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 集:新的线索(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明上河图史记》最新章节。
在那间弥漫着古朴气息的书房中,李逸飞、林婉儿以及他们那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心中都怀揣着对《清明上河图》背后秘密的强烈好奇与探寻渴望。那古卷边缘的奇怪符号,就像是一把把小巧却又神秘的钥匙,似乎能开启那扇通往未知历史真相的大门。
李逸飞的眉头依旧紧锁着,他深知这线索虽看似有了方向,但要真正顺着它摸出个所以然来,必定是困难重重。“这走访各地的学者、收藏家等人,范围可不小啊,不过只要有一丝希望,咱们都不能放过。”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目光在屋内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林婉儿则轻轻翻开一本记录着之前对古卷研究情况的册子,纤细的手指指着那些奇怪符号的临摹图,说道:“这些符号的形态各异,有的像某种动物的简笔,有的又似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凑,若真与北宋时期的密码符号有关,那其中蕴含的信息说不定关乎着当时的重大事件呢。”
众人各自领了任务后,便朝着不同的方向出发了。李逸飞选择的路线,便是去往那座古老城镇。城镇的街道由青石板铺就,岁月在石板上留下了坑洼不平的痕迹,街边的房屋也尽显古朴,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当李逸飞找到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时,老者正坐在自家小院的藤椅上,晒着暖融融的阳光,闭着眼睛,似在回味着漫长人生里的点滴。听闻李逸飞的来意后,老者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先是露出一丝惊讶,而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周围安静极了,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李逸飞紧张又期待地看着老者,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他的思绪。终于,老者缓缓睁开了眼睛,用那略显沙哑却依旧透着几分沧桑韵味的声音说道:“我曾听闻,在北宋时期,有一种特殊的密码符号,用于传递一些机密信息。你们所说的这些符号,或许与那种密码有关。”
李逸飞顿时心跳加速,感觉离真相仿佛近了一步,他赶忙凑近老者,急切地问道:“老先生,那关于这种密码,您还知道些什么呀?比如它是由哪些人使用,又具体有着怎样的构成规则之类的呢?”
老者却无奈地摇了摇头,布满老年斑的手轻轻摆了摆,“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传说了,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我也是年轻时候听老一辈人偶然提及的,只记得个大概。不过,在城镇的西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据说那里保存着一些关于北宋时期的古籍,或许你们能在那里找到一些线索。”
李逸飞虽然有些失望没能从老者这儿得到更详尽的信息,但这寺庙的线索无疑又给他燃起了新的希望之火。他赶忙向老者道了谢,便朝着城镇西边快步走去。
西边的那座寺庙,远远望去,红墙青瓦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庄严肃穆。寺庙的大门敞开着,门上的朱漆已然有些斑驳,却依旧透着一种古朴的威严。李逸飞踏入寺庙,里面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僧人们来来往往,各自做着自己的功课。
李逸飞四处打听,找到了寺庙的主持。那主持是一位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祥和与睿智的僧人,听闻李逸飞是为了寻找北宋古籍而来,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说道:“施主,本寺确有一些年代久远的古籍,不过大多都存放于藏经阁中,那是本寺的重地,平日里鲜少有人涉足,不知施主可有什么缘由,非要探究那些古籍呢?”
李逸飞赶忙将《清明上河图》以及那奇怪符号的事简单说了一下,主持听后,微微点头,似乎也对这神秘之事起了几分兴趣,“既是关乎历史谜团之事,那贫僧便带施主去藏经阁看看吧,只是还望施主小心翻阅,莫要损坏了那些古籍。”
李逸飞跟着主持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了藏经阁前。藏经阁是一座两层的木质楼阁,飞檐斗拱,古色古香。踏入阁中,一股陈旧纸张混合着淡淡的檀香味扑面而来。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古籍,有的书册封面已经破损,有的纸张都泛黄发脆了。
李逸飞小心翼翼地从书架的一端开始查找,一本本古籍在他手中翻过,眼睛紧紧盯着书页上的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北宋密码符号相关的字眼。时间在这安静的查找中慢慢流逝,不知不觉,太阳都开始西斜了,余晖透过窗棂洒在阁内,给一切都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
就在李逸飞感觉有些疲惫,眼睛都开始酸涩的时候,他翻开了一本看上去颇为厚重的古籍,刚看了几页,就发现里面提到了一些隐晦的关于特殊符号的记载。“找到了!”他忍不住轻声惊呼,赶忙仔细阅读起来。
那古籍上记载着,北宋时期,朝廷为了传递一些涉及军事、外交等机密事宜的消息,确实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密码符号体系。这些符号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线条以及特定的标记组合而成,不同的排列方式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而且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知晓解读之法的人才能明白其中深意。
“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这《清明上河图》上的符号很有可能就是这种密码符号啊。”李逸飞喃喃自语道,心中既兴奋又觉得责任重大,毕竟这背后牵扯的秘密或许远超想象。
他不敢耽搁,赶忙将这本古籍小心地收好,准备回去和林婉儿以及其他伙伴们分享这个重大发现。而此时,林婉儿那边,也在另一座城市里,拜访着一位颇有名望的收藏家。
林婉儿踏入收藏家那摆满了各种珍贵古玩字画的宅邸时,心中满是期待。这位收藏家据说对古代文化有着极为深入的钻研,说不定能从他这儿得到不一样的见解。
收藏家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听闻林婉儿的来意后,先是带着她参观了自己收藏的一些与北宋相关的珍品,一边介绍着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一边思考着关于《清明上河图》符号的事儿。
“姑娘啊,你说的这符号,我也曾听闻一二。在北宋那会儿,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之间,有时候也会用一些隐晦的符号来传递心意或者记录一些不便明说的事儿。不过你说的这画儿上的符号,我觉得更像是官方所用的那种严谨的密码符号,毕竟《清明上河图》本就有着不一般的历史背景嘛。”收藏家捻着胡须说道。
林婉儿眼睛一亮,忙问道:“那您可知晓有什么办法能解读这些符号呀?”
收藏家却遗憾地摇了摇头,“这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我这儿有一些早年收集的关于北宋文人笔记之类的资料,你可以翻翻,说不定能找到些线索呢。”
林婉儿谢过收藏家后,便开始在那一堆资料里埋头查找起来。资料众多,她逐字逐句地看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天色渐晚,屋内点起了烛火,昏黄的烛光摇曳着,映照着林婉儿专注的面容。
终于,在一本已经有些残破的笔记中,她发现了一处提到,若要解读此类官方密码符号,需先找到与之对应的“密钥图谱”,这图谱据说藏于一个与北宋宫廷有着密切关联的地方,只是具体地点却没有写明。
林婉儿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索,这“密钥图谱”到底会藏在哪儿呢?是在某个曾经的宫廷旧址,还是在与当时负责密码事宜的官员相关的地方呢?她决定等和李逸飞会合后,再一起商讨此事。
另一边,李逸飞带着从寺庙藏经阁找到的古籍,匆匆赶回了他们的据点——那间古朴书房。伙伴们陆续也都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得到的信息,气氛热烈又带着些许紧张。
李逸飞将古籍上关于北宋密码符号的记载详细说了一遍,众人听后都惊叹不已,觉得这确实是个重大突破。这时,林婉儿也赶了回来,她将收藏家那儿得知的“密钥图谱”的事儿一说,大家又陷入了沉思。
“这‘密钥图谱’的线索太过模糊了呀,宫廷关联的地方那么多,咱们要从哪儿找起呢?”一位伙伴皱着眉头说道。
李逸飞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觉得咱们可以先梳理一下北宋宫廷当时负责这类密码事务的机构或者官员,从他们的相关旧址或者后人传承的地方入手,说不定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于是,大家又开始查阅各种资料,试图找出关于北宋宫廷密码事务相关的线索。经过一番辛苦的查找,他们发现当时有一个名为“密符司”的机构,专门负责创制、管理以及传递使用这些密码符号。
“那咱们就重点找找这‘密符司’的旧址或者与之相关的线索吧,说不定那‘密钥图谱’就在那儿呢。”林婉儿目光坚定地说道。
然而,要找寻这“密符司”的旧址谈何容易,毕竟岁月变迁,北宋距今已太过遥远,很多地方早已沧海桑田,旧址的具体位置都难以确定了。但他们没有丝毫气馁,通过查阅地方志、询问各地的历史研究专家等方式,不断缩小范围。
终于,他们在一座如今略显偏僻的小城郊外,找到了一处疑似“密符司”旧址的地方。那是一片残垣断壁,荒草丛生,只有一些地基的痕迹还能勉强看出曾经有建筑存在于此。
李逸飞和伙伴们来到这片旧址时,心中满是感慨,仿佛能透过这荒芜,看到当年这里的人忙碌于密码符号之事的场景。他们在这片旧址中仔细搜寻着,希望能找到哪怕一点与“密钥图谱”有关的东西。
林婉儿拿着一把小铲子,轻轻地拨开草丛,在一处墙角的位置挖掘着,突然,她感觉铲子碰到了一个硬物,心中一紧,赶忙更加小心地清理着周围的泥土。不一会儿,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这盒子看着有些年头了,说不定里面就有我们要找的东西呢。”李逸飞激动地说道,大家围了过来,眼睛都紧紧盯着那个盒子,仿佛它承载着打开《清明上河图》秘密的关键。
李逸飞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放着几张已经破损严重的纸张,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还画着一些杂乱的线条和图形,看着倒有点像是符号的雏形。
“这难道就是‘密钥图谱’的残片?”林婉儿轻声说道,虽然纸张破损厉害,但大家还是燃起了希望,赶忙找来了专业的古籍修复师帮忙修复这些纸张,希望能从中解读出有用的信息,从而真正揭开《清明上河图》背后隐藏的秘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