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赚萧让(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随后,燕青又请来李妈妈,也拜了她,认作干娘。燕青告辞要回客店,李师师说道:“小哥就住在我家,别回店里歇宿了。” 燕青道:“承蒙娘子错爱,小人回店里取些东西就来。” 李师师叮嘱道:“可别让我在这里空等。” 燕青说:“客店离这儿不远,一会儿就到。”

燕青告别李师师,径直回到客店,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戴宗。戴宗道:“如此甚好。只是担心兄弟你心猿意马,定力不足。” 燕青坚定地说:“大丈夫处世,若因酒色而忘了根本,那与禽兽有何区别!燕青若有此心,愿死于万剑之下。” 戴宗笑着说:“你我都是好汉,何必发此重誓。” 燕青道:“怎能不发誓!兄长肯定会起疑心。” 戴宗道:“你速去速回,见机行事,尽早办完大事回来,别让我久等。宿太尉的书信,也等你来送去。”

燕青收拾了一包零碎的金珠细软,再次回到李师师家。他将一半财物送给李妈妈,另一半分给李师师家的众人,全家上下无不欢喜。李师师便在客位侧边收拾出一间房,让燕青安歇。全家老小都称呼燕青为叔叔。

也是机缘巧合,到了晚上,有人来报:“天子今晚要来。” 燕青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去求李师师:“姐姐行行好,今晚让小弟能见到圣颜,求得一纸御笔赦书,赦免小人的罪过,这全仰仗姐姐的恩德。” 李师师道:“今晚就让你见天子一面,你可得施展些本事,打动天颜,赦书自然就有着落了。”

天色渐晚,月色朦胧,花香四溢,兰麝芬芳。只见道君皇帝带着一个小黄门,扮成白衣秀士的模样,从地道径直来到李师师家的后门。众人来到阁子里坐下,便吩咐将前后门户关闭,点起明亮的灯烛。李师师精心梳妆打扮,整理好衣裳,前来迎接圣驾。行过拜舞、请安等礼仪后,天子命道:“去掉那些庄重的服饰,与寡人随意相处。” 李师师领命,脱去礼服,将天子迎入房中。家中早已备好各种精致的果子、珍奇的菜肴,摆在面前。李师师举杯向天子敬酒,天子十分高兴,说道:“爱卿靠近些,与寡人一同就座。”

李师师见天子心情大好,便上前奏道:“臣妾有个姑舅兄弟,从小流落他乡,今日才回来。他想见见圣上,不敢擅自做主,还望陛下恩准。” 天子道:“既然是你的兄弟,宣他进来见寡人,有何不可。” 奶娘随即唤燕青来到房内,面见天子。燕青伏地便拜。天子见燕青一表人才,心中十分欢喜。李师师让燕青吹箫,侍奉圣上饮酒。过了一会儿,燕青又弹奏了一回阮,之后李师师让燕青唱曲。燕青再次叩拜奏道:“小人所记的都是些淫词艳曲,怎敢侍奉圣上!” 天子道:“寡人微服私访妓馆,就是想听些艳曲解闷,爱卿不必疑虑。”

燕青接过象板,再次叩拜圣上,然后对李师师说:“若音韵有差错,还望姐姐指教。” 燕青放开喉咙,手擎象板,唱起了《渔家傲》一曲:

“一别家乡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 薄幸郎君何日到?想是当初,莫要相逢好!着我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声晓。”

燕青唱罢,声音宛如新莺初啼,清韵悠扬。天子听了十分欢喜,让他再唱一曲。燕青拜倒在地,奏道:“臣还有一首《减字木兰花》,请圣上聆听。” 天子道:“好,寡人愿听。” 燕青拜谢后,便唱了《减字木兰花》一曲:

“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地,罪恶难分颠倒! 有人提出火坑中,肝胆常存忠孝,常存忠孝!有朝须把大恩人报。”

燕青唱完,天子大为惊讶,问道:“爱卿为何唱这样的曲子?” 燕青大哭,拜倒在地。天子愈发疑惑,说道:“爱卿且诉说心中之事,寡人会为你做主。” 燕青奏道:“臣犯下弥天大罪,不敢上奏。” 天子说:“赦你无罪,尽管奏来。” 燕青奏道:“臣自幼漂泊江湖,流落山东,跟随客商路过梁山泊时,被劫掳上山,一住就是三年,今日才得以脱身逃命,回到京师。虽然见到了姐姐,却不敢上街行走。倘若有人认出我,通报给官府,到时候如何辩解?” 李师师趁机奏道:“我兄弟心中就为此事苦恼,还望陛下做主!” 天子笑道:“此事容易!你是李行首的兄弟,谁敢拿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燕青用眼神向李师师示意,李师师便撒娇向天子奏道:“臣妾只求陛下亲书一道赦书,赦免我兄弟,他才能安心。” 天子说:“这里没有御宝,如何书写?” 李师师又奏道:“陛下的御笔,比玉宝天符还管用。若能为我兄弟写一道护身符,那也是臣妾有幸逢此圣明之时。” 天子被逼无奈,只得命人取来纸笔。奶娘随即捧上文房四宝。燕青把墨磨得浓浓的,李师师递上紫毫象管毛笔,天子铺开华美的花笺黄纸,在上面大大地写了一行字。临写时,天子又问燕青:“寡人忘了爱卿的姓氏。” 燕青答道:“小人名叫燕青。” 天子便写下御书:“神霄玉府真主宣和羽士虚静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诸司不许拿问。” 下面还押了御书花字。燕青再次叩拜,领受了赦书。李师师举杯向天子谢恩。

天子听闻燕青所言,便问道:“你在梁山泊,必定熟知那里的详细情况。” 燕青恭敬地奏道:“宋江这一伙人,大旗上写着‘替天行道’,堂中以‘忠义’为名。他们不敢侵占州府,也不肯扰害良民,专门惩处贪官污吏、谗佞小人。他们一心只盼着朝廷招安,愿意为国家效力。” 天子又说:“寡人之前两次降诏,派人招安,他们为何抗拒,不肯归降?” 燕青奏道:“第一次招安,诏书上没有抚恤、招谕的话语,还换掉了御酒,全是劣质村酒,因此事情才生变故。第二次招安,宣读诏书的人故意读错句读,意图除掉宋江,暗藏奸计,所以又出了岔子。童枢密率军前来,只打了两仗就被打得片甲不留。高太尉统领军马,役使天下民夫修造战船征讨,却连梁山泊的一根折箭都没得到,只三阵下来,便被打得手足无措,军马折损了三分之二,他自己也被活捉上山。后来答应招安,才被放回,还带走了山上的两个人,却把闻参谋留在那里作为人质。”

天子听后,叹息道:“寡人怎会知晓这些事!童贯回京时奏报说,军士受不了暑热,暂且收兵罢战。高俅回军奏称,因将士染病无法继续征战,权且罢战回京。” 李师师也趁机奏道:“陛下虽然圣明,身居九重高位,却被奸臣堵塞了贤能之路,这可如何是好?” 天子听了,连连叹息。

约莫到了深夜,燕青拿着赦书,叩头请安后,便自行去歇息了。天子与李师师上床安寝,共度良宵。有诗为证:

清夜宫车暗出游,青楼深处乐绸缪。

当筵诱得龙章字,逆罪滔天一笔勾。

当夜五更时分,自有内侍黄门前来接走天子。燕青起床后,借口清早有事要办,径直来到客店,把与天子交谈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戴宗。戴宗说:“既然如此,那可真是万幸。我们两个去给宿太尉送书信。” 燕青道:“吃完饭就去。” 两人吃了些早饭,带上一笼子金珠细软之物,拿着书信,径直前往宿太尉府。在街坊上向人打听,得知太尉还在宫里未归。燕青疑惑道:“这个时候正是退朝时间,怎么还没回来?” 街坊的人说:“宿太尉是当今皇上宠信的近侍官员,早晚与天子形影不离,归早归晚,很难确定。”

正说着,有人喊道:“这不是太尉回来了吗!” 燕青心中一喜,便对戴宗说:“哥哥,你就在这衙门前等着,我去见太尉。” 燕青走上前去,只见一群身着锦衣、头戴花帽的随从簇拥着一顶轿子。燕青当即在当街跪下,说道:“小人有书信呈给太尉。” 宿太尉见状,吩咐道:“跟我进来。” 燕青跟着来到厅前。太尉下了轿子,径直走向侧边的书院坐下。太尉让燕青进来,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办事人员?” 燕青道:“小人从山东来,现有闻参谋的书信呈上。” 太尉问:“哪个闻参谋?” 燕青从怀中取出书信递了过去。

宿太尉看了看封皮,说道:“我说是哪个闻参谋,原来是我幼年同窗的闻焕章。” 于是拆开书信阅读,信中写道:

“侍生闻焕章沐手百拜,敬呈太尉恩相钧座前:贱子自幼年时便出入您的门下,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前些日子,承蒙高殿帅将我召至军前,参谋大事。无奈我的劝谏未被采纳,忠言不被听取,导致三次战败,实在羞愧难言。高太尉与我一同被掳,身陷囹圄。义士宋公明宽宏仁慈,不忍加害。如今高殿帅带着梁山的萧让、乐和前往京城,欲求招安,将我留在此地作为人质。万望恩相能在天子面前美言几句,早日降下招安的旨意,让义士宋公明等人能够早日赎罪获恩,建功立业。这不仅是国家之幸,更是天下之幸!您将立下万古功名,彰显千年义勇。若能救我脱离困境,我将铭记您的再生之恩。在此诚恳陈言,望您明察,不胜感激!

宣和四年春正月 日,闻焕章再拜奉上。”

宿太尉看完信,大为惊讶,问道:“你是谁?” 燕青答道:“小人是梁山泊的浪子燕青。” 随即出去取来笼子,径直来到书院。燕青禀报道:“太尉在华州降香时,小人曾多次侍奉太尉,恩相怎么忘了呢?宋江哥哥有些微薄礼物相送,聊表他的心意。他每日占卜,卦象显示只盼着太尉能够提拔救济。宋江等人满心期待太尉能前来招安,若恩相能在天子面前常常提及此事,那么梁山泊十万人都会感恩戴德!哥哥限定了时间,小人这就回去复命。” 燕青拜别后,便离开了太尉府。宿太尉让人收下金珠宝物,心中已有打算。

且说燕青回到店里,与戴宗商议:“这两件事都有了些眉目,只是萧让、乐和还在高太尉府中,怎么才能把他们救出来呢?” 戴宗道:“我们依旧扮成公人,到高太尉府前等候。等府里有人出来,用些金银贿赂他,争取见上一面,通个消息,再做打算。” 于是两人换好装束,带上金银,径直前往太平桥。他们在衙门前窥探了一会儿,只见府里一个年轻的虞候晃晃悠悠地走了出来。

燕青赶忙上前施礼,虞候问道:“你是什么人?” 燕青道:“请干办到茶肆中一叙。” 两人来到阁子内,与戴宗见了面,一同坐下喝茶。燕青说道:“实不相瞒,干办,之前太尉从梁山泊带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叫乐和,是我这位哥哥的亲眷,想与他见上一面,所以来麻烦干办。” 虞候道:“你们俩先别说!节堂深处的事情,谁能管得了!” 戴宗从袖中取出一锭大银,放在桌上,对虞候道:“只要您把乐和带出来见一面,不出衙门,这锭银子就归您了。” 那人见了财物,顿时利欲熏心,说道:“那两个人确实在里面。太尉有令,让他们在后花园里住宿。我去把他叫出来,你们说完话,可别失信,把银子给我。” 戴宗道:“那是自然。”

那人起身叮嘱道:“你们两个就在这茶坊里等着我。” 说完便急匆匆地进府去了。不知结果如何,有诗为证:

虞候衙中走出来,便将金帛向前排。

燕青当下通消息,准拟更深有划。

戴宗和燕青在茶坊中等了不到半个时辰,只见那个小虞候慌慌张张地跑出来说:“先把银子给我!乐和已经在耳房里等着了。” 戴宗和燕青低声耳语一番,便把银子给了虞候。虞候拿着银子,带着燕青来到耳房见乐和。虞候催促道:“你们两个快点说完话就走。”

燕青对乐和说:“我和戴宗在这里想办法救你们出去。” 乐和说:“他们把我们俩关在后花园里,墙又高,根本没办法出去。折花用的梯子都被收走了,怎么才能出来呢?” 燕青问:“靠墙有树吗?” 乐和道:“墙边种着一排大柳树。” 燕青道:“今晚,只听咳嗽为信号,我在外面扔两条绳索进去。你在靠近的柳树上把绳索绑好,我和戴宗在墙外各拉一条绳索,你们就顺着绳索爬出来。定在四更时分,千万别误了时间。” 虞候不耐烦地说:“你们俩别啰嗦了,赶紧走吧。” 乐和便进去了,悄悄把计划告诉了萧让。燕青急忙回去把情况告诉戴宗,两人从当天夜里便开始守候。

且说燕青和戴宗在街上买了两条粗绳索,藏在身上,先到高太尉府后面查看了接应的地点。原来府后是一条河,河边拴着两只空船,离岸边不远。两人便躲进空船里埋伏起来。等到更鼓敲了四更,两人上岸,绕到墙后咳嗽。只听见墙里传来回应的咳嗽声,两边都明白了彼此的意思。燕青把绳索扔了进去。约莫里面拴好了,两人在外面把绳索拉紧固定。只见乐和先顺着绳索爬了出来,随后是萧让,两人都顺利地溜了下来。他们把绳索丢进墙内,四人又回到空船里,一直潜伏到天色将明,才去敲开客店门,回房取了行李,在店里生火做了早饭吃,结清了房钱。

四人来到城门边,等城门一开,便一起出城,朝着梁山泊赶去,准备汇报消息。正是因为这四人回去,才有了后续的故事:宿太尉单独奏明此事,宋公明得以全面接受招安。正所谓:中贵躬亲颁凤诏,英雄朝贺在丹墀。那么,宿太尉究竟如何奏请圣旨前去招安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