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童贯此时只想着赶紧夺路而逃。就在这时,只听得前军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山背后突然冲出一彪步军,径直杀向战场中央。为首的是一个和尚和一个行者,他们率领着军兵,大声呼喊:“休要让童贯跑了!” 那和尚平日里不诵经礼忏,却偏爱舞刀弄棒,单名鲁智深,江湖人称花和尚;这行者曾在景阳冈打虎,在水浒寨中也是赫赫有名的英雄,正是行者武松。鲁智深舞动着一条禅杖,武松挥舞着两口戒刀,气势汹汹地杀入阵中。这二人的勇猛,有《西江月》为证:
鲁智深一条禅杖,武行者两口钢刀。钢刀飞出火光飘,禅杖来如铁炮。
禅杖打开脑袋,钢刀截断人腰。两般兵器不相饶,百万军中显耀。
童贯的众军被鲁智深和武松引领的步军一阵冲击,顿时阵脚大乱,四分五落。官军前无去路,后无退路,童贯只得带着酆美、毕胜,奋力冲破重围,杀出血路,逃到山背后。他们刚刚喘了口气,又听到炮声震天,战鼓齐鸣,只见两员猛将一马当先,率领着一簇步军拦住了去路。但见这些人:
人人勇欺子路,个个貌若天神。钢刀铁槊乱纷纷,战鼓绣旗相称。
左手解珍出众,右手解宝超群。数千铁甲虎狼军,搅碎长蛇大阵。
原来是步军头领解珍、解宝,他们各自手持五股钢叉,带领步军杀入阵内。童贯的人马根本无法抵挡,只能再次突围逃窜。此时,五面的马军和步军一起追杀过来,官军被打得星落云散。酆美和毕胜全力保护着童贯逃跑。解珍、解宝兄弟二人,挺着钢叉直冲到童贯马前,童贯惊慌失措,急忙拍马向斜刺里逃去。背后酆美、毕胜赶忙追来救应,又有唐州都监韩天麟、邓州都监王义赶来,四人合力杀出了战场中心。
他们刚向前走了一段路,还没来得及喘息,只见前面尘土飞扬,喊杀声连天,绿茸茸的林子里,又飞出一彪人马。当先两员猛将,拦住了去路。这两员猛将是谁呢?但见:
一个开山大斧吞龙口,一个出白银枪蟒吐梢。
一个咬碎银牙冲大阵,一个睁圆怪眼跃天桥。
一个董平紧要拿童贯,一个舍命争先是索超。
原来是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二人二话不说,飞马直取童贯。王义挺枪迎敌,却被索超手起斧落,砍死于马下。韩天麟赶来救援,也被董平一枪刺死。酆美和毕胜拼死保护着童贯,策马逃命。此时,四下里金鼓乱响,童贯根本不知道是哪里的军队杀了过来。
童贯催马上坡查看,只见四面八方,四队军马杀来,两侧还有两队步军,形成了栲栳圈、簸箕掌般的包围之势,梁山泊的大队军马如潮水般汹涌杀来。童贯的军马顿时如风落云散,东零西乱。正看着,山坡下涌出一簇人马,童贯认出旗号,原来是陈州都监吴秉彝、许州都监李明。这两人带着一些断枪折戟的败残军马,躲到琳琅山。看到童贯招呼,正准备上坡,急忙整顿人马。这时,山侧又传来喊声,一彪人马冲了出来,两面认旗迎风招展,马上两员猛将各执兵器,朝着官军飞奔而来。这两人是谁呢?有《临江词》为证:
盔上长缨飘火焰,纷纷乱撒猩红。胸中豪气吐长虹。战袍裁蜀锦,铠甲镀金铜。
两口宝刀如雪练,垓心抖擞威风。左冲右突显英雄。军班青面兽,史进九纹龙。
这两员猛将正是杨志和史进,他们骑着马,挥舞着刀,正好截住吴秉彝和李明厮杀。李明挺枪上前与杨志搏斗,吴秉彝则手持方天戟与史进对战。两对人在山坡下你来我往,盘旋交锋,各自施展平生所学的武艺。童贯在山坡上勒住马,紧张地观看着战局。四个人大约斗了三十多个回合,吴秉彝用戟朝着史进的心坎猛戳过去,史进敏捷一闪,那枝戟从肋窝旁刺了个空。吴秉彝连人带马向前冲来,史进手起刀落,只见一道血光闪过,吴秉彝的脑袋连着头盔一起滚落马边,他当场死于坡下。李明见同伴先折损了一个,正打算拨转马头逃走,杨志大喝一声,吓得李明魂飞魄散,胆战心惊,手中的枪都拿不稳了。杨志趁机将刀从李明头顶劈下,李明一闪,刀砍在了马的后胯上。那马后蹄一软,将李明掀下马来。李明丢了手中的枪,正准备逃跑,杨志眼疾手快,又是一刀,正中李明。可怜李明半生为官,就这样一命呜呼。杨志和史进追杀败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童贯和酆美、毕胜在山坡上看到这一幕,吓得不敢下山,一时不知所措。三人商量道:“这样下去,怎么杀得出去?” 酆美说:“枢相您先宽心,小将看到正南方向,还有大队官军驻扎在那里,旗幡不倒,或许可以救援我们。毕都统您保护枢相在山头,我杀开一条血路,去搬那支军马前来,保护枢相出去。” 童贯说:“天色已晚,你要见机行事,快去快回。” 酆美提着大杆刀,飞马冲下山,杀开一条路,直奔南边。到了那队军马处,原来是嵩州都监周信,他把军兵团团摆定,正死命抵抗。周信看到酆美赶来,便将他接入阵内,问道:“枢相在哪里?” 酆美说:“就在前面山坡上,正等着你们这枝军马去救援,赶紧杀出去。事不宜迟,马上出发。” 周信听后,立刻传令,让马步军兵相互照应,不要乱了队伍,齐心协力。两员大将在前,众军呐喊助威,朝着山坡杀来。
他们刚走了一箭之地,斜刺里杀出一枝军队,酆美舞刀迎敌,一看原来是睢州都监段鹏举,三人会合后,一起杀到山坡下。毕胜赶忙下坡迎接,见到童贯后,大家一起商议:“今晚就杀出去,还是等到明天再行动?” 酆美说:“我们四人拼死保护枢相,今晚就杀出重围,才能摆脱贼寇。”
眼看着夜色渐深,只听得四周喊声不断,金鼓齐鸣。大约二更时分,星月光亮,酆美一马当先,众军官簇拥着童贯在中间,一起全力冲下山坡。只听到四下里乱喊:“不要让童贯跑了!” 众官军朝着正南路拼命冲杀。混战到四更左右,终于杀出了战场中心,童贯在马上双手合十,对着天地神明行礼道:“谢天谢地!终于逃脱这场大难!” 于是催促军队赶紧离开,向济州方向奔去。
童贯等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只见前面山坡边火把不计其数,背后喊声又起。在火把的光亮中,只见两员好汉手持朴刀,簇拥着一员骑着白马的英雄大将,那大将手持一条点钢枪。此人是谁呢?有《临江仙》词一首为证:
马步军中惟第一,偏他数内为尊。上天降下恶星辰。眼珠如点漆,面部似镌银。
丈二钢枪无敌手,独骑战马侵寻。人材武艺两绝伦。梁山卢俊义,河北玉麒麟。
原来,马上的英雄大将正是玉麒麟卢俊义,马前两个使朴刀的好汉,一个是病关索杨雄,一个是拚命三郎石秀。他们在火把光中,带领着三千多人,精神抖擞地拦住了去路。卢俊义在马上大喝道:“童贯,还不下马受缚,更待何时!” 童贯听了,对众人说:“前有伏兵,后有追兵,这可如何是好?” 酆美说:“小将舍命一战,以报枢相。你们众官要紧保枢相,夺路向济州逃去,我来挡住这伙贼寇。” 酆美拍马舞刀,直奔卢俊义。两马相交,没斗几个回合,卢俊义用枪轻轻一逼,挡开大刀,趁机抢身过去,一把抓住酆美的腰,一脚蹬开战马,将酆美活捉了过去。杨雄、石秀赶忙上前接应,众军一拥而上,将酆美横拖倒拽地捉走了。毕胜和周信、段鹏举舍命保护童贯,奋力冲杀拦路的军兵,边战边逃。背后卢俊义紧追不舍。童贯的败军就像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匆匆忙忙地逃窜。天亮后,终于摆脱了追兵,朝着济州方向逃去。
他们正走着,前面山坡背后,又冲出一队步军。这些军兵都穿着铁掩心甲,戴着绛红罗头巾,为首的是四员步军头领。这四人究竟是谁呢?但见:
黑旋风持两把大斧,丧门神仗一口龙泉。项充、李衮在傍边,手舞团牌体健。
斩虎须投大穴,诛龙必向深渊。三军威势振青天,恶鬼眼前活见。
李逵双手挥舞着两把板斧,鲍旭手持一口宝剑,项充、李衮则各自舞动蛮牌相互掩护,他们好似一团燃烧的烈火,从地面迅猛滚来,所到之处,官军瞬间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四下奔逃。童贯与众将只能边战边退,一心只求保住性命。李逵径直冲入马军队列之中,瞅准段鹏举的战马,一斧砍向马腿。那马腿被砍断,段鹏举连人带马摔倒在地。李逵顺势补上一斧,劈开了他的脑袋,紧接着又一斧,砍断了他的咽喉,段鹏举当场毙命。
且说那些残败的官军好不容易逃向济州,此时他们的模样十分狼狈,头盔歪歪斜斜地挂在耳边,护项也只能勉强遮住半张脸,马步三军都已精疲力竭,人困马乏。当他们奔到一条溪边时,军马纷纷前去饮水。就在这时,只听对溪传来一声炮响,箭矢如漫天飞蝗般朝着他们射来。官军急忙向溪岸奔去,只见树林边突然转出一彪军马。为首的马上有三位英雄,他们是何等模样?但见:
铜铃奋勇敢争征,飞石飞叉众莫能。
二虎相随没羽箭,东昌骠骑是张清。
原来,这正是没羽箭张清和龚旺、丁得孙,他们带领着三百多骑马军。这一队骁勇的马军,人人都戴着铜铃面具,插着雉尾红缨,手持轻弓短箭,肩扛绣旗花枪,三位将领一马当先,朝着官军迅猛冲来。嵩州都监周信见张清的军马人数不多,便上前迎战。毕胜则保护着童贯继续逃窜。周信纵马挺枪,迎面而上。只见张清左手握住长枪,右手做出类似招宝七郎的姿势,口中大喝一声:“着!” 一颗石子朝着周信的鼻凹飞去,正中目标。周信顿时翻身落马。龚旺、丁得孙迅速从旁边飞驰而来,用手中的两条叉戳住周信的咽喉。可怜周信,如同霜打了边地的衰草,雨击了上林的花朵,当场死在马下。童贯只能与毕胜拼命逃命,不敢进入济州城,带着败残的军马,连夜朝着东京逃去。一路上,他们收拢那些逃难的军马,安营扎寨。
原来,宋江为人仁义,一直心怀归顺朝廷的想法,因此并不愿赶尽杀绝。他担心众将不肯罢休,继续追杀童贯,便急忙派戴宗传达命令,告知各位头领,让各路的军马步卒都收兵回山寨请功。于是,各处响起鸣金之声,收军回营。鞍上的将领们纷纷敲响金镫,步行的士卒们齐声高唱凯歌,大家纷纷回到梁山泊,一同返回宛子城。宋江、吴用、公孙胜先回到水浒寨中的忠义堂上坐下,让裴宣查验每个人的功劳和赏赐。卢俊义活捉了酆美,将他押解到山寨,酆美跪在堂前。宋江亲自为他解开绳索,请他进入堂内上座,并亲自捧杯,向他陪话、敬酒,为他压惊。众头领也都来到堂上。这一天,山寨杀牛宰马,重重犒赏三军。宋江留酆美住了两天,为他准备好鞍马,送他下山。酆美十分高兴。宋江向他陪话道:“将军,在阵前阵后多有冒犯,还望您多多恕罪!我们宋江等人本无反意,一心只想归顺朝廷,为国家效力,只是被那些不公不法的人逼迫至此。希望将军回到朝廷后,能为我们美言几句,从中调解。倘若日后我们能重见天日,得到朝廷的恩宠,定当生死不忘将军的大德。” 酆美拜谢宋江不杀之恩,随后启程下山。宋江还派人一直将他送出边界。酆美回到京城的事情,这里暂且不表。
宋江回到忠义堂上,再次与吴用等众头领商议。原来,此次能够成功运用十面埋伏之计,全是吴用精心谋划、巧妙布置的结果,这一战把童贯吓得胆寒心碎,估计梦里都会害怕。童贯带来的大军,三成都折损了两成。吴用说道:“童贯回到京师,必定会向官家奏明此事,官家怎会不再派兵前来?我们必须派一个人,直接前往东京打探虚实,然后回报山寨,以便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宋江道:“军师所言极是,正合我意。只是在众弟兄中,不知谁愿意前往?” 这时,只见坐席之中有一人回应道:“兄弟我愿意前往。” 众人一看,都说道:“此事非得他去不可,他定能办成大事。”
正是这个人前往东京,将会引发一系列事件,使得济州城外打造出数百只艨艟战船,梁山泊中增添万余石军粮米麦。正所谓:冲阵马亡青嶂下,戏波船陷绿蒲中。那么,梁山泊中究竟是谁前去打探消息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