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电火花加工(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赵大勇瞪着牛眼,反复比划着图纸,粗糙的大手挠着头皮,纠结地说:“0.1毫米?乖乖,这玩意儿比头发丝儿还细!老子的车床精度最多也就0.5毫米,这可咋整?”
厂房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工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一丝不安。
“沈工,要不……咱想想别的办法?”
一位老工人小心翼翼地提议,“要不把这精度要求降低点?”
沈良摇摇头,断然拒绝:“不行!精度降了,连铸机的性能就大打折扣,到时候生产出来的钢坯质量根本达不到要求!”
“那可咋办啊?”
老工人愁眉苦脸,“这0.1毫米,简直是要了老子的老命啊!”
沈良也知道,这0.1毫米的精度,对这家机械厂来说,简直是天堑一般的鸿沟。
但如果不跨越这道鸿沟,连铸机就无法问世,中国钢铁工业的未来就将继续受制于人!
“必须找到解决办法!”沈良握紧拳头,眼神坚定。
他冥思苦想,脑海中无数的方案闪过,却又一一被推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沈良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等等!”
突然,沈良脑海中灵光一闪:“电火花加工!对,就是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是一种高精度的加工技术,可以达到微米级别的精度。
但这种技术在80年代的中国还属于绝对的高端技术,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一般的工厂根本接触不到。
“赵厂长,你听说过电火花加工吗?”沈良急切地问道。
赵大勇愣了一下,疑惑地摇摇头:“电火花?那玩意儿我知道,听说老毛子那边有,咱们这儿哪有那玩意儿啊!”
“不,肯定有!”
沈良斩钉截铁地说:“咱们国家虽然起步晚,但很多高校和研究所已经开始进行电火花加工的研究,肯定有地方能加工这种高精度部件!”
赵大勇半信半疑:“真的假的?你别忽悠我啊!”
“我怎么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沈良语气坚定,“赵厂长,你相信我,我这就去找,无论如何也要把这根传动轴加工出来!”
“好!老子就信你一回!”
赵大勇被沈良的自信所感染,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沈,你尽管去找,只要找到了能加工的地方,其他的事情老子帮你搞定!”
沈良二话不说,拿起图纸就往外冲。
“等等!”
赵大勇叫住他,“你小子,火急火燎的干什么去?这天都黑了,明天再去也不迟啊!”
沈良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赵大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赵厂长,时间不等人啊!如果我们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整个项目就可能功亏一篑!我必须连夜赶回去,发动所有关系,尽快找到能加工的地方!”
赵大勇看着沈良坚毅的神情,心中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肩负着振兴中国钢铁工业的重任,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支持他!
“好样的!小沈,你小子有魄力!”
赵大勇竖起大拇指,豪爽地说:“你放心去吧,厂里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会安排人手24小时不停工,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沈良感激地点点头,转身冲进了夜色中。
他一路狂奔,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能加工的地方!
夜色深沉,寒风刺骨,但沈良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
沈良裹紧了单薄的外套,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他脸上。
深冬的北方,夜晚来得格外早,路灯昏黄的光晕勉强驱散了些许黑暗,却无法温暖刺骨的寒冷。
他一路小跑,脑子里飞速旋转着,搜寻着一切关于电火花加工的蛛丝马迹。
八十年代的中国,信息闭塞,想找到一家拥有电火花加工设备的单位,无异于大海捞针。
沈良首先想到了自己的母校,华清大学。
他记得学校的实验室里好像有那么一台,但年代久远,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试试吧,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沈良咬咬牙,拦下一辆三轮车,直奔华清大学。
深夜的校园静悄悄的,只有几盏路灯孤零零地亮着。
沈良熟门熟路地找到了实验室,却发现大门紧锁,窗户也黑漆漆的,显然早已下班。
“该死!”
沈良狠狠地捶了一下铁门,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他掏出烟盒,点燃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尼古丁的味道让他稍稍冷静了一些。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实验室的窗户突然亮了起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探出头来,警惕地问道:“谁啊?大半夜的敲什么敲?”
沈良心中一喜,赶紧上前解释:“您好,我是沈良,华清大学77级的学生,想借用一下实验室的电火花加工设备。”
老头眯着眼睛打量了他一番,语气有些不耐烦:“电火花?那玩意儿娇贵着呢,你小子会用吗?”
“会,我以前在实验室里用过。”沈良连忙答道。
老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打开了门:“进来吧,别弄坏了东西。”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机油和金属的味道,一台老旧的电火花加工机床静静地矗立在角落里,上面布满了灰尘和油污。
“就这玩意儿?”
沈良看着这台老古董,心里有些打鼓。
这台机器看起来比他记忆中的还要老旧,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正常工作。
老头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没好气地说:“嫌老?这可是我们学校的宝贝,当年从苏联进口的,花了大价钱呢!”
沈良连忙赔笑:“没有没有,我就是看看。”
接下来的几天,沈良几乎吃住在实验室里,白天研究图纸,晚上调试机器。这台老旧的电火花机床状况百出,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但他硬是凭着后世的经验和记忆,一点点地把它修好,并成功加工出了符合精度要求的传动轴。
当他拿着加工好的传动轴回到钢铁厂时,赵大勇激动得一把抱住了他:“好小子!你真行!我就知道你肯定能搞定!”
连铸机项目得以继续进行,沈良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然而,就在项目即将完成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出现了。
由于长期高负荷运转,那台老旧的电火花机床终于不堪重负,彻底罢工了。
“这下完了!”
赵大勇急得直跺脚:“这可咋办啊?”
沈良也感到一阵头疼。
现在再去寻找其他的电火花加工设备已经来不及了,整个项目都将因此而搁浅。
“除非……”
沈良突然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除非我们自己造一台!”
“自己造?”
赵大勇瞪大了眼睛说道:“你小子疯了吧?那玩意儿是那么好造的?”
沈良知道,自己这个想法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但现在已经别无选择。
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赵厂长,我们必须试一试!就算失败了,我们也努力过!”
赵大勇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老子就陪你疯一把!”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造机运动”在钢铁厂里展开了。
沈良带领着厂里的技术人员,没日没夜地研究图纸,四处搜集材料,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奇迹般地制造出了一台简易的电火花加工机床。
虽然这台自制的机床性能远不如进口的,但加工精度勉强达到了要求,足以完成连铸机项目的最后阶段。
就在这时,厂里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