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有诗为证:

乾坤日月如梭急,万死千生如瞬息。

只因政化多乖违,奋剑挥刀动白日。

梁山义士真英豪,矢心忠义凌云霄。

朝廷遣将非仁义,致令壮士心劳忉。

高俅不奉朝廷意,狡狯萦心竟妖魅。

诏书违戾害心萌,济州黎庶肝涂地。

仁存方寸不在多,机关万种将如何?

九重天远岂知得,纷纷寰海兴干戈。

话说高太尉在济州城中的帅府内,召集王焕等一众节度使商议。他传令将各路军马从营寨撤回城中,又让现任节度使们全都全副武装,埋伏在城内;各寨军士也都做好准备,在城中整齐列阵。城墙上都不竖起旌旗,只在北门上立起一面黄旗,上面写着 “天诏” 二字。高俅与天使及一众官员都登上城墙,只等宋江前来。

当日,在梁山泊中,先派没羽箭张清带领五百哨马,来到济州城边,绕着城转了一圈后,向北而去。没过多久,神行太保戴宗也步行前来探察了一番。有人将此事报告给高太尉,高太尉亲自来到月城上的女墙边,身边跟着一百多名随从,大张旗鼓地撑起麾盖,在前面设下香案。远远望去,只见宋江的军马浩浩荡荡地来了。前面是金鼓和代表五方的旌旗,众头领们呈簸箕掌、栲栳圈、雁翅般整齐排列着向前推进。最前面领头的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他们骑在马上,微微欠身,向高太尉行礼打招呼。

高太尉见了,派人在城上喊道:“如今朝廷赦免你们的罪行,特地前来招安,为何还披甲带胄前来?” 宋江派戴宗到城下回复道:“我们大小人员,还未得到朝廷恩泽,不知道诏书的具体意思,所以不敢脱下盔甲。希望太尉能周全此事,把城中的百姓和耆老们都召集来,一同聆听诏书,到那时我们便接受恩泽,卸下盔甲。” 高太尉下令,召集城中的耆老百姓全都上城听诏。没过一会儿,百姓们纷纷涌来,挤满了城墙。宋江等人在城下,看到城上摆满了老幼百姓,这才勒马向前。一通鼓响,众将纷纷下马。二通鼓响,众将步行来到城边,背后小校牵着战马,在离城一箭之地的地方整齐等候。三通鼓响,众将在城下拱手,一同聆听城上宣读诏书。那天使宣读道:

“制曰:人之本心,本无二端;国之恒道,俱是一理。作善则为良民,造恶则为逆党。为恶党者,此非正命,深可悯焉。朕闻梁山泊聚众已久,不蒙善化,未复良心。今差天使颁降诏书,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其为首者,诣京谢恩;协随助者,各归乡闾。毋违朕意,以负汝怀。呜呼,速沾雨露,以就去邪归正之心;毋犯雷霆,当效革故鼎新之意。故兹诏示,想宜悉知。

宣和 年 月 日。”

当时,军师吴用刚听到 “除宋江” 三个字,便用眼色示意花荣,说道:“将军听到了吗?” 诏书刚宣读完毕,花荣便大声喊道:“既然不赦免我哥哥,我们投降还有什么意义!” 说着,搭上箭,拉满弓,朝着那个宣读诏书的使臣说道:“看我花荣的神箭!” 一箭射中了使臣的面门,众人急忙上前抢救。城下众好汉齐声高呼:“反了!” 随即乱箭朝着城上射去。高太尉躲避不及。四门突然冲出官军,宋江军中一声鼓响,众人一齐上马,转身便走。城中官军追赶了大约五六里路后便返回了。这时,只听到后军炮声响起,东边有李逵率领步军杀来,西边有扈三娘率领马军杀来,两路军兵迅速会合。城内官军担心有埋伏,急忙后退,宋江等人却回身杀了回来,三面夹攻。城中军马顿时大乱,纷纷仓皇奔回,被杀死的人不计其数。宋江收住军队,没有让大家继续追赶,便返回梁山泊去了。

再说高太尉在济州写好奏章,上奏朝廷,声称宋江贼寇射死天使,拒不接受招安。另外,他还写了密信,分别送给蔡太师、童枢密、杨太尉,恳请他们商议,让太师奏明天子,沿途接应粮草,星夜发兵前来,合力围剿这群贼寇。

且说蔡太师收到高太尉的密信后,直接入朝奏明天子。天子听奏后,龙颜不悦,说道:“这群贼寇屡次羞辱朝廷,犯下大逆不道之罪!” 随即降下敕令,让各路兵马都协助高太尉,并听从他的调遣。杨太尉已经知道之前多次失利,便又在御营司挑选了两员将领,从龙猛、虎翼、捧日、忠义四营内,各选出精兵五百,共计两千人,跟随这两位上将,前去协助高太尉剿灭贼寇。这两员将军是谁呢?一个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拜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丘岳;一个是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拜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周昂。这两位将军屡建奇功,声名远扬海外,武艺极为高强,威震京师,而且都是高太尉的心腹之人。当时杨太尉选定这二将,限他们尽快出发。二人前来辞别蔡太师,蔡京叮嘱道:“务必小心谨慎,早日建立大功,定当得到重用。” 二将拜谢后,便去四营内精心挑选那些身材高大健壮、腰细膀阔,来自山东、河北,擅长登山、谙熟水性的精锐军汉,拨给他们统领。丘岳、周昂辞别了众省院官员,又去辞别杨太尉,禀报明日便出城。杨太尉赏赐给二将每人五匹好马,作为战阵之用,还让他们披挂整齐,列队出城,好让东京百姓看看这队军马的风采。二人谢过太尉,各自回营,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天,军兵们整理好行装,都在御营司前等候。丘岳、周昂二将,将军队分成四队:龙猛、虎翼二营的一千军,连同两千多骑兵,由丘岳统领;捧日、忠义二营的一千军,以及两千多骑兵,由周昂统领;另外还有一千步军,分给二将作为随从。丘岳、周昂在辰牌时分,整队出城,杨太尉亲自在城门上观看军容。且不说小校们威风凛凛,亲随们勇猛无比,在那两面绣旗下,一丛战马之中,簇拥着护驾将军丘岳。他是怎样的打扮呢?但见:

头戴一顶缨子如火焰般飞扬、锦缎制成的兜鍪,双凤翅装饰的照天盔;身披一副用绿绒穿制、红锦套裹、镶嵌连环的锁子甲;身穿一领翠色镶边、珠络缝缀、荔枝红颜色、圈金绣着戏狮图案的袍子;腰间系着一条衬有金叶、玉质玲珑、双獭尾样式、红皮钉着盘螭图案的腰带;脚蹬一双簇金线、海驴皮制成、胡桃纹、抹绿色云根靴;背上背着一张紫檀木为靶、泥金装饰梢头、龙角为面、虎筋为弦的宝雕弓;箭壶里装着一壶紫竹杆、朱红扣、凤尾翎、狼牙金点钢箭;腰间挂着一口七星装饰、沙鱼皮鞘、赛过龙泉、堪比巨阙的霜锋宝剑;手中横握着一把撒着朱缨、水磨杆、龙吞头、偃月形状的三停刀;骑着一匹能够快速登山、轻松跳涧、背负金鞍、摇着玉勒的胭脂马。

丘岳坐在马上,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率领着左队人马,东京百姓看了,无不高声喝彩。随后便是右队捧日、忠义两营的军马,同样整齐威武。在那两面绣旗下,一丛战马之中,簇拥着车骑将军周昂。他又是怎样的打扮呢?但见:

头戴一顶吞龙头样式、撒着青缨、珠子闪烁的烂银盔;身披一副能够抵挡枪尖、箭头,内衬香绵的熟钢甲;身穿一领绣着牡丹、飞着双凤、圈着金线的绛红袍;腰间系着一条适合狼腰虎体、镶嵌七宝的麒麟带;脚蹬一双起三尖、海兽皮制成、倒云根虎尾靴;背上背着一张雀画面、龙角靶、紫综绣制的六钧弓;箭壶里装着一壶皂雕翎、铁梨杆、能够穿透唐猊铠甲的凿子箭;手中使着一柄比袁达、赛石丙、能够劈开山岭的金蘸斧;骑着一匹负重千斤、高八尺、能够冲阵的火龙驹;腰间悬挂着一条简银杆、四方棱、赛过金光的劈楞简;好似南天六丁神将下凡,又像西岳巨灵神现世。

周昂坐在马上,威风凛凛,率领着右队人马,来到城边。他与丘岳一同下马,拜辞杨太尉,告别众官,离开了东京,朝着济州方向进发。

且说高太尉在济州与闻参谋商议对策,在等待增派的军马到来之际,他先派人到附近山上砍伐大树,又在附近州县征集造船匠人,在济州城外搭建起船场,着手打造战船。同时,他还张贴告示,招募勇敢的水手军士。

在济州城中的一家客店里,住着一位名叫叶春的客人。叶春本是泗州人,擅长造船。他前往山东途中,经过梁山泊时,被那里的小喽啰劫走了本钱,无奈流落在济州,无法回乡。得知高太尉要伐木造船,征讨梁山泊以图取胜,叶春便用纸画成船样,前来拜见高太尉。行过拜见之礼后,叶春禀报道:“之前太尉用水军征讨,为何不能取胜?原因在于那些船只都是从各处征集而来,水手们摇橹使风的方法不得要领;而且船只又小,船底又尖,不利于作战。如今我献上一计,若想收伏梁山泊的贼寇,必须先打造数百只大船。其中最大的名为大海鳅船,船的两边设置二十四部水车,船中可容纳数百人。每部水车由十二个人踩踏驱动,船外用竹笆遮蔽防护,可抵御箭矢。船面上竖立弩楼,另外制作车,放置在上面。一旦要进发,垛楼上梆子一响,二十四部水车便一齐用力踩踏,船只行驶如飞,贼寇的船只如何能阻拦!若是遇到敌军,船面上的伏弩齐发,贼寇又能用什么来遮挡防护!那第二等船,名为小海鳅船,两边只需设置十二部水车,船中可容纳百十人。船头船尾都钉上长钉,两边同样设立弩楼,并设置遮洋笆片。这种船可以行驶在梁山泊的小港中,阻挡贼寇在私路设下的伏兵。若依此计,梁山贼寇,指日可平。”

高太尉听后,看着船样图,心中十分欢喜。他立刻吩咐人取来酒食和衣服,赏赐给叶春,并让他担任监造战船的都作头。此后,叶春连日日夜夜催促工匠,砍伐木材,限定时间,要求按时将木料运到济州交纳。各路府州县都被摊派了合用的造船物料。如果延误期限两日,就笞打四十板子,每多延误三日,罪加一等。若延误期限五日以上,就依照军令处斩。各处官员逼迫百姓,守令们催督甚紧,导致许多百姓死亡,万民都在哀叹抱怨。有诗为证:

井蛙小见岂知天,可慨高俅听谲言。

毕竟鳅船难取胜,伤财劳众更徒然。

且不说叶春监督建造海鳅等船只,再说各处增派的水军人等,陆续都来到了济州。高太尉将他们分别拨到各寨节度使麾下听候调遣,暂且按下不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日,门吏前来禀报:“朝廷派遣丘岳、周昂二将到了。” 高太尉命令众节度使出城迎接。二将来到帅府,拜见了太尉。高太尉亲自赐给他们酒食,好言抚慰一番。一面派人犒赏军士,一面款待二将。二将随即向太尉请战,要求带领军队出城挑战。高太尉说道:“二位暂且稍作停歇,等海鳅船打造完备,那时水陆并进,战船与骑兵协同作战,定能一鼓作气平定贼寇。” 丘岳、周昂禀报道:“我等看梁山泊草寇,不过如同儿戏!太尉放心,我等必定凯旋还京。” 高俅说:“二位将军若真能如所言那般,我定会在天子面前奏明,二位必定会得到重用。” 当天宴会结束后,二将在帅府前上马,回到自己的营寨,暂且将军马屯驻下来,听候调遣。

且说宋江与众头领自从在济州城下与官军冲突,杀了人后,奔回梁山泊。他们与吴用等人商议道:“两次招安,都得罪了天使,我们的罪名愈发严重,这可如何是好?朝廷必然又会派军马来问罪。” 于是,宋江派小喽啰下山,打探朝廷的动静,要求他们火速回报。没过几天,小喽啰便将详细情况打探清楚,回报上山。

在忠义堂上,宋江与军师吴用等人讨论此事。他们得知,高俅近日招募了一批水军,任命叶春为作头,打造大小海鳅船数百只;东京又新派遣两个御前指挥使前来助战,一个叫丘岳,一个叫周昂,这二将英勇非凡;各路还增派了许多人马前来助阵。宋江便与吴用商议道:“如此大船,在水面上行驶如飞,我们如何才能破敌?” 吴用笑着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只需几个水军头领便足以应对。旱路上交战,自有猛将迎敌。不过,虽说如此,打造这般大船,必定需要几十天时间才能完成,如今距离完工还有四五十天。我们先派一两个弟兄,去那造船厂里搅扰一番,之后再慢慢与他们较量。” 宋江说:“此言甚好。可派鼓上蚤时迁、金毛犬段景住走这一趟。” 吴用说:“再让张青、孙新扮成拽树的民夫,混在人群中进入船厂。让顾大嫂、孙二娘扮成送饭的妇人,与其他妇人混杂进去。让时迁、段景住负责前后接应。” 众人来到堂上,听完命令后,时迁和段景住满心欢喜,各自下山,去执行任务。

且说高太尉日夜催促,监督打造船只,从早到晚捉拿民夫服役。济州东路上一带都是船厂,正在攒造百只大海鳅船,工匠人数何止数千,现场一片忙碌嘈杂。那些蛮横的官军,都拔出刀来吓唬民夫,不分昼夜地要求尽快完工。

当天,时迁和段景住率先来到船厂内。两人商量道:“看情形,孙新、张青夫妻二人只是去船厂里放火,我们也去那里,显不出我们的本事。我们就埋伏在这附近。等船厂里起火,我便去城门边等候,必定会有救兵出城,我趁机混入城中,在城楼上放火。你则去城西草料场放火,让他们两边救应不及,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吓。” 两人暗自约定好,身上都藏好了引火的药头,各自找地方隐藏起来。

再说张青和孙新二人,来到济州城下,看到三五百人正拽着木头往船厂里走去。张青和孙新混在人群中,也跟着拽木头进入船厂。厂门口大约有二百来个军汉,个个带着腰刀,手拿棍棒,驱赶着民夫,拼命将木头拖拽到厂里交纳。船厂四周都围着排栅,前后搭盖着茅草厂屋,约有三二百间。张青和孙新进入里面一看,只见数千工匠,解板的在一处,钉船的在一处,艌船的在一处,匠人和民夫们来来往往,纷乱不堪,数不胜数。两人径直走到做饭的笆棚下躲避起来。

这时,孙二娘和顾大嫂穿着破旧的衣服,各自提着一个饭罐,跟着一群送饭的妇人,混进了船厂。天色渐渐暗下来,月色明亮。众多工匠大多还在那里为尚未完工的工程忙碌着。有诗为证:

战船打造役生灵,枉费工夫用不成。

内外不知谁放火,可怜烧得太无情。

当晚大约二更时分,孙新和张青在左边船厂里放火,孙二娘和顾大嫂在右边船厂里放火,两边同时火起,草屋顿时燃起熊熊大火。船厂内的民夫和工匠们一齐呼喊,推倒排栅,各自逃命。高太尉正在睡觉,忽然听到有人来报:“船场里起火了!” 他急忙起身,派遣官军出城救援。丘岳和周昂二将,各自率领本部军兵,出城救火。他们刚去不久,城楼上又燃起一把火。高太尉得知后,亲自上马,带领军队上城救火。这时,又有人来报:“西草场内,又燃起一把火,照得如同白昼。” 丘岳和周昂二将率领军队前往西草场救援,只听到鼓声震天,喊杀声连天。原来是没羽箭张清,率领着五百骠骑马军在那里埋伏。张清看到丘岳和周昂率军前来救援,便直接杀了过来,正好迎着丘岳和周昂的军马。张清大声喝道:“梁山泊好汉全体在此!”

丘岳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张清。张清手持长枪迎战,不过三个回合,便拍马逃走。丘岳一心想要立功,随后追赶,大声喝道:“反贼休走!” 张清按住长枪,悄悄从锦袋内取出一个石子,扭转身躯,等丘岳追得近了,手一扬,喝声道:“着!” 一石子正中丘岳面门,丘岳翻身落马。周昂见状,便和几个牙将,拼了命去救丘岳。周昂与张清交战,张清与周昂战了几个回合,便又回马逃走。周昂没有追赶,张清又折返回来。这时,王焕、徐京、杨温、李从吉四路军赶到。张清带领着五百骠骑军,径直返回原路。这里的官军担心有伏兵,不敢追赶,只好收兵回来,只顾着救火。三处大火熄灭时,天色已经破晓。

高太尉让人查看丘岳的伤势。原来,那一石子正好打在丘岳面门,打落了他四颗牙齿,鼻子和嘴唇也都被打破了。高太尉下令让医官治疗,看到丘岳重伤,他对梁山泊恨之入骨。一面派人叫来叶春,嘱咐他用心造船征讨。同时,在船厂四周,都让节度使安下寨栅,早晚防备,暂且不表。

再说张青、孙新夫妻四人,都满心欢喜;时迁和段景住二人,也都顺着原路返回。六人各自带着部从人马,迎接他们回到梁山泊。众人都来到忠义堂上,讲述放火的经过。宋江十分高兴,设宴特别犒赏这六人。此后,宋江不时派人下山打探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