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苏泉儿满月(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你往下,我往上,狭路相逢凑一双》最新章节。

淦!

为什么她要穿成一个婴儿!

(⋟﹏⋞)!

满月宴上,苏荣和自己的老丈人秦老爹打了招呼后便被和他一起共种一方田地的邻居拉走闲聊去了,一个个地不停地打趣他。

苏虎:“可以呀苏荣,你们家是真能生!不像俺家媳妇,俺比你大哥结亲还早两年泥,结果就生了两个女娃和一个小子。”

苏荣笑了笑:“家里人多,我这不也是第二胎吗!”

苏虎:“那也是你们家的孩子呀。”

苏牧:“是啊。虽说我家也生了两个男娃,但小的那个经常生病,经不起折腾,老爷子也是上了年纪,病来如山倒,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

苏平叹了口气:“唉!你们家好歹都有弟兄,都有儿子,俺家一个都没有!三个女娃娃!干活都不怎么利索。俺都不想在这七里乡继续待下去了,然而老爷子不肯,非说时候未到。也不知俺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唉!”

苏牧:“对了,荣哥,你打算一直种田下去吗?你们家人多,交完税之后留有余粮也是挺多的。”

苏荣乐呵道:“老爷子目前还没有出乡的打算,毕竟在这乡里种田也种了几十年了,都种出感情来了,再说了,家里攒下的银钱也不多,这次为了给娃儿办满月,也没剩几个钱了,出去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就先种着吧,你们呢?”

苏平:“俺听说,上面近几年要开始增加税收了。”

几人均是一脸疑惑:“为什么?”

苏平:“不知道。说是两个月前,大城里突然发生了一场巨变,闹得人心惶惶的,接着就有增加税收的消息传来了,但是具体的通知还没下来,也不知是怎么个增法。”

苏牧:“我倒是觉得,加税对我们这边的关系影响不大,毕竟我们这儿的田可是定好了的。多少缴税,多少自用,都是有明文规定的,总不会连这个也得改吧?”

七里乡的井田制那是划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要是做出一点改动,都得乱套。

苏平:“谁知道呢?想一出是一出的。就是可怜了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呦!”

苏荣:“要是增税,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夏税的银钱要往上提了。毕竟南省北省不同,粮食税只能等秋收,夏税是拿银钱抵的。”

苏虎:“要真这样的话那就过分了啊,就那税收的十一亩田俺家种着都吃力,还要种自家的地才能活下去,更别提赚钱了,这谁受的住啊?”

苏平:“就是就是,俺家人少,还都是女娃子,根本就干不过来。”

苏牧:“唉。感觉又要不太平了。”

苏荣倒是个乐天派:“如果感觉到不太平,那这几年倒不如在七里乡多待几年,好歹咱们这儿还有田,还有房,邻里之间还有个伴什么的。要是出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一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之类的,那才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呢!”

几人齐齐叹了一口气:“说的倒也是。”

随后便跳过了这个话题,去唠嗑别的了。

苏泉儿强忍着眼皮子听完刚刚他们的谈话,等到终于不再聊起这个话题时,她才困了过去。

苏荣这边的惆怅完全没有影响到秦老爹他们这一桌。两个亲家坐在一起那是谈笑风生,商量着今年的农作物能卖出个什么好价钱。

秦老爹家住稷山,守着家里的十几亩高粱田地过日子。近四十岁时老来得女,生了个闺女秦筝娘,闺女大后有一次在山林中遇险,恰逢那时苏荣要进城,路过稷乡山时救了人一命,所以秦老爹那是感激地不得了,好米好菜地招待人家。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看对了眼。

秦老爹没什么顾虑,都是种田的,无非就是远了点。虽然舍不得女儿往深山后头嫁,但他去了一趟七里乡就知道这是个风水宝地,要说唯一的不好就是位置太偏了点,所以最后也就同意了。到了后来秦老爹才知道老枝家是出了名的龙凤胎生产大队。起初他还不相信,直至女儿生下苏林和苏木儿才真正相信了这个奇迹。

现在自己女儿又生下了第二胎,依旧是龙凤胎,他乐的高兴,自己现在也是儿孙满堂的人了。女儿在婆家日子虽然过的紧巴了点,但婆家对他们几个媳妇都很好,公婆友善,兄弟几个老实本分,妯娌和睦,生孩子又能生龙凤胎。家里人丁兴旺,有田有房又有能力,身体还健健康康。这样的好人家上哪找去?所以秦老爹对七里乡的苏枝一家那是相当的满意。女儿嫁了过去,他放心了哇!

秦老爹心满意足,一场满月宴下来,大家吃喝玩乐的是不亦乐乎。就这样到了天黑,在苏枝盛情难却下,秦老爹留宿了一晚。

第二日,秦老爹便要回稷乡了,苏枝让苏荣去给老丈人拎了两大桶鱼来让他带上。秦老爹看了一眼,十几条鱼怎么说都有六十来斤,小半个人的重量。

“老枝啊,这怎么好意思呢。”

“咳,咱泉宝啊,现在在七里乡可是个大福星呢,这谁见到她就要夸上几句好蹭蹭福气。这都是筝娘的功劳,收下吧。”

苏荣:“是啊,爹,咱们七里乡现在的鱼啊,是真的不缺,自打小十降生的那天起,十二日与二十七日就出现了两次鱼群成涌现象,这不,昨个小十满月的时候又出现了一次,来吃席的乡亲们下席后都跑去捞鱼了。现在家家户户的鱼塘都是满的呢!吃不完的还能拿到镇上或县城里去卖,爹,您就收下吧,筝娘辛苦,咱们孝敬您是应该的。”

“这样的吗?”

“爹,咱还能骗你不成?”

秦老爹一听鱼群成涌这种怪事是自己外孙女带来的,半个月一次,虽心有疑惑,但还是相信了自家外孙女是个小福星,也就没多说什么了,兴高采烈地收下了。

当然,对于其他亲戚,老枝也有交代。

小十的大姑苏凡儿,二姑苏瑜儿,三姑苏叶儿各自带了三十斤鱼回了婆家。

老三媳妇杜雨娘,家里是菽乡养驴的,是杜老爹唯一的孩子,杜老爹这次来吃席给了很多礼,甚至是大手笔地送了一头强健的驴,看的其余人是羡慕不已。要知道,在景国,一头驴的价格少说也得要八两银子,这上好的驴怎么着也得有十几两。而七里乡的驴子也就只有五只,是三老和四家里正合伙买的,算上杜老爹这次送来的,已经有六只了。

苏枝推辞了一番,最后实在是拒绝不了,只能收下。五岁半的苏河苏鱼儿得到了外公送来的礼物,那是整个人兴奋的不行,苏鱼儿给这头驴子起名小六,排在了小五之后。

最后,老枝让杜老爹提了两大桶鱼外加一大车的菜回去。

而老大媳妇张月娘,家里是稻乡杀猪的大户,因年轻时家里人嫌弃苏枝一家子穷,不肯嫁女儿,后来才在女儿强硬态度下勉强同意,女儿嫁过去后又是各种瞧不上人家,张月娘和家里的关系就渐渐疏远开来了。

这次来送礼的不是家里的男人,反倒是张月娘的弟媳,象征性的给了一点不怎么值钱的贺礼,在席上吃饱喝足后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所以老枝家能给的好处她是一点都没捞到,事后得知消息后那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