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渡燕青射雁(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诗曰:
韩文参大颠,东坡访玉泉。
僧来白马寺,经到赤乌年。
叶叶风中树,重重火里莲。
无尘心镜净,只此是金仙。
五台山的智真长老,在宋朝时堪称当世活佛,对过去未来之事了如指掌。几年前,他就知道鲁智深是个能了却尘缘、通达天命之人,只是其俗缘尚未尽,还需偿还杀生之债,所以让他到尘世中走这一遭。鲁智深本就有宿根,且有道心,如今生出了前来参禅、拜会本师的念头。宋江也一向心怀善念,时常受到点悟,因此便想与鲁智深一同去参拜智真长老。当时,众弟兄都想一同前往,宋江难以阻拦,便与军师吴用等人商议,决定除了信奉道教的公孙胜外,委托副先锋卢俊义掌管军马。考虑到四哨无人,便派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与卢俊义一同管理大队军马,让他们陆续先行出发。
宋江与众将只带着一千人马,跟随鲁智深来到五台山下。他们先将人马屯扎在山下安营,随后派人上山通报消息。宋江等众弟兄纷纷脱去平日里的戎装铠甲,各自穿上随身的锦绣战袍,徒步上山。众人转到山门外,只听见寺内钟声敲响、鼓声齐鸣,众僧纷纷出来迎接,向前与宋江、鲁智深等人施礼。寺里有很多人认得鲁智深,又见整齐有序的一百多位头领跟着宋江,都惊叹羡慕不已。
堂头首座前来向宋江禀报说:“长老正在坐禅入定,无法前来迎接,将军请勿见怪,还望多多包涵!” 于是,请宋江等人先到知客寮内稍作休息。众人喝过茶后,侍者出来邀请道:“长老禅定刚结束,已在方丈等候,有请将军入内。” 宋江等一行一百多人,径直来到方丈,参拜智真长老。那长老急忙走下台阶迎接,将众人邀至上堂,相互施礼完毕。
宋江打量那和尚,见他年过六旬,眉发全白,骨格清奇,俨然一副从天台山方广寺出山高僧的模样。众人进入方丈之中,宋江便请智真长老上座,然后焚香礼拜。一行众将也都依次拜完,鲁智深上前插香礼拜。智真长老说道:“徒弟这一去数年,杀人放火,着实不易。” 鲁智深听后,默默无言。
宋江上前说道:“早就听闻长老品德高洁,只可惜我等俗缘浅薄,一直没有机会拜见尊颜。如今因奉诏破辽来到此地,得以拜见堂头大和尚,实在是平生一大幸事。智深和尚与我宋江结为兄弟后,虽然杀人放火,但忠心耿耿,从不伤害良善之人,善心始终未改。今日特带宋江等众弟兄前来参拜大师。” 智真长老说:“常有高僧到此,也常一起闲谈世事循环。久闻将军替天行道,忠义于心,深知众将重义气。我这弟子智深跟着将军,自然不会出错。” 宋江连连称谢。有诗为证:
谋财致命凶心重,放火屠城恶行多。
忽地寻思念头起,五台山上礼弥陀。
鲁智深拿出一包金银彩缎,供奉给本师。智真长老说:“我这弟子,此物从何而来?不义之财,我绝不敢接受。” 鲁智深禀报道:“这是弟子多次立功受赏积攒下来的,弟子自己用不上,特地拿来献给本师,充作寺院公用。” 长老说:“众人也难以消受,用这些为你购置一部经藏,以消灭罪恶,早日修成善果。” 鲁智深拜谢完毕。
宋江也取出金银彩缎,献给智真长老,长老坚决推辞不接受。宋江禀明说:“师父若不接纳,可让库司置办斋饭,供献本寺僧众。” 当天,众人便在五台山寺中留宿一夜,长老设素斋热情款待,这些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第二天,库司将斋饭准备妥当。五台寺中的法堂上钟声敲响、鼓声齐鸣,智真长老召集众僧,在法堂上讲法参禅。不一会儿,全寺众僧都身披袈裟、手持坐具,来到法堂中坐下。宋江、鲁智深及众头领,站立在两边。引磬声响处,两碗红纱灯笼引导着长老登上法座。
智真长老登上法座后,先拈起一炷信香,祝祷赞道:“这一炷香,祈愿当今皇上万岁万万岁,皇后与皇上齐眉举案,太子千秋万代,皇室金枝玉叶繁茂昌盛,文武官僚禄位同增,天下太平,万民安居乐业!” 接着又拈起一炷信香:“愿今日的斋主身心安乐,寿命延长,仕途顺利,名垂千古!” 再拈起一炷信香:“愿如今国家安定、百姓康泰,年成丰收、五谷丰登,三教兴隆,四方宁静,诸事吉祥如意!” 祝祷赞毕,便在法座上坐下。两边众僧行过问讯礼,又都侍立一旁。
宋江上前拈香礼拜完毕,双手合十,靠近长老参禅道:“我有一事,想请教师父。” 智真长老问道:“有什么话要问老僧呢?” 宋江上前说:“请问师父,这浮世光阴有限,苦海无边无际,人身极其渺小,生死却是头等大事。特来向禅师请教。” 智真长老随即念出一首偈语:
“六根束缚多年,四大牵缠已久。堪叹石火光中,翻了几个筋斗。咦!阎浮世界诸众生,泥沙堆里频哮吼。”
长老念完偈语,宋江礼拜后侍立一旁。众将都上前拈香礼拜,立下誓言:“只愿弟兄们同生同死,世世相逢!” 焚香完毕,众僧都退下,众人便被请去云堂内用斋。众人用完斋,宋江与鲁智深跟随长老来到方丈内。
到了晚上,众人闲聊时,宋江向长老请教道:“弟子与鲁智深本想跟随师父几日,让师父指点迷津,只是因统领大军,不敢久留。师父的语录,弟子实在难以领悟。如今拜别师父回京城,我们众弟兄此去前程如何,还望师父明示,给予点化。” 智真长老命人取来纸笔,写下四句偈语:
“当风雁影翻,东阙不团圆。
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
写好后,递给宋江说:“这关乎将军一生之事,可以秘密收藏,时间久了必然应验。” 宋江看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又对长老说:“弟子愚昧,不理解法语,恳请师父明白解释,以解我心中对前程凶吉的疑惑。” 智真长老说:“这是禅机隐语,你应自己参悟,不可明说,恐怕泄露天机。”
长老说完,唤过鲁智深到跟前说:“我的弟子,此去与你前程永别,正果即将降临。也给你四句偈语,你要牢记,终身受用。” 偈语是: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拜受偈语,读了几遍,藏在身边,拜谢本师。智真长老说:“我的弟子要记住这些话,不要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说完,众人又歇息了一夜。
第二天,宋江、鲁智深及吴用等众头领,辞别长老下山,众人便走出寺院。智真长老与众僧都送到山门外,与他们道别。
且不说长老与众僧回寺,且说宋江等众将下到五台山下,带领军马,火速赶来。众将回到军前,卢俊义、公孙胜等人迎接宋江众将,众人相互见礼。宋江便将在五台山众人参禅、立誓的事情,告诉了卢俊义等人,还拿出长老的禅语给卢俊义、公孙胜看,他们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萧让说:“禅机法语,平常人怎么能轻易领悟!” 众人都叹息不已。
宋江传令催促军马起程。众将接到命令,催促三军,朝着东京进发。在路上行了几天,五军前进到一个地方,名叫双林渡。宋江骑在马上正走着,抬头仰望天空,看见空中有几行南飞的大雁,不按次序,高低乱飞,都带着惊鸣的意思。宋江见了,心中疑惑,觉得此事怪异。又听到前军传来喝彩声,便派人去询问缘由。不一会儿,飞马回报说,原来是浪子燕青刚开始学弓箭,向空中射雁,箭箭命中,就在这片刻之间,射下了十几只鸿雁,所以众将惊叹不已。
宋江让人叫燕青飞马前来。只见燕青头戴白范阳遮尘毡笠儿,身穿鹅黄丝衲袄,骑着一匹五明红沙马,身背弯弓,腰间插箭,飞马而来,背后的马上还捎带着几只死雁,前来拜见宋江。燕青下马离鞍,站在一旁。宋公明问道:“刚才是你在射雁吗?” 燕青回答道:“小弟刚开始学弓箭,看见空中群雁飞来,就随意射了几下,没想到箭箭都射中,误射了十几只雁。”
宋江说:“作为军人,学习射箭是分内之事。能射中目标,是你的本事。我想这大雁为了避暑御寒,离开天山,衔着芦草飞越边关,到江南温暖的地方觅食稻粱,初春才返回。这大雁乃是仁义之禽,它们有时数十只,有时三五十只一群,彼此谦让,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依次飞行,不逾越同伴。晚上歇息时,也有轮流放哨的。而且雄雁若失去雌雁,雌雁若失去雄雁,至死都不会再配对,始终坚守情意。这大雁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在空中远远看见死雁,都有哀鸣之意,对失伴的孤雁,也不会侵犯,这是仁;一旦失去配偶,至死不再配对,这是义;依次飞行,不超越前后次序,这是礼;预先躲避鹰雕,衔芦草过关,这是智;秋天往南飞,冬天往北归,从不违背时节,这是信。这样五常具备的禽鸟,怎么忍心伤害它们呢!天上一群鸿雁相互呼唤着飞过,就如同我们弟兄一般。你却射下了那几只,就好比我们弟兄中少了几个,大家心里会怎么想?兄弟今后不可再伤害这种有仁义之礼的禽鸟。”
燕青听后,默默无语,后悔不已。宋江心中有所感触,在马上随口吟诵了一首诗:
“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宋江吟诗完毕,不知不觉自己心中也十分凄惨,睹物伤情。当晚,大军在双林渡口屯兵。宋江在营帐中,又因燕青射雁之事感叹不已,心中烦闷,让人取来纸笔,作了一首词:
“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草枯沙净,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的相思一点。暮日空濠,晓烟古堑,诉不尽许多哀怨! 拣尽芦花无处宿,叹何时玉关重见!嘹呖忧愁呜咽,恨江渚难留恋。请观他春昼归来,画梁双燕。”
宋江写好词后,递给吴用和公孙胜看。词中的意境,满是悲哀忧戚的思绪。宋江的心中也因此郁郁不乐。当晚,吴用等人摆下酒菜,大家一同畅饮,直到酩酊大醉才罢休。
第二天清晨,天色刚亮,众人纷纷上马,向南前行。此时正值暮冬时节,一路上景色萧条,尽显凄凉。宋江在途中,心中始终萦绕着愁绪。就这样,他们一路兼程,没过多久,便回到了京师,将兵马屯驻在陈桥驿,等候着朝廷的圣旨。
且说宿太尉和赵枢密率领的中军人马率先入城。宿太尉和赵枢密向天子奏明了宋江等人的赫赫战功,报告说宋先锋等各路将领已经班师回京,此刻已到关外。赵枢密还启奏天子,详述了宋江等将领在边庭征战的劳苦。天子听后,对他们大加称赞,随即传下圣旨,命令黄门侍郎宣宋江等人进宫面圣,还特别指示他们要披挂整齐后入城。
再说宋江等一众将领,将兵马屯驻在陈桥驿,静静等候宣诏入朝。黄门侍郎传达圣旨,要求宋江等一百零八员将领,都要身着自己的戎装,腰束革带,头戴头盔,身披铠甲,外穿锦袄,悬带金银牌面,从东华门入宫,到文德殿朝见天子。众人进宫后,向天子行叩拜大礼,高呼万岁。
皇上看着宋江等将领个个英雄不凡,都身着锦袍金带,只有吴用、公孙胜、鲁智深和武松穿着各自原本的服饰。天子心中十分高兴,说道:“朕深知你们出征劳苦,在边塞尽心尽力,不少人还受了伤,朕实在是忧虑心疼。” 宋江再次叩拜奏道:“这都仰仗圣上洪福齐天,使得边庭安宁。臣等众将,虽有受伤的,但都无大碍。如今塞外已经投降,这实在是陛下仁爱施育的结果。” 宋江再次叩拜谢恩。
天子特意命令省院等官员商议对众人的封爵之事。太师蔡京和枢密童贯商议后奏道:“如今四方尚未安宁,不宜进行升迁。暂且加封宋江为保义郎,带御器械,正式担任皇城使;副先锋卢俊义加封为宣武郎,带御器械,担任行营团练使;吴用等三十四员将领加封为正将军;朱武等七十二员将领加封为偏将军;同时支给金银,赏赐三军将士。” 天子批准了他们的奏议,并且敕令省院众官,为宋江等人加封爵禄,发放赏赐。宋江等人在文德殿叩头谢恩。
天子命令光禄寺大摆御宴。这御宴究竟如何奢华呢?且看:宝鼎中焚着香烟,金瓶里插着鲜花。挂着虾须织锦的帘栊,悬着翡翠销金的帐幕。武英宫里,屏帏上画着舞鹤飞鸾;文德殿中,御座上描绘着盘龙走凤。孔雀屏风展开,摆放着华美的筵席,君臣共享欢乐;芙蓉褥垫铺陈,设下御宴,文武官员一同欢庆。珊瑚碟中盛着仙桃异果,玳瑁盘中摆放着凤髓龙肝。鳞鳞的脍肉切得如银丝般细,细细烹煮的茶如同玉蕊般精致。七珍镶嵌的筷子,好似碧玉琉璃般温润;八宝装饰的汤匙,宛如红丝玛瑙般艳丽。玻璃碗中,满泛着马乳羊羔美酒;琥珀杯里,浅酌着瑶池玉液琼浆。整个殿内金花翠叶交相辉映,筵席上铺满了锦绣绮罗。仙音院吟唱着新词,教坊司吹奏弹唱着歌曲。众多美味在金鼎中烹煮,无数香醇美酒从玉壶中倾泻而出。黄金殿上,君王亲自赐下紫霞杯;白玉阶前,臣子承蒙恩赐,畅饮御酒。将军们在边塞长久劳心,今日班师回朝朝拜圣主。佳人齐贺太平盛世的曲调,画鼓频繁敲响得胜回朝的节奏。
当日,天子亲自赐下御宴,宴罢,又钦赏宋江锦袍一领、金甲一副、名马一匹;卢俊义等人的赏赐,都从内府支取。宋江与众将谢恩后,走出宫禁,来到西华门外,上马返回军营。一众将领出城后,径直回到行营安歇,等候朝廷的调遣任用。
第二天,公孙胜来到行营的中军帐内,向宋江等人行了稽首礼,然后对宋江说道:“之前我的师父罗真人曾嘱咐我,我也提前跟兄长您说过,让我在送兄长回到京师之后,就回山中学道。如今兄长已经功成名就,我也不便再久留。今日就拜别兄长,辞别众位兄弟,马上回山,跟随师父学道,侍奉老母,安度余生。”
宋江听公孙胜提起之前的话,不好反悔,不禁潸然泪下,对公孙胜说:“我想起昔日弟兄们相聚,就像鲜花刚刚绽放般美好;如今弟兄们分别,却如鲜花凋零般令人伤感。我虽不敢违背你之前的话,但心中实在不忍与你分别!” 公孙胜说:“如果我半途抛弃兄长,那就是我寡情薄意。如今兄长功成名遂,而我志不在此。兄长只能勉强答应了。” 宋江再三挽留,但公孙胜心意已决,无法改变。于是,宋江设下筵席,让众弟兄为公孙胜送行。筵席上,众人举杯,都不禁叹息,人人落泪。大家纷纷拿出金帛送给公孙胜作为路费,公孙胜推辞不受,可众弟兄还是坚持把金帛打包装进了他的包裹。第二天,众人相互道别。公孙胜穿上麻鞋,背起包裹,向大家行了个稽首礼,便向北踏上了归程。宋江接连几天思念公孙胜,泪如雨下,心情十分低落。有诗为证:
数年相与建奇功,斡运玄机妙莫穷。
一旦浩然思旧隐,飘然长往入山中。
此时,正旦节临近,各位官员都在准备朝贺。蔡太师担心宋江等人都来朝贺,天子见了,必定会重用他们。于是,他立刻奏明天子,天子降下圣旨,派人阻拦,只让有官职在身的宋江和卢俊义随班朝贺,其余出征的官员,因为都是平民身份,担心惊扰圣驾,一律免礼。
正旦那天,天子临朝,百官前来朝贺。宋江和卢俊义都身着公服,在待漏院等候早朝,然后随班行礼。天子殿上,官员们头戴簪缨,腰束玉带,一片文武大臣的庄重景象。这一天,天子驾临紫宸殿,接受百官的朝拜。朝拜结束后,宋江和卢俊义随班叩拜,只能站在两班官员的下方,无法上殿。他们仰头观看殿上,只见官员们头戴玉簪,脚穿珠履,身着紫绶金章,纷纷向天子敬酒祝寿。从天亮一直到中午,他们才得以领受谢恩的御酒。百官朝散,天子起驾回宫。
宋江和卢俊义走出内宫,脱下公服和幞头,上马回到军营,脸上带着忧愁和惭愧的神色。吴用等人迎了上来。众将见宋江面带忧容,心情烦闷,都前来贺节。一百多人行过礼后,站在两边,宋江低头不语。吴用问道:“兄长今日朝贺天子回来,为何如此愁闷?” 宋江叹口气说:“我想我生来八字浅薄,命运坎坷。破辽时受了那么多苦,如今却连累众弟兄无功而返。我官职低微,因此心中烦闷。” 吴用回答道:“兄长既然知道命运尚未通达,又何必不开心呢?万事早已注定,不必太过忧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