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忠诚无畏:遇刺下的卫士悲歌与人性光辉(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最新章节。

在那场震惊舆论界的刺杀事件之后,整个社会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湖面泛起层层波澜,各大报纸纷纷以敏锐的笔触和详尽的报道,将这场惊心动魄的事件推向公众视野的中心,并与昔日广州将军孚琦被暗杀的惨剧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对比。

回想起广州将军孚琦遇刺的那一刻,如同一场荒诞而惨烈的梦魇。那是一个看似平静无波的日子,孚琦出行,卫队虽非人数众多,却也算得上严阵以待。然而,当刺客如幽灵般突然出现,危险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时,卫队却瞬间土崩瓦解。士兵们陷入恐慌的旋涡,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无助,犹如一群惊弓之鸟,在街头四散奔逃。他们的脚步慌乱无序,武器被随意丢弃,全然不顾将军的生死安危。孚琦就这样在混乱与绝望中孤立无援,最终惨死于刺客之手,命丧当场。这一幕,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了官场与民间心中难以磨灭的沉痛记忆,深刻揭示了彼时卫队的懦弱与无能。

而此次李准遇刺,情况却截然不同。李准出行,卫队仅有20余人,人数上并不占优势。然而,当危险如惊雷般降临,炸弹轰鸣,刺客如鬼魅般现身并展开疯狂攻击时,这些卫士们却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勇气与忠诚。他们眼神坚定,毫无惧色,毅然决然地迎向危险,浴血奋战。

其中一位警卫,腿部在炸弹的强大冲击力下被炸断,尖锐的骨头刺破皮肤,白森森的骨茬暴露无遗,鲜血如泉涌般喷涌而出,瞬间染红了身下的土地。他紧咬牙关,脸上因剧痛而扭曲变形,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却仍强忍着难以言喻的痛苦,稳稳地坐在地上,双手紧握枪支,眼神坚定决绝,对准刺客的方向不断射击。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仿佛眼前的危险只是虚幻的泡影,而守护李准的使命才是他心中唯一的信念。

然而,炸弹的威力实在过于恐怖,爆炸产生的气浪和飞溅的弹片如同无情的死神之手,肆意收割着生命。尽管这些英勇的卫士们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全部非死即伤。在这片血腥与混乱之中,还有一名护卫受伤过重,身体虚弱得连站立的力气都已失去。他面色苍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呼吸急促而微弱,但即便如此,他仍顽强地坐在地上,手中的枪成为了他最后的依靠。他的手臂因受伤而颤抖不已,却依然一次次地扣动扳机,每一次射击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奋勇杀敌的身姿,在硝烟与血雾的笼罩下,仿佛一座永恒的雕像,定格在了那一刻。

这些警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唯有守护李准的信念。那信念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支撑着他们坚守职责。众人在感叹之余,不禁纷纷议论,这些英勇之举皆源于李准平日对士兵的善待与关怀。

平日里,李准在军营中,对士兵体贴入微。训练场上,他严格要求,各级军官亲自示范,手把手悉心指导士兵,从射击姿势到战术运用,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他通过战斗总结,耐心讲解,认真纠正,让士兵在训练中不断成长,逐渐掌握过硬本领。生活中,他更是将士兵的冷暖放在心上。

回想李准初次率兵剿匪时,便将士兵军饷由每月4两3钱提高到每月10两,伤亡抚恤金翻倍。军饷足额按时发放,严禁军官吃空饷。他坚持改善士兵伙食,让他们在艰苦训练之余能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让他们在疲惫时能有一个温馨的休息之所;在士兵生病受伤时,他会亲自探望,送去药品和关怀,让士兵感受到家的温暖。

正是因为李准平日里的这些点滴关怀与优厚待遇,才让士兵们对他忠心耿耿,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因此,在这生死关头,士兵们才会毫不犹豫地对李准舍命相护,没有一人逃避退缩,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忠诚与英勇的赞歌。

据统计,此次事件中受伤士兵共22人,死亡1人。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也是一段段英勇无畏的故事。所有受伤士兵都第一时间送到医院朝廷救治,死亡士兵家属也领取了3倍优厚的慰问金。

老家来的跟班袁三炮此前一直生活在李家,也被当作为家人一样看待。他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尤为英勇,炸弹爆炸的瞬间,强大的冲击力将他的小腿炸断,伤口处血肉模糊,肌肉和血管破碎不堪,骨头也被炸得粉碎。那惨状令人不忍直视,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鲜血腥味。但袁三炮不顾自身伤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保护李准。他拖着断腿,在地上艰难地爬行,用尽全身的力气,试图为李准挡去危险。他的眼神坚定无比,没有丝毫犹豫,哪怕身体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也从未有过一丝退缩。

想到袁三炮尚未娶妻,还未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就遭遇如此不幸,李准心痛不已。他的心中满是愧疚与惋惜,觉得是自己连累了袁三炮。

待袁三炮医治好后,李准心怀感激与愧疚,准备送他一大笔钱去成都经商娶妻。李准心想,袁三炮为了自己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理应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他希望这笔钱能帮助袁三炮开启新的生活篇章,让他在成都这座繁华的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然而,袁三炮却怀着对李家的深厚忠诚与感激之情,婉言谢绝了李准的好意。他坚定地表示,李家对他有恩,他愿一生守护于此。于是,袁三炮毅然回到邻水老家,默默地守护着李家公馆的大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与奉献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