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风云诡谲:养伤期间的权力博弈与阴谋暗涌(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最新章节。

在李准养伤的这段日子里,广东水师的日常运作被暂时托付给了廖某,而总督张鸣岐则委任道员出身的汪少泉代理李准的清乡总办之职。

张总督同时提议调海军部司长刘冠雄来接管广东水师,并设立了一项新规:所有水师调兵命令,须经张鸣岐、李准、刘冠雄三人联名签署方可生效。此规一出,过去李准在巡营清乡事务与水师一人独大的实际指挥权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李准在水师的行动变得处处受限,水师诸多事务推进起来都显得艰难而缓慢。原本水师能够迅速响应各种情况,如今却因为这繁琐的签署流程,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总是慢了半拍。

然而,面对这一系列变故,李准并未表现出丝毫的在意或愤怒。此时的他,早已提交过辞呈,历经生死考验后,他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然无意再卷入这权力的纷争之中。在他看来,权力固然重要,但经历了生死一线的惊险,个人生命及家族安全的意义似乎有了新的诠释,那些曾经追逐的权力与利益,此刻已如过眼云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权利不再能激起他内心的波澜。

尽管张鸣岐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削减了李准的兵权,且身边还有龙济光广西亲兵保护,但广州将军浮琦与水师提督李准接连遇刺的阴影,仍如恶魔般紧紧缠绕着他,让他深陷极度的精神恐惧之中。他如同一只惊弓之鸟,每日在临时总督府水师行台内焦躁不安。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他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惊恐与忐忑,脚步慌乱地在屋内来回踱步,地板被他的脚步踏得咚咚作响。他仿佛被困在笼中的野兽,在无尽的恐惧深渊中苦苦挣扎。额头上不断冒出豆大的冷汗,他时不时抬手擦拭,那颤抖的手显示出他内心的极度不安。嘴唇微微颤抖,口中反复呢喃:“这可如何是好?革命党下一个目标会不会就是我?” 每念及此,他的身体便不由自主地颤抖,脸上肌肉因过度紧张而扭曲,整个人仿佛被恐惧抽去了脊梁,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与镇定。

此时,同盟会南方支部审时度势,清晰地认识到广州凭借武力强攻难以占领。于是,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出离间计,旨在拉拢张鸣岐、打击李准。

令人意外的是,张明岐竟然同意同盟会暗中派遣联络员前往广东总督府工作。同盟会特意选派了两名极具影响力的干部与陈鸣岐接触,而这背后实则暗藏着挑拨离间的意图。

其中一位是陈景华,他早年曾在广西清政府任县令。在任期间,他展现出了出众的能力,为官清廉公正,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然而,他却因严惩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吏,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陷害与排挤。最终,他无奈地被逐出广西。后来,他在香港加入了同盟会,从此踏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

另一位则是还身陷北京监狱的汪兆铭。他凭借着渊博的学识,还担任过李准家庭教师长达 1 年。留学日本期间,他曾是孙先生的秘书,后担任南方支部秘书长。在他看来,革命角色各不相同,就如同柴火与铁锅,虽形态各异,但皆为革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自觉无力承受 “铁锅” 般坚韧的角色,遂给胡汉民写下血书:“兄为釜弟为薪”。他曾计划在广州刺杀李准,后因广州起义计划改变,转而北上欲刺两江总督端方。然而,计划并不顺利,他未能成功,随后又转赴北京刺杀摄政王。他们以相馆为掩护制造炸弹,却因机密泄露而被捕入狱。起初,他被判死刑,后因其在狱中所作的诗作获得赏识,改判为无期徒刑。他在狱中虽身处困境,但心中的革命信念却从未动摇,始终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为革命事业再尽一份力。

同盟会明知张鸣岐无法释放汪精卫,却故意将此人推到他面前,借此观察其反应。他们巧妙地利用张鸣岐对自身安全的极度担忧,意图挑拨他与李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精心安排,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在张鸣岐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埋下了猜忌与不安的种子,逐渐动摇了他对李准及清廷的信任。

张鸣岐听说此安排后,惊愕不已,整个人瞬间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无力地搭在扶手上,仿佛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他的脸上挤出一丝苦笑,那笑容中充满了无奈与苦涩,无力地说:“这…… 这可让我如何是好?” 他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思绪万千,许久才缓缓起身,声音低沉地吩咐下属:“去,悄悄给汪先生带三千两白银,聊表心意吧。” 话语中满是无奈与疲惫,整个人仿佛被这复杂的局势抽空了精力,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挣扎之中。

与此同时,同盟会还暗中散布谣言,称李准与革命党早有勾结,之前的遇刺事件是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旨在骗取朝廷信任与赏赐,暗中积蓄力量颠覆清廷在广东的统治。这些谣言如同无形的毒箭,在广州城内四处流传,迅速蔓延开来。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不少官员和民众对李准产生了怀疑和不满。原本对李准敬重有加的人,如今也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那些与李准有过矛盾的人,则借此机会大肆宣扬,使得李准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张鸣岐本就忌惮李准手握重兵,如今在谣言的影响下,更是心生戒备。在处理广东军政事务时,他开始公开边缘化李准,将更多权力和资源集中到自己信任的人手中。重要的军事会议不再邀请李准参加,涉及水师的重大决策也不再征求他的意见。在人事任免上,他安插自己的心腹,逐渐将李准的势力从关键岗位上排挤出去,进一步削弱了李准的影响力。

李准在广东军政界的地位岌岌可危,曾经的辉煌与权势似乎正在离他远去。

为了进一步激化总督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的矛盾,同盟会要求张明岐必须杀掉李准。同时承诺,若他能与革命党合作推翻清廷,将保证他在广东的地位和利益,甚至让他成为新政权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向张鸣岐描绘了一幅民主共和的广东美好图景。

这些诱人的承诺如同甜蜜的毒药,逐渐侵蚀着张鸣岐的内心。他开始在革命与清廷之间摇摆不定,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对清廷有着多年的忠诚与依赖,抛弃清廷意味着背叛自己的过去;另一方面,革命党的承诺又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与机遇,他渴望在新的政权中继续拥有权力和地位。他常常独自一人在书房中沉思,时而眉头紧皱,时而长吁短叹,内心的纠结与痛苦溢于言表。

那么,在这复杂的局势下,他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下令杀掉李准吗?李准又能否识破这些阴谋,躲过张的刺杀,保住自己的性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