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 集:图中异像(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明上河图史记》最新章节。

张择端与李逸站在画室之中,目光紧紧锁在那幅出现异像的《清明上河图》上,室内的气氛压抑又凝重。

两人先是凑近了画卷,试图更细致地观察那汴河上泛起的涟漪。张择端指着一处波纹说道:“你看,这涟漪的走向看似杂乱,实则隐隐有着规律,就好像是在传递着什么讯息一般。”李逸微微点头,目光随着那波纹移动,他拿出随身带着的纸笔,将涟漪的大致模样临摹了下来,想着日后或许能从中发现些端倪。

再看向那些开始有了动作的人物,除了卖烧饼的小贩,还有河边的纤夫,原本拉着绳索、身体前倾的静止姿态,此刻竟像是在真正地用力,手臂上的肌肉线条仿佛都在随着用力而微微起伏,那节奏,仿佛是配合着汴河水流的律动。街道上的行人,脚步也似有了虚实变化,不再是刻板的画面呈现,而是像在真实地赶路,去往各自的目的地。

“这图中世界,仿佛要活过来了呀。”李逸喃喃自语道,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既是因为紧张,也是这室内有些闷热的氛围所致。

张择端转身,在屋内踱步,思索着从何处入手去探寻这异像的缘由。“我们先去汴河边,找找那些常年在河上讨生活的船夫,问问他们有没有听过类似的怪事,或者知晓些汴河往昔的传说。”

两人收好画卷,小心翼翼地将它放置在一个特制的木匣之中,便匆匆出门往汴河而去。

来到汴河边,正是船只往来频繁的时候,河面上千帆竞渡,一片热闹景象。他们寻到了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船夫,老船夫正坐在船头修补着渔网,脸上的皱纹像是岁月镌刻的印记,诉说着他经历过的风风雨雨。

张择端上前,礼貌地作揖后说道:“老丈,打扰您了,我们想向您打听些事儿。”老船夫抬起头,眼中透着几分疑惑和好奇,问道:“哦?打听何事呀,两位公子但说无妨。”

李逸赶忙接过话头,将《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异像大致描述了一番,尤其是着重说了汴河在图中泛起奇怪涟漪的情况。老船夫听着听着,手中修补渔网的动作渐渐停了下来,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哎呀,两位公子,你们说的这事儿,倒是让我想起了祖辈传下来的一个老故事。”老船夫缓缓开口道,“传说这汴河底下呀,藏着一座古老的宫殿,那宫殿乃是前朝某位神秘术士所建,说是汇聚了天地间的灵气,能掌控这一方的运势呢。可后来呀,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那宫殿被封印在了河底,据说每逢月圆之夜,河底就会传出隐隐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挣扎,想要冲破那封印。”

张择端和李逸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惊,难道这《清明上河图》上的异像和那河底的神秘宫殿有关?

“老丈,那可有什么办法知晓这宫殿的具体情况,或者如何去确认它是否真与眼下这异事有关呢?”张择端急切地问道。

老船夫挠了挠头,想了一会儿说道:“我听闻呀,在汴河上游的山谷里,有一座废弃的道观,那道观里曾经住着一位道长,对这汴河的隐秘知晓颇多,你们不妨去那儿找找线索。”

谢过老船夫后,两人沿着汴河岸边,朝着上游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们看到河岸边有着不少孩童在嬉戏玩耍,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洗菜,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可一想到那图中的异像以及老船夫讲的故事,他们的心头就如同压着一块巨石。

走了大半天,终于看到了那座废弃的道观。道观的大门早已破败不堪,门上的朱漆剥落,露出了腐朽的木头,院子里杂草丛生,几间屋子的屋顶也有不少破洞,透着一种荒凉的气息。

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进道观,在主殿里四处查看,墙壁上的壁画斑驳陆离,有的地方只能看出个大概轮廓了。李逸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本残破的古籍,纸张已经泛黄发脆,他轻轻翻开,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不清,但还是能勉强辨认出一些内容。

“择端,你快来看看,这上面好像提到了那河底宫殿,说是需要用特殊的法器才能探查到它的所在,而且还得在特定的时辰,用一种特殊的阵法开启感知的通道呢。”李逸兴奋地说道。

张择端凑过去,和李逸一起研究那古籍上的记载,可那上面关于法器和阵法的描述实在晦涩难懂,两人一时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时,道观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人在争吵。他们赶忙出去查看,只见几个身着奇异服饰的江湖术士模样的人正围着一个年轻的书生争论着什么。

“你们这是强词夺理,这道观我先来查看的,凭什么要让给你们。”书生气愤地说道。

那几个江湖术士中为首的一人冷笑一声:“哼,就凭我们有这本事解开这道观里的秘密,你个文弱书生,能懂什么?识相的就赶紧离开。”

张择端皱了皱眉头,走上前去说道:“各位,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大家都是为了探寻这道观的秘密而来,不妨一起商讨商讨,说不定还能互相帮衬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几个江湖术士打量了一下张择端和李逸,见他们穿着不凡,气质儒雅,倒也没有再继续蛮横下去。那为首的术士抱了抱拳说道:“既然两位公子如此说,那我们便暂且听听你们有何见解。”

李逸将他们从《清明上河图》发现异像,再到从老船夫那儿听来的故事以及在道观里找到古籍的事儿一一道来。那几个江湖术士听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原来如此,看来这事儿还真是不简单呐。”为首的术士说道,“我们兄弟几个,平日里就喜好钻研这些奇门异术,对这汴河的传说也略有耳闻,今日来此,就是想找找有没有什么法子能找到那河底宫殿的线索,既然大家目的相同,不如结伴同行。”

张择端和李逸觉得多几个人帮忙也好,便点头同意了。那书生也在一旁说道:“那也算我一个吧,我虽不懂什么奇门异术,但对古籍文献还算熟悉,或许能帮上些忙。”

于是,众人重新回到道观内,一起研究那本残破的古籍。经过众人的集思广益,终于大致弄明白了那法器的模样以及阵法的布置方法。

那法器似乎是要用一种名为“灵玉”的玉石雕琢而成,形状如同莲花,且要在月圆之夜,采集月光精华注入其中,方能发挥作用。而阵法则需要在道观的后院,按照九宫八卦的方位,摆放上特定的物品,再以法力催动。

众人决定分工合作,那几个江湖术士去寻找灵玉,书生则帮忙在道观周围搜集布阵所需的物品,张择端和李逸则继续研究古籍,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关键信息。

寻找灵玉的过程并不顺利,那几个江湖术士跑遍了周边的玉石铺子和一些收藏奇石的人家,都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灵玉。眼看月圆之夜即将来临,众人都心急如焚。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书生在道观后院的一处角落里,偶然发现了一块被掩埋了一半的玉石,那玉石散发着淡淡的莹润光泽,拿起来一看,形状竟与古籍中描述的灵玉极为相似。

“难道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灵玉?”书生惊喜地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