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挖坑,挖大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你往下,我往上,狭路相逢凑一双》最新章节。
张华是真的被气笑了:“呵——”
孙六奇的鬼话他是一点都不信。但自己在对方手上也讨不着好,人家说的头头是道,他手上却没有证据,根本就辩不过人家。但张华毕竟也不是吃素的,今日本就是冒昧打扰,要是让自己在杨一舟面前落了面子,那可就不好了。
张华转头无视孙六奇,对杨一舟施礼道:“大人,小人今日前来,是想为今年的赈灾一事做点贡献。”
杨一舟先是停了一会儿在思索着什么,然后才难得摆了一个笑出来:“好说好说,不知张掌柜的有什么计划?”
“大人,小人估摸着粮食会略有涨幅,现在市面上的粮食价已经到了四十五文一斗(3.75文/斤,在合理变动范围内),若再不开始赈灾,只怕粮价还会往上涨。恰逢小人手里有五千石的粮食,小人也不多要,每斤两文卖给大人用来施粥如何?”
杨一舟心里冷笑一声,装作思考了一番,随后笑应道:“此法可行,张掌柜的慷慨,这价格确实合适,我代这县城的百姓多谢张掌柜的。这赈灾一过,定会为张掌柜的向朝廷美言几句,赞颂掌柜的丰功伟绩!还请掌柜的明日去县衙跑一趟,把字据给签了吧。这粮食也是掌柜的一番心意,我也就收下了。多谢!”
杨一舟没拒绝,这送上门儿的低价粮,不要白不要,五千石的粮食也就八百两银,他给的起。只是他这话说的却让张华很不得劲,额头瞬间冒出冷汗来。
张华再是从京城下来的,也得在杨一舟面前放低面子,然而他在来之前心里的算盘就打的啪啪响。杨一舟要是接受了,他能为主子捞一笔银子,还能在百姓面前驳个好名声,要是不接受,他也没啥损失,回头还可以告对方一状。可他没想到杨一舟竟然爽快的答应了,还将赈灾摆到明面上来了,这他可就有苦说不出了。
赈灾时节他一个商户竟然还想着从百姓或者县令手里捞银子,这字据要是传到京城去那明面上可就不是嘉奖了,反而是个大笑话!
张华后知后觉的才反应过来,他今日是真的被孙六奇给气糊涂了,竟然做出这等没分寸的事,然而话已说出口,他现在是骑虎难下,本想找补一下将这交易放到暗地里去,却没想到他忘了旁边还有个专门拉踩他的孙六奇。
对于张华心里是怎么想的,杨一舟和孙六奇早已猜到,所以二人才会在心里冷笑。
信县下方的五乡是粮食生产大地,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百姓不愁吃穿,每一乡光是良田都有一万亩以上,亩产更是高达三百八十斤,就算每年只种一季,去年粮食收成不好,每乡每个月也能拿出一千石粮食来卖,更别提冬日里还有大量能保存的蔬菜了。张华想要捞名声,却只出五千石的粮食给信县,剩余粮只怕他会高价往上卖出去,这分明就是打发叫花子,毕竟县城内粮食利润确实不高,张华以两文一斤的价格卖给他们,但是乡内百姓卖给粮商的却是最低价,张华有自己的门路盘下了一部分商贩,肯定会压价,相当于在县城的利润至少也有一斤一文钱,更别提还有更多的往上运的粮食了。五千石的米,至少四万的百姓,赈灾两个月,每人每天也就四两米,也只能用来施粥了。
要真用张华的这种法子赈灾,百姓们还饿着肚子不说,钱和名声却被别人赚了去,杨一舟才不给他这个机会呢!要是没有孙六奇,真到走投无路之际,他可能还会考虑一番,可有了完美方案,张华的只能算增补,多给县城的百姓们分一碗粥,他再是与张华签一个字据,算是在朝廷上过了明路,等赈灾一过,他一定要上书大肆嘉奖张掌柜的慷慨,在粮价高位下,还愿意压低价格只卖两文一斤。至于其他人怎么想,那可不关杨一舟的事儿,反正他说的是实话。
杨一舟可不是傻子,钱和名声说什么也得给他留下一个!反正有了孙六奇的法子,他是稳赚不赔的。剩下的风险让张华担着去吧。谁让他那么没有眼力主动凑上来,真当他这个县令好欺负是不是?
坑了张华一把,杨一舟心情大好。孙六奇也不甘示弱,顺着对方的杆子往上爬:“哟,张掌柜的,您这么慷慨呀?”
张华对对方的火气依旧未消:“我同县令商量,关你什么事?”
“诶,此言差矣。在下方才听了掌柜的一席话,顿觉深明大义,总觉得这不做点什么有点不舒服。这样吧,大人。”
孙六奇也给杨一舟行了一礼:“大人,您也知道我与张掌柜的在生意上有紧密联系,但这赈灾时日,张掌柜的慷慨解囊,我也不想屈居人下,就做主堵上我孙家的产业了。我那如意酒楼里近期上的招牌菜泉水鱼,虽然达不到张掌柜的五千石,但好歹也能做到三日供货一小部分,小人也想为县城的百姓们做点贡献,只求百姓们能有口鱼汤喝,这泉水鱼,小人也只要两文一斤如何?”
此话一出,杨一舟和张华瞬间傻眼。
杨一舟:我的天!还能这么玩?!
这不是把张华往死里坑吗!
他和孙六奇是私下谈的,要上报也是上报给主子,给孙六奇的钱也是过主子的手,没想到孙六奇竟然借驴下坡,顺理成章地将泉水鱼在张华面前过了明路,既方便了他今后的赈灾计划,又能狠狠坑张华一把!
两文一斤的米和两文一斤的肉,放在朝廷的明面上,这对比,高下立见!张华要是不想被骂地太狠,可不得多拿点诚意出来!
杨一舟心里立马乐了,配合地皱眉道:“孙掌柜的,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孙六奇:“自然知道,大人若是不信,现在就可以找人签下字据。”
杨一舟连忙摆手:“不不不!不用了,我是属实没想到,我这信县也还有孙掌柜这样的大善人呐。我也代县城的百姓谢过掌柜的。明日二位就前去县衙将字据给签了吧。有二位掌柜的相助,我这县城今年定能渡过难关!”
张华现在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自动送人头上门了。
他瞬间急了:“孙六奇!你是不是疯了!!!”
两文一斤的鱼,甭管味道如何,这传出去妥妥是要把他和主子的名声往泥地里踩!这孙六奇做事怎么件件这么疯狂?!
“大人,这不妥,这鱼……”
杨一舟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怎么,张掌柜的,你可有什么问题?”
孙六奇更是在一旁再踩一脚:“是啊,张掌柜的,你我同为生意人,这说出去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掌柜的该不会是想收回去吧?再说了,我孙六奇可是要赔上我孙家的大部分产业呢,我都没说什么,掌柜的不仅能得银子,灾后还是大功一件,这怎么还不开心了呢?!”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孙六奇偏要踩张华的痛处,借他上位!
“孙六奇,你!!!”
杨一舟看热闹不嫌事大,只当自己不懂:“嗯?二位怎么还吵起来了?以和为贵,以和为贵。我这县令府也不是吵架的地方,要不,我送二位出去?”
张华忍住想要给孙六奇一拳的冲动,尽量使自己平和下来:“大人不用相送了。本是叨扰良多,就不劳大人费心了。明日,我自会前去县衙签字据,还请大人放心!”
这番话算是张华咬牙切齿说出来的,说完后心里已经在滴血!有孙六奇这根搅屎棍在,他这次是亏大了!
这字据一旦传到京城去,他怕是要被人给骂死!上到损主子名声,中到损商人利益,下到捞百姓朝廷银子!有孙六奇这波操作,从杨一舟手里捞到的不到一千两的银子顶个屁用?!还不如不掺和呢!
可这两文一斤的米,它是真的降也降不下去,升也不能升,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计划撤也撤不掉,属实是被架在火上烤了,三面煎熬!
张华在心里是真的将孙六奇祖宗十八代给问候了好几遍,怒气而来,败气而归,回去后那是整个人气到大病一场,还不得不想办法应对这场“名声”危机。
对此,孙六奇只给出了二字评价:“蠢货!”
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还真当是京城来的就高人一等?他能做到既让百姓有饭吃,还能银子名利所有人三收,张华能吗?不能还要上赶着送人头,他不坑对方一把怎么出这些时日的气?对方要是能干得过他,他孙六奇跟他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