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有诗这样说道:
人生切莫恃英雄,术业精粗自不同。
猛虎尚然逢恶兽,毒蛇犹自怕蜈蚣。
七擒孟获奇诸葛,两困云长羡吕蒙。
珍重宋江真智士,呼延顷刻入囊中。
话说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与众头领齐聚聚义厅,邀请徐宁传授钩镰枪法。众人看向徐宁,只见他果然仪表堂堂:身高六尺五六,一张圆圆的白净脸庞,三缕细细的黑胡须,腰肢纤细,肩膀宽阔。曾有一首《西江月》专门描述徐宁的模样: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当下,徐宁挑选好士兵后,便走下聚义厅,拿起一把钩镰枪,独自演练了一番。众人看后,纷纷高声喝彩。徐宁接着教导众军:“但凡在马上使用这种兵器,要从腰胯发力,移步上前。这套枪法分上中七路,有三钩四拨、一搠一分,总共九个变法。若是在步行时使用钩镰枪,也极为实用。先是八步四拨,打开进攻的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包含分钩、镰、搠、缴等招式;二十四步时,上下配合,钩东拨西;三十六步则全身防护,能在激烈对抗中夺取优势。这就是钩镰枪的正宗用法。” 徐宁一路演示,让众头领仔细观看。众军汉看到徐宁使钩镰枪,都十分喜爱。从当日起,挑选出的精锐强壮之士,日夜练习。徐宁还教导步军如何在树林草丛中隐藏,用钩镰枪钩马蹄、拽马腿,以及下面三路的隐秘战法。不到半个月,山寨中就有五七百人学会了钩镰枪法。宋江与众头领看后,十分欣喜,准备以此破敌。有诗为证:
四拨三钩通七路,共分九变合神机。
二十四步那前后,一十六翻大转围。
破锐摧坚如拉朽,搴旗斩将有神威。
闻风已落高俅胆,此法今无古亦稀。
再说呼延灼,自从折损了彭玘、凌振后,每天都带着马军到水边挑战。山寨中则让水军头领牢牢守住各处滩头,在水底钉下暗桩。呼延灼虽然在山西、山北两路巡逻侦察,却始终无法靠近山寨。而梁山泊这边,让凌振制造了各种火炮,全部准备妥当,定下日期下山迎敌。学习钩镰枪的军士也都掌握了本领。宋江说道:“我有个浅见,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吴用说:“愿闻其详。” 宋江道:“明日出战,不用一骑马军,众头领都以步战迎敌。孙吴兵法中提到,在山林沼泽之地,步战更为有利。我们让步军下山,分成十队引诱敌军。一旦敌军冲过来,就往芦苇荆棘林中跑。先把钩镰枪军士埋伏在那里,每十个会使钩镰枪的,搭配十个挠钩手。只要马军一到,用钩镰枪将马钩翻,挠钩手就用挠钩把人搭住捉了。在平川窄路也如此设伏。这个办法怎么样?” 吴学究说:“正应该这样隐藏兵力,捉拿敌将。” 徐宁也说:“钩镰枪和挠钩配合,正是这个打法。”
宋江当日便分拨十队步军人马:刘唐、杜迁带领一队,穆弘、穆春带领一队,杨雄、陶宗旺带领一队,朱仝、邓飞带领一队,解珍、解宝带领一队,邹渊、邹润带领一队,一丈青、王矮虎带领一队,薛永、马麟带领一队,燕顺、郑天寿带领一队,杨林、李云带领一队。这十队步军先行下山,引诱敌军。又派李俊、张横、张顺、阮氏三兄弟、童威、童猛、孟康九个水军头领,乘坐战船接应。再让花荣、秦明、李应、柴进、孙立、欧鹏六个头领,骑马领军,只在山边挑战。凌振、杜兴专门施放号炮。还让徐宁、汤隆统一指挥使用钩镰枪的军士。中军由宋江、吴用、公孙胜、戴宗、吕方、郭盛统领,负责指挥全局,调度号令。其余头领则各自坚守山寨。宋江安排妥当后,当夜三更,先将使钩镰枪的军士运送过河,在四面分头埋伏好。四更时,再将十队步军运送过去。凌振、杜兴将风火炮架运到高坡处,竖起炮架,安放好火炮。徐宁、汤隆各自拿着信号旗渡水。天刚破晓,宋江带领中军人马,在隔水处擂鼓呐喊,挥舞旗帜。
呼延灼正在中军帐内,听到探子来报,立即传令先锋韩滔先出去侦察,随后给连环甲马套上装备。呼延灼全身披挂,骑着踢雪乌骓马,手持双鞭,率领大军向梁山泊杀来。隔水望见宋江带着许多军马,呼延灼下令摆开马军阵势。先锋韩滔前来与呼延灼商议:“正南方向有一队步军,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呼延灼说:“别管他们是哪里的军队,只管让连环甲马冲过去。” 韩滔带领五百马军飞速冲了出去。又看到东南方向有一队军兵出现,正准备分兵侦察,只见西南方向又竖起一队旗号,众人呐喊助威。韩滔带领军队回来,对呼延灼说:“南边有三队贼兵,都是梁山泊的旗号。” 呼延灼说:“这些家伙这么久不出来厮杀,肯定有阴谋。” 话还没说完,只听到北边一声炮响。呼延灼骂道:“这炮肯定是凌振投靠了贼人,让他放的。” 众人往南望去,只见北边又涌出三队旗号。呼延灼说:“这肯定是贼人的奸计。我和你把人马分成两路,我去攻打北边的人马,你去攻打南边的人马。” 正要分兵的时候,只见西边又有四路人马出现,呼延灼心中慌乱。又听到正北方连珠炮响,一直延伸到土坡上;那母炮周围连接着四十九个子炮,叫做子母炮,炮响之处,狂风大作。呼延灼的军兵不战自乱,他急忙和韩滔各自带领马步军兵,向四下突围。这十队步军,东边赶就往东跑,西边赶就往西跑,呼延灼见状大怒,带兵向北冲来。宋江的军兵全都往芦苇丛中跑去,呼延灼驱使连环甲马,铺天盖地地追来。那些甲马一起奔跑,收不住脚,全都冲进了败苇折芦、枯草荒林之中。只听里面哨声响起,钩镰枪一齐伸出,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顿时咆哮起来。挠钩手军士一齐用挠钩搭住,在芦苇丛中只管捆绑敌人。呼延灼见中了钩镰枪之计,便勒马回南边去追赶韩滔。这时,背后风火炮迎面打来。这边那边,漫山遍野都是步军追赶着。韩滔、呼延灼带领的连环甲马,乱糟糟地都冲进了荒草芦苇之中,全都被捉了。两位将领知道中了计策,纵马四处寻找马军,想要夺路逃走。可是,那几条路上像麻林一样插着梁山泊的旗号,他们不敢从那些路走,只好一直往西北方向逃去。没走五六里路,突然涌出一队强人,为首的两个好汉拦住去路,一个是没遮拦穆弘,一个是小遮拦穆春,两人手持朴刀,大声喝道:“败将休走!” 呼延灼愤怒不已,挥舞双鞭,纵马直取穆弘、穆春。双方刚斗了四五回合,穆春便转身逃走,呼延灼担心又中了计,不敢追赶,朝着正北大路逃去。山坡下又转出一队强人,为首的两个好汉拦住去路,一个是两头蛇解珍,一个是双尾蝎解宝,各持钢叉,直扑过来。呼延灼挥舞双鞭,与二人交战。斗了不到五七回合,解珍、解宝转身就跑,呼延灼追出不到半里多路,两边突然钻出二十四把钩镰枪,贴着地面卷了过来。呼延灼无心恋战,拨转马头,朝着东北方向的大路逃去,又撞上了王矮虎、一丈青夫妻二人拦住去路。呼延灼见道路崎岖不平,四下又有荆棘阻挡,便拍马舞鞭,杀开一条血路冲了过去。王矮虎、一丈青追了一阵,没追上,便回山听令。呼延灼独自朝东北方向逃去,此次战斗他大败亏输,军队如雨点般零散。有诗为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十路军兵振地来,将军难免剥床灾。
连环铁骑如烟散,喜得孤身出九垓。
话分两头。且说宋江鸣金收军回山,对众人论功行赏。三千连环甲马,有一半多被钩镰枪拨倒,马蹄受伤,他们剥下甲马的皮甲,把马当作菜马吃掉;剩下两成多的好马,则牵上山去喂养,作为坐骑。那些带甲的军士,都被生擒上山。五千步军,被三面紧紧围住,有往中军躲避的,都被钩镰枪拖翻捉住;有往水边逃命的,全被水军头领围堵上船,拉过滩头,押解上山。先前被敌人拿去的马匹和军士,也都被夺回山寨。他们把呼延灼的寨栅全部拆除,在水边泊内搭建小寨。又重新建造两处做眼的酒店及其他房屋,仍然让孙新、顾大嫂、石勇、时迁在两处开店。刘唐、杜迁捉住了韩滔,将他绑缚着押解到山寨。宋江见了,亲自为他解开绳索,请他上厅,以礼相待,摆下筵席,并让彭玘、凌振劝说他入伙。韩滔本就是七十二煞之一,自然与众人义气相投,便在梁山泊做了头领。宋江随即让人修书,派人前往陈州接取韩滔的家小到山寨团聚。宋江高兴地看到破了连环马,又得到许多军马、衣甲、盔刀补充实力,每天都摆下筵席庆祝,依旧调拨各路头领坚守岗位,提防官兵,这里暂且不表。
再说呼延灼,折损了许多官军人马,不敢回京,独自一人骑着踢雪乌骓马,把衣甲拴在马上,一路逃难。由于没有盘缠,他解下束腰的金带,卖了当作盘缠。在路上,他心中寻思:“没想到今日我竟落得有家难回,有国难投的境地。到底该去投奔谁呢?” 突然,他想起:“青州的慕容知府以前和我有过一面之缘,何不去那里投奔他,通过慕容贵妃的关系,日后再领军来报仇也不迟。”
呼延灼在逃亡路上走了两天,到了晚上,又饿又渴。他瞧见路旁有一家村酒店,便赶紧下马,把马拴在店门口的树上,走进店里。他将马鞭往桌上一放,找了个座位坐下,大声招呼酒保:“快拿些酒肉来给我吃。” 酒保回应道:“客官,小店只卖酒。要是想吃肉,村里刚刚宰了羊,您要是要的话,小的可以去买。” 呼延灼解下腰间装干粮的料袋,从中取出些用金带换来的碎银子,递给酒保,说道:“你去买一块羊肉回来给我煮了,再准备些草料喂我的马。今晚我就在你这儿住一晚,明天便前往青州府。” 酒保说道:“官人,在这儿住没问题,只是没有好的床帐。” 呼延灼说:“我是行军打仗的人,有个能歇脚的地方就行。” 酒保拿了银子,便去买羊肉了。
呼延灼把马背上驮着的衣甲取下来,松开马肚带,坐在店门口等待。等了好一会儿,只见酒保提着一块羊肉回来了。呼延灼赶忙让他煮肉,又要了三斤面做饼,还打了两角酒。酒保一边忙着煮肉、做饼,一边烧了洗脚水给呼延灼洗脚,随后把马牵到屋后的小屋里安顿好。酒保开始切草煮料,呼延灼则先喝了些热酒。不一会儿,肉煮熟了,呼延灼招呼酒保,也分了些酒肉给他吃,并叮嘱道:“我是朝廷军官,只因征讨梁山泊失利,打算前往青州投奔慕容知府。你可要好好喂养我的这匹马,这可是当今皇上御赐的,名叫踢雪乌骓马。明天我重重赏你。” 酒保说:“多谢相公。不过有件事得告知相公,离这儿不远处有座山,叫桃花山。山上有一伙强人,领头的是打虎将李忠,第二个是小霸王周通,他们聚集了五六百小喽啰,打家劫舍,时常来骚扰村子。官府多次派捕盗官军去围剿,都没能成功。相公夜里可得小心警醒些。” 呼延灼满不在乎地说:“我有万夫不当之勇,就算那伙人全来了,又能把我怎样!你只管给我把马喂好就行。”
呼延灼吃了些酒、饼和肉后,酒保在店里为他搭了个床铺,安排他睡下。一来呼延灼连日心情郁闷,二来又多喝了几杯酒,便和衣而卧,一觉睡到了三更才醒。这时,他突然听到屋后酒保在大声叫屈。呼延灼赶忙跳起来,拿起双鞭,跑到屋后问道:“你为何叫屈?” 酒保说:“小的起来给马添草,发现篱笆被推倒了,相公的马被人偷走了。远远望去,三四里外火把还亮着,肯定是往那边去了。” 有诗为证:
舟横瀚海摧残舵,车入深山坏却辕。
不日呼延须入伙,降魔殿里有因缘。
呼延灼问道:“那里是什么地方?” 酒保回答:“看方向,肯定是桃花山的小喽啰偷走了马。” 呼延灼大吃一惊,连忙让酒保带路,在田埂上追了二三里路,火把渐渐看不见了,也不知道马被带到哪里去了。呼延灼心急如焚:“要是没了这御赐的马,可怎么办才好?” 酒保说:“相公明天得去州里报案,让官军来围剿,才能找回这匹马。” 呼延灼心情烦闷,一直坐到天亮,早早地让酒保挑着衣甲,径直前往青州。
到了城里,天色已晚,呼延灼不敢去拜见官府,便在客店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来到府衙大堂台阶下,参拜慕容知府。知府见了他,十分惊讶,问道:“听说将军去征讨梁山泊草寇,怎么会来到这里?” 呼延灼只好把之前的遭遇详细说了一遍。慕容知府听后,说道:“虽说将军折损了不少人马,但这并非你作战不力,而是中了贼人的奸计,也是无可奈何。我管辖的地方常被草寇侵扰,将军既然来了,可先去扫清桃花山,夺回那匹御赐的马,然后再收伏二龙山、白虎山也不迟。等全部剿灭了这些草寇,下官一定全力保奏,再让将军领军去报仇,如何?” 呼延灼再次下拜,说道:“多谢恩相关照!若能如此报仇,我定当效死报答您的恩德。” 慕容知府让呼延灼先去客房休息,准备好衣物和饮食。挑衣甲的酒保,则让他回去了。
呼延灼在青州住了三天,急于找回那匹御赐的马,便又来向知府禀报,请求出兵。慕容知府传令调集马步军两千人,借给呼延灼,还另外给他一匹青鬃马。呼延灼谢过知府,披挂上马,带领军兵前往桃花山报仇。
且说桃花山上,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自从得到这匹踢雪乌骓马后,每天都在山上摆宴庆祝,饮酒作乐。这天,负责放哨的小喽啰来报:“青州的军马来了!” 小霸王周通立刻起身,说道:“哥哥守好山寨,兄弟我去退敌。” 于是,他点起一百名小喽啰,拿起长枪,上马下山迎战官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