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杨雄和石秀踏上了前往梁山泊的路。走着走着,远远地望见一处新开设的酒店,酒旗高高飘扬。两人走进店里,打算吃点酒,顺便打听一下路程。这酒店是梁山泊新设的情报点,由石勇负责掌管。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向酒保询问去梁山泊的路程。石勇见这两人气质不凡,便上前搭话:“两位客人从哪里来?打听去梁山泊做什么?” 杨雄回答:“我们从蓟州来。” 石勇猛地想起什么,问道:“莫非您是石秀兄弟?” 杨雄说:“我是杨雄,这位是石秀兄弟。大哥怎么知道石秀的名字?” 石勇急忙说道:“我不认识二位。之前戴宗哥哥从蓟州回来,多次提起石秀兄弟,我早已听闻大名。今日能见到二位上山,真是太好了!” 三人相互见礼后,杨雄、石秀便把之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石勇。石勇马上让酒保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招待他们,然后推开后面水亭的窗子,拉开弓,射出一支响箭。只见对面港湾的芦苇丛中,立刻有小喽啰划船过来。石勇邀请杨雄、石秀上船,直接把他们送到了鸭嘴滩上岸。石勇事先已经派人上山通报,不一会儿,就看见戴宗、杨林下山来迎接。众人相互见礼后,一同前往大寨。
山寨里的众头领听说有好汉上山,都赶来相聚,在大寨中坐下。戴宗、杨林带着杨雄、石秀上厅,拜见晁盖、宋江以及其他众头领。众人见过面后,晁盖详细询问两人的经历。杨雄、石秀先介绍了自己的武艺,表达了投奔入伙的意愿,众人听后十分高兴,纷纷让座。杨雄接着慢慢说道:“有个和我们一起打算投奔山寨的时迁,他不小心偷了祝家店里报晓的鸡,结果双方起了争执,石秀一气之下烧了他们的店屋,时迁也因此被抓。李应两次写信去讨要,可祝家的三个儿子坚决不放人,还发誓要捉拿山寨里的好汉,并且对我们百般辱骂。他们实在是太无礼了!”
话还没说完,晁盖顿时大怒,喝道:“孩儿们!把这两个人给我斩了,再来报信!” 正所谓:
杨雄石秀诉衷肠,可笑时迁行不臧。
惹得群雄齐发怒,兴兵三打祝家庄。
宋江赶忙劝阻道:“哥哥息怒!这两位壮士不远千里赶来,一心协助我们,怎么能斩了他们呢?” 晁盖说:“我们梁山泊的好汉,自从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对百姓广施仁德。兄弟们每次下山,都不曾丢了我们的锐气。新老上山的兄弟们,个个都有豪杰的风采。这两个人打着梁山泊好汉的名号去偷鸡吃,让我们蒙羞。今天先斩了他们,把首级送到祝家庄去示众,然后立刻起兵,荡平那个村坊,不能丢了我们的锐气。孩儿们,快把他们斩了报来!”
宋江连忙劝道:“哥哥,不能这样!您听这两位贤弟刚才所说,那个鼓上蚤时迁,他本就是那种人,才惹出祝家的麻烦,怎么能怪这两位贤弟玷辱山寨呢?我也常听人说,祝家庄的人一直想和我们山寨作对。如今山寨人马众多,钱粮却短缺,不是我们要去招惹他们,而是他们故意找茬。正好借此机会,出兵拿下祝家庄。要是打下这个庄子,我们就有三五年的粮食可用。这不是我们故意生事害他们,实在是他们太无礼了。哥哥暂且息怒,小弟不才,愿意亲自带领一支军马,邀请几位贤弟下山去攻打祝家庄。要是不荡平那个村坊,我绝不回山。一来为山寨报仇,不丢了锐气;二来免得被这些小辈羞辱;三能夺得许多粮食,供山寨使用;四还能请李应上山入伙。” 吴用也说道:“兄长说得对,怎么能在山寨里斩杀自家兄弟呢?” 戴宗也说:“宁可斩了我,也不能断了贤路。” 在众头领的极力劝说下,晁盖这才饶了杨雄、石秀。杨雄、石秀也赶紧谢罪。
宋江安抚他们说:“贤弟别多心!这是山寨的规矩,不得不这样。就算是我宋江,要是犯了错,也得斩首,不能留情。如今新任命了铁面孔目裴宣做军政司,赏功罚罪都有明确的规定。贤弟们就原谅一下吧。” 杨雄、石秀拜谢完毕,晁盖让他们坐在杨林之下。山寨里的小喽啰们都来参拜新头领,之后,大家杀牛宰马,摆起庆喜的筵席。山寨还安排了两所房屋,让杨雄、石秀安歇,每人还拨了十个小喽啰伺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晚筵席结束。第二天,众人再次摆开筵席,聚集在一起商量大事。宋江叫来铁面孔目裴宣,一起商议下山的人数,并邀请诸位头领一同随他去攻打祝家庄,决心要荡平这个村坊。商议妥当后,除了晁盖头领镇守山寨不动,还留下吴用、刘唐以及阮氏三兄弟、吕方、郭盛守护大寨。原来负责守滩、守关、守店的人员,都照旧不动。又安排新到头领孟康负责打造船只,接替马麟监督战船。接着写下告示,将下山攻打祝家庄的头领分成两拨:第一拨是宋江、花荣、李俊、穆弘、李逵、杨雄、石秀、黄信、欧鹏、杨林,带领三千小喽啰和三百马军,披挂整齐后,下山先行;第二拨是林冲、秦明、戴宗、张横、张顺、马麟、邓飞、王矮虎、白胜,也带领三千小喽啰和三百马军,随后接应。另外,让金沙滩、鸭嘴滩两处小寨,由宋万、郑天寿把守,负责接应粮草。晁盖送行之后,便返回山寨。
宋江和众头领率领人马直奔祝家庄,一路上倒也平安无事。很快,他们就来到了独龙山前,离祝家庄还有一里多路时,前军便安下了寨栅。宋江在中军帐中坐下,和花荣商议道:“我听说祝家庄里道路错综复杂,不能贸然进兵。得先派两个人进去,探听一下路径的曲折情况,然后再进去。只有了解了进出的路线,才能和他们交战。”
李逵一听,连忙说道:“哥哥,我都闲了好久了,一个人都没杀过,我先去走一趟吧。” 宋江说:“兄弟,你去不合适。要是冲锋陷阵,破阵杀敌,自然要用你。可这是做探子的活儿,你不合适。” 李逵笑着说:“就这么个小庄子,还用得着哥哥费这么大劲!我只要带三二百个兄弟们杀过去,把庄子里的人都砍了,哪还用得着先派人去打听!” 宋江喝道:“你这小子别胡说!一边待着去,叫你再来。” 李逵嘟囔着走开了,自言自语道:“打死几个苍蝇,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宋江接着叫来石秀,说道:“兄弟,你去过祝家庄,这次和杨林一起走一趟吧。” 石秀问:“如今哥哥带了这么多人马到这里,他们庄上肯定有防备。我们扮成什么人进去好呢?” 杨林说:“我扮成解魔的法师,身边藏把短刀,手里拿着法环,一路摇着进去。你只要听到我法环的响声,就别离开我身边。” 石秀说:“我在蓟州的时候,曾经卖过柴,我就挑一担柴进去卖。身边藏好暗器,要是遇到紧急情况,扁担也能派上用场。” 杨林说:“好,好!我们商量好了,今晚准备一下,五更就出发。” 宋江听了,心中十分满意。有诗为证:
攘鸡无赖笑时迁,被捉遭刑不可言。
搔动宋江诸煞曜,三庄迅扫作平川。
且说石秀挑着柴担率先进入祝家庄。没走二十来里,就发现这里路径极为复杂,曲折蜿蜒,四下里看起来都差不多,树木茂密,根本难以辨认道路。石秀便停下柴担不再前行。过了一会儿,听到背后法环的响声越来越近。石秀一看,只见杨林头戴一顶破笠子,身穿一件旧法衣,手里拿着法环,一路摇晃着走来。石秀见周围没人,赶忙叫住杨林说:“这路太曲折难认了,我都找不到之前跟着李应来的那条路。天色也晚了,要是后面的人都走散了,可就麻烦了。” 杨林说:“别管这路是弯是直,咱们就挑大路走。” 石秀便又挑起柴担,顺着大路向前走去。
走了一阵,前方出现一个村庄,村里有几家酒店和肉店。石秀挑着柴来到一家酒店门前停下。只见店里把朴刀、长枪都插在门前,店里的人身上都穿着一件黄背心,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 “祝” 字,往来的人也都是如此装扮。石秀见状,走到一位老人面前,作了个揖,恭敬地问道:“老人家,请问这里是什么风俗,为什么大家都把刀枪插在门口呢?” 老人看了看石秀,说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客人啊?原来不知道这里的情况,你还是赶紧离开吧。” 石秀说:“小人是从山东来贩枣子的,本钱亏光了,回不了家,只能挑柴到这里来卖,实在不了解这里的风俗和地理。” 老人说:“客人,你还是快走,到别处去躲躲吧。这里早晚要发生一场大战。” 石秀故作惊讶地问:“这么好的村庄,怎么会有大战呢?” 老人说:“客人,你是真不知道啊!我跟你说,我们这里叫祝家庄,村冈上就是祝朝奉的府邸。如今得罪了梁山泊的好汉,他们现在正带着军马驻扎在村口,准备厮杀。他们怕我们村里道路复杂,不敢贸然进来,就一直在外面等着。现在祝家庄下了号令,每户人家的精壮后生都要做好准备,一旦有命令传来,就得去接应。”
石秀又问:“老人家,这村里一共有多少人家啊?” 老人回答:“就我们祝家村,就有一二万户人家。东西两边还有两个村子会来接应:东边是扑天雕李应李大官人的庄子;西边是扈太公的庄子,他有个女儿叫扈三娘,绰号一丈青,十分厉害。” 石秀接着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怕梁山泊呢?” 老人说:“要是刚来的人,不认识路,就会被抓。” 石秀装作好奇地问:“老人家,为什么刚来就会被抓呢?” 老人说:“我们村里的路,有首诗说得好:‘好个祝家庄,尽是盘陀路。容易入得来,只是出不去。’” 石秀听了,故意哭了起来,一下子跪在老人面前说:“小人在江湖上亏光了本钱,回不了家。要是卖了柴出去,碰上厮杀跑不掉,那可怎么办啊!老爷爷,您就行行好,可怜可怜我吧!我情愿把这担柴送给您,只求您给我指条出去的路。” 老人说:“我怎么能白要你的柴呢?我买下来就是了。你先进来,我请你吃点酒饭。” 石秀连忙拜谢,挑着柴跟着老人进了屋子。
老人倒了两碗白酒,又端来一碗糕糜,让石秀吃。石秀再次拜谢后说:“老爷爷,还请您指点我出去的路。” 老人说:“你从村里走,只要看到有白杨树的地方就转弯。不管路宽路窄,看到白杨树转弯就是活路,没有白杨树的地方都是死路。要是在别的树木处转弯,也不是活路。要是走错了,左绕右绕,就走不出去了。而且死路下面还埋着竹签、铁蒺藜,一旦踏上去,肯定会被抓住,到时候想跑都跑不了。” 石秀拜谢后,问道:“老爷爷,您贵姓?” 老人说:“这村里姓祝的最多,我复姓钟离,一直住在这里。” 石秀说:“酒饭我都吃好了,以后一定重重报答您。”
正说着,只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石秀听到有人喊 “抓了一个细作”,心里一惊。他跟着老人出去一看,只见七八十个庄丁押着一个人走过来。石秀一看,原来是杨林,被剥得赤条条的,用绳子绑着。石秀心里暗暗叫苦,悄悄地问老人:“被抓的这个人是谁啊?为什么把他绑起来?” 老人说:“你没听说吗?他是宋江派来的细作。” 石秀又问:“怎么会被抓住呢?” 老人说:“这小子胆子真大,一个人来当细作,扮成解魔法师混进村里。可他不认识路,专拣大路走,结果走进了死路,又不知道白杨树转弯的诀窍。大家看他走得不对,来路可疑,就报告给庄上的大官,把他抓住了。这小子还抽出刀来,伤了四五个人,可这里人多,一拥而上,就把他抓住了。有人认出他,说他本来就是个贼,叫锦豹子杨林。”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前面传来喝道声,说是庄上的三官人巡查过来了。石秀透过墙壁的缝隙望去,只见前面排列着二十对缨枪,后面有四五个人骑着战马,都弯弓插箭。还有三五对青白哨马,中间簇拥着一个年少的壮士,骑着一匹雪白的马,全身披挂着弓箭,手里拿着一条银枪。石秀认得他,故意问老人:“过去的这位官人是谁?” 老人说:“这官人是祝朝奉的三儿子,叫祝彪,和西村扈家庄的一丈青定了亲。他们兄弟三个,就数他最厉害。” 石秀拜谢道:“老爷爷,还请您指点我找条出去的路。” 老人说:“今天晚了,前面说不定正在厮杀,你现在出去,白白送了性命。” 石秀哀求道:“老爷爷,您救救我吧!” 老人说:“你就在我家歇一夜,明天打听到没事了,你再出去。” 石秀拜谢后,坐在老人家里。只听到门前有四五批报马跑过,挨家挨户传令:“你们这些百姓,今晚只看红灯为号,齐心协力,捉拿梁山泊的贼人,送到官府有赏。” 说完就过去了。石秀问:“这个人是谁?” 老人说:“这个官人是本地的捕盗巡检,今晚和祝家庄约好要捉拿宋江。” 石秀听了,心里暗自思量,要了个火把,道了声安置,就到屋后的草窝里睡觉去了。
再说宋江的军马在村口驻扎,一直不见杨林、石秀回来回报。宋江又派欧鹏到村口查看,欧鹏回来报告说:“听到那边有人说抓了一个细作。我看那里路径复杂,不敢深入。” 宋江听了,气愤地说:“怎么能不等回报就进兵呢!又被抓了一个细作,肯定连累了两个兄弟。我们今晚干脆杀进去,也要把他们救出来。不知道各位头领意下如何?” 只见李逵立刻说道:“我先杀进去,看看怎么回事。” 宋江听了,马上传令,让军士们都披挂整齐。李逵、杨雄带领前一队做先锋,李俊等人率领军队殿后,穆弘在左,黄信在右,宋江、花荣、欧鹏等率领中军,摇旗呐喊,擂鼓鸣锣,浩浩荡荡地向祝家庄杀去。
等到杀到独龙冈上时,已是黄昏时分。宋江催促前军攻打庄子。先锋李逵脱得赤条条的,挥舞着两把夹钢板斧,气势汹汹地杀向前去。到了庄前一看,吊桥已经被高高拉起,庄门里一点火光都没有。李逵就要下水过去,杨雄一把拉住他说:“使不得!他们关闭庄门,肯定有计策。等哥哥来了,再商量。” 李逵哪里忍得住,拍着双斧,隔着河岸大骂:“那个鸟祝太公老贼!你给我出来,黑旋风爷爷在这里!” 庄上却毫无回应。
宋江率领的中军赶到,杨雄上前报告说庄上不见人马,也没有动静。宋江勒住马仔细观察,庄上确实不见刀枪和军马,心中顿生疑忌,猛然醒悟道:“是我错了。天书上明明告诫:‘临敌休急暴。’我一时心急,只想救两个兄弟,所以连夜起兵。没想到深入重地,到了庄前却不见敌军,他们肯定有计策,快让三军撤退。” 李逵喊道:“哥哥,军马都到这里了,别退兵!我先杀过去,你们都跟着我来。”
话还没说完,庄上早已得知消息。只听到祝家庄里一声号炮,直飞到半天高。独龙冈上,千百把火把一下子都点着了,门楼上弩箭像雨点般射过来。宋江说:“从原路撤军。” 这时,后军头领李俊的人马先喊了起来,说:“来的那条路都被堵住了,肯定有埋伏。” 宋江让军兵四处寻找出路。李逵挥舞着双斧,四处找人厮杀,却不见一个敌军。只见独龙冈上山顶又放了一个炮,响声未落,四下里喊声震天,惊得宋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就算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此刻也难以逃出这重重包围。正所谓:安排缚虎擒龙计,要捉惊天动地人。那么,宋江和众将军马究竟怎样才能脱身,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