“你若不是神仙,为何能说出神仙的话来?”
樵夫问:“我说了什么神仙话?”
美猴王说:“我刚来到林边,就听到你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乃是道德真言,不是神仙又是什么?”
樵夫笑着说:“实不相瞒,这首词叫做《满庭芳》,是一位神仙教我的。那神仙和我家相邻。他见我家境贫苦,日常烦恼,就教我在烦恼的时候,念念这首词。一来可以散散心,二来能够解解困。我刚才正有些烦心事,所以才念念,没想到被你听到了。”
美猴王说:“你家既然与神仙相邻,为何不跟他修行,学个不老之方,那岂不是很好?”
樵夫说:“我这一生命苦,自幼承蒙父母养育到八九岁,才懂事,不幸父亲去世,母亲守寡。又没有兄弟姊妹,只有我一人,没办法,只能早晚侍奉母亲。如今母亲年迈,我更是不敢离开。而且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能砍两捆柴,挑到集市上去卖,换几文钱,买几升米,自己做饭,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没办法去修行。”
美猴王说:“照你这么说,你倒是个行孝的君子,日后必定有好报。只是希望你能给我指一下那神仙的住处,我好前去拜访。”
樵夫说:“不远,不远。这座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里住着一位神仙,名叫须菩提祖师。祖师收的徒弟,数不胜数,如今还有三四十人跟着他修行。你顺着那条小路,向南走七八里左右,就是他家了。”
美猴王伸手拉住樵夫说:“老兄,你就跟我一起去吧。要是我得了好处,一定不会忘记你指引的恩情。”
樵夫说:“你这汉子,怎么这么不懂变通。我方才都跟你说了,你还不明白?要是我跟你去了,我的生意不就耽误了?我母亲又由谁来奉养呢?我还得砍柴,你自己去吧,自己去。”
猴王听了,只好与樵夫告辞。他走出深林,找到路径,翻过一个山坡,大约走了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他挺胸抬头仔细观看,这地方真是好极了!
只见:烟霞散发出五彩光芒,日月闪耀着光辉。千株老柏,带着雨水在半空中呈现出青悠悠的颜色;万节修竹,含着烟雾使整个山谷呈现出苍苍的翠色。洞门外奇花似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湿润;悬壁高耸,翠藓生长。时常能听到仙鹤鸣叫,每每可见凤凰翱翔。仙鹤鸣叫时,声音响彻九霄云外;凤凰翱翔而起,翎毛闪耀着五彩的霞光。玄猿白鹿时隐时现,金狮玉象自在出没。仔细观看这灵秀的福地,真的赛过天堂!
美猴王又看到那洞门紧闭,静悄悄的,杳无人迹。他忽然回头,看见崖头立着一块石牌,大约有三丈多高、八尺多宽,上面刻着一行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美猴王十分欢喜地说:“这里的人果然朴实,真的有这座山、这个洞。”他看了好一会儿,却不敢敲门。就先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着玩耍。
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呀”的一声,洞门打开了,里面走出一个仙童。这仙童真是丰姿英伟,相貌清奇,与寻常俗子截然不同。
只见他:髽髻用双丝绾起,宽袍两袖带着清风。容貌和气质超凡脱俗,内心与外表一样空灵。他是超脱尘世的长年客,是山中的永寿童。身上一尘不染,岁月流转也丝毫不能影响他。
那仙童走出洞门,高声喊道:“什么人在这儿捣乱?”猴王“噗”地从树上跳下来,走上前恭敬地弯腰说道:“仙童,我是前来访道学仙的弟子,绝不敢在此捣乱。”仙童笑着问:“你是来访道的?”猴王连忙回答:“正是。”仙童接着说:“我家师父刚下座,准备登坛讲道。还没开讲,就吩咐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来修行的,去接待一下’。想必就是你吧?”猴王笑着应道:“是我,是我。”仙童便说:“那你跟我进来。”
猴王整理好衣裳,神态庄重,跟着仙童径直走进洞府深处。只见里面有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那一间间静室幽居的美妙,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他们一直走到瑶台之下,只见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恭敬地侍立台下。祖师的模样,果然超凡脱俗: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美猴王一见到祖师,立刻倒身下拜,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道:“师父!师父!弟子诚心朝见!诚心朝见!”祖师开口问道:“你是哪里人?先把家乡籍贯和姓名说清楚,再拜。”猴王道:“弟子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听后,大声喝令:“把他赶出去!他分明是个弄虚作假的家伙,哪里能修得什么道果!”猴王急忙不停地磕头,说道:“弟子说的都是实话,绝无半点虚假。”祖师道:“你若老实,怎么说是东胜神洲的?从那地方到我这儿,隔着两重大海,还有一座南赡部洲,你怎么可能轻易来到这里?”猴王一边磕头一边说:“弟子飘洋过海,游历四方,花了十几个年头,才寻访到这里。”
祖师听了,说道:“既然是一步步走来的,那也罢了。你姓什么?”猴王又回答:“我没有脾气。别人骂我,我也不生气;打我,我也不恼怒,只是赔个礼就算了,我向来没有脾气。”祖师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性,我是问你父母原本姓什么?”猴王道:“我没有父母。”祖师问:“既然没有父母,难道是从树上长出来的?”猴王道:“我虽然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却是从石头里孕育而生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当年石头裂开,我就出生了。”祖师听了,心中暗自欢喜,说道:“这么说,你倒是天地孕育生成的。你起来走几步给我看看。”猴王纵身跳起,一拐一拐地走了两个来回。祖师笑着说:“你的身形虽然有些粗陋,却像个吃松果的猢狲。我就从你身上取个姓氏,打算让你姓‘猢’。‘猢’字去掉兽字旁,是‘古月’。古,代表老;月,象征阴。老阴无法孕育生命,不如让你姓‘狲’。‘狲’字去掉兽字旁,是‘子系’。子,代表男子;系,有幼小的意思,正符合婴儿的本义。就教你姓‘孙’吧。”猴王听了,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的姓氏了。还望师父慈悲!既然有了姓,再恳请师父赐个名字,以后也好称呼。”祖师说:“我门中有十二个字,按照辈分用来给弟子起名,到你这儿是第十辈的小徒弟了。”猴王道:“是哪十二个字呢?”祖师道:“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这十二个字。排到你,正好是‘悟’字。给你起个法名叫‘孙悟空’,怎么样?”猴王笑道:“好!好!好!从今往后我就叫孙悟空了!”正所谓: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不知道孙悟空往后会修得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