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草台班子(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居然成了资本家》最新章节。

“He's an impatient and ambitious person. His act of depositing money in HSBC and our conversations with him show that he's quite in line with our values. He'd be an excellent partner.”(他是个急功近利又野心勃勃的人。”托马斯·凯洛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把钱存进汇丰银行的举动,还有和我们的谈话,都表明他和我们的价值观相当契合,会是个非常不错的合作伙伴。”)

托马斯·凯洛格打从心底里喜欢田毅这种新晋且行事激进的商人。在他的计划里,等合作达成,就可以在田毅的公司里,将包含“价值观”元素的内容融入新的企业文化准则,要求员工遵守践行;还能组织各类内部培训活动,大肆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理念。

田毅一边走,一边努力把满心的心事压在心底。等走到柴静身旁时,他看到柴静和王怡身边站着一个气质不凡、透着威严的青年。

“田毅,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黄道。”柴静笑着介绍道。

“黄先生您好!”田毅脸上瞬间堆满了兴奋的笑容,语气中满是激动,“能见到您我太荣幸了,您家老爷子安排的大哥,可给我们东郊的厂矿工人帮了大忙啊!要是没有你们主导的拆迁,说不定我们还挤在一排只有一个卫生间的破旧宿舍里呢。” 田毅这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把黄道那原本威严的脸上,也说得微微动容,差点破了防。

田毅的热情,和黄道以往所遇到的那些刻意讨好与表面尊重截然不同,这让黄道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他愣在原地,半晌才从干涩的喉咙里挤出一句话:“你和李哥熟悉吗?”

这问题来得突然,田毅也被问得一头雾水,脸上露出一丝疑惑的神情,顿了顿才答道:“……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那你为什么叫他大哥?”黄道追问道。看来,黄道远离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太久,对一些民间的说法和称呼相当陌生,仿佛与现实生活之间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

“……东郊厂矿为了感谢大哥的拆迁政策,大家拉的横幅上都称呼他为大哥,这是大家对他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田毅耐心解释着,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同时还比划了一下横幅的样子,似乎想让黄道更直观地理解。

黄道听完,一时语塞,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心里满是无奈和诧异,一时间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哈哈,没想到你们还有这份缘分,真是好事啊,这可真是奇妙的缘分。田毅,你和托马斯·凯洛格聊了那么久,都聊些什么呢?”就在气氛陷入尴尬冷场之时,柴静像是一道及时雨,轻盈地插了进来,打破了这份僵局。

“哎,他们12月要去成都,说是八一家具城要投资9000万美元合作建设工业园。听说我也要回成都,就和我聊了聊对房地产的看法,探讨是不是能合作在成都市场的房地产领域。”

“哦,他们想在成都投资房地产?”黄道一下子来了兴趣,微微前倾身子,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毕竟以他的背景和人脉,在成都市场房地产领域以及工程投标方面,有着相当大的把控能力,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商机。

“应该是合资吧,毕竟他们总不可能拉我去给他们当管事的。”田毅笑着回应,话语间不经意地展现出自己的资金实力和自信。

“奇怪,他们刚才怎么没和我聊这个?”黄道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应该是黄哥你的背景问题吧,聊这种合资的事不太合适。像我这样的小商人,他们觉得更容易掌控。”田毅不紧不慢地说着,语气自然。

黄道沉思了片刻,缓缓开口:“小田啊,我们互换一下联系方式,回成都后我们多联系。”

对于田毅来说,想要在一次派对上就和这些公子哥建立深厚的感情不太现实,但他也不急于求成,只要能有合作的机会就达到目的了。

黄道身份地位摆在那儿,这场派对上很多人都是冲着他来的,他自然没有太多时间一直陪着田毅和柴静闲聊。没过多久,他就礼貌地微笑着,转身和其他前来攀谈的人聊了起来。

“能一次就拿到黄道的联系方式,田毅你运气可真好啊。走,我带你去认识认识茅老。”柴静不愧是做记者的,对时机的把握精准无比。周滨刚一离开,她便立刻接上话茬。

茅于轼,现任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出生于1929年,此时已经74岁高龄。他身形清瘦,头发花白但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戴着一副精致的老花镜,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学者的儒雅气质。

“茅老1984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前往美国,担任哈佛大学注册访问学者;1990年受聘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高级讲师,还参与过一些扶贫项目和公益活动,创办了富平学校,专门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贫困人群提升了就业能力,而且他还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工作组中方专家。”柴静一边带着田毅朝茅于轼的方向走去,一边轻声地给田毅介绍着,声音轻柔而又充满敬意。随着他们逐渐靠近,茅于轼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粮食可以在市场购买……”此时的茅于轼正站在人群中间,口若悬河地高谈阔论着,手中还不时地比划着一些手势,试图让自己的观点更加生动形象。

“……”

田毅本对经济学家满怀敬佩之情,可通过柴静邀约参加的这些派对和聚会,他算是大开眼界,各种奇葩言论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冲击着他的认知。

田毅不知不觉停下了脚步,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眼神中透露出困惑和不解。

“怎么了?茅老他正在讲解他的书《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这本书凝聚了他一生的观点,多听多问对我们很有帮助。”柴静听得津津有味,不经意间斜眼瞟到停住脚步的田毅,轻声询问道,眼中满是好奇。

“能在旁边倾听就已经受益匪浅了,我想多听听,不想直接上前打断……”田毅强忍着内心的疑惑和不满,违心地憋出这么一句话,脸上还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

“那行,那我们也不打扰茅老的兴致了。”柴静点了点头,两人一边听着茅于轼的言论,一边低声交流着看法。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为这场奇特的聚会增添了一丝别样的氛围。

聚会结束后,两人互相告别,没有那些煽情的话语,也没有依依不舍的场景。柴静或许对田毅有一些好感,但她的上进心和目标无比明确,根本不会把心思浪费在儿女情长之上。

田毅独自一人回到酒店,径直走到阳台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夜晚的凉风扑面而来,吹散了他心中的些许烦闷。他望着灯火辉煌的城市夜景,喃喃自语道:“原来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的,都是一群草台班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