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与世无争(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人生若大梦》最新章节。

生命之中存在着众多事物,它们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有些我们能够邂逅并拥有,而有些则如同那遥不可及的流星,纵使我们拼尽全力去追寻,也难以将其捕获于掌心。刻意去强求那些本就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最终只会落得一场空,然而那些我们从未寄予厚望的美好,却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

让我们怀揣一颗平和安宁的心吧!不去争论是非对错,不与他人攀比高低优劣,不强求那些无法企及之物,既不过分悲观消沉,亦不会在困境面前惊慌失措。不因外界的得失而欣喜若狂,也不为自身的荣辱而黯然神伤,按照属于自己独有的方式去生活。如此这般,方能活得自在洒脱。

正所谓“不争,自有天地”。正如《道德经》里所阐述的那般:“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品德高尚之人在行事之时,只专注于付出努力而并不争夺功劳。正是由于他们不与人争斗,故而普天之下都无人能够与之抗衡。这里所说的“不争”并非愚钝无知,相反,它乃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大智慧。

且看公孙弘,此人在汉武帝在位时期官至宰相一职。想当初,他出身卑微贫苦,只是一介寒酸的平民百姓,但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得以登上位极人臣、权势滔天的高位,可以说是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和曲折坎坷。曾经,他担任过管理监狱的小吏,但不幸因犯下过错而遭到革职处分。此后,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奋发图强、刻苦攻读。终于,在他年逾花甲之际,有幸被汉武帝看中,因其德才兼备而被征召为博士。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跟他开玩笑,之后他奉命出使匈奴,只因向皇帝禀报的情况未能符合圣上的心意,结果再度被免去官职。尽管公孙弘在人生道路上历经无数风雨,遭受诸多挫折与磨难,然而,他那颗心却始终如同平静的湖面一般,波澜不惊,维持着那一份难能可贵的从容淡定以及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正是凭借这样一种心境,公孙弘最终书写出一段非同凡响的人生传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直到公孙弘年逾古稀之际,他再度被朝廷征召成为一名文学儒士。由于其学识渊博且才华横溢,没过多久便迅速擢升为左内史一职。

每逢朝中商议大事之时,公孙弘总会有条不紊地将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详细阐述清楚。接着,他会谦逊地让皇帝自行定夺决策,从不越俎代庖。若是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不同意见,甚至遭受到同僚们言辞激烈的驳斥,公孙弘亦不会与人争执辩论,而是以宽容大度之心坦然处之。

虽说此时的公孙弘已然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其日常生活却是异常俭朴节约。他常常盖着一条粗布制成的被子就寝休息,这一举动一时间在朝野上下广泛传颂,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佳话。

不过,时任主爵都尉的汲黯对此却颇有微词,心中颇感不满。有一天,汲黯终于按捺不住性子,向汉武帝进言道:“公孙弘贵为三公之一,所领俸禄极为丰厚,然而他却故意使用粗布做成的被子来掩人耳目,此举分明就是惺惺作态,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博取众人眼球,哗众取宠罢了!”面对汲黯这番毫不留情面的指责批评,公孙弘听闻之后,并未急于争辩解释什么,依旧保持着一贯的沉稳冷静。

随后,汉武帝一脸狐疑地看向公孙弘,语气略带质问地开口说道:“事实果真如此么?既然有人这般指责于你,你为何不据理力争,为自己辩解一番呢?”

只见公孙弘恭恭敬敬地站在原地,他微微低着头,态度诚恳且老实地回应道:“陛下,汲黯所言确系事实啊。”听到这番话,汉武帝不禁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这公孙弘竟如此坦然承认,莫不是其中另有隐情?亦或是他当真有着超乎常人的谦逊美德?想到此处,汉武帝决定不再深究此事。

然而,类似的情况并非仅此一桩。曾有那么一回,公孙弘与众位大臣在朝堂之外已然商议妥当一件要事。待得众人上朝面圣,欲将此事奏请皇帝最终定夺之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公孙弘竟然临阵变卦,其所陈诉之事与此前和诸位大臣共同商讨得出的意见大相径庭。

目睹此情此景,汲黯顿时怒不可遏,他瞪大双眼,满脸涨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毫不留情地怒斥公孙弘道:“哼!你们这些齐人向来狡诈多变、毫无诚信可言!起初明明与我等一同拟定此等计策,怎料如今却出尔反尔,尽数背弃,实在是不忠不义之举!”

面对汲黯如此严厉的斥责以及深深的误解,公孙弘依旧表现得异常冷静沉着。他双唇紧闭,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站立在那里,默默承受着来自汲黯的怒火与众人异样的目光。

时光荏苒,直至某一天,当这件事情真相大白之时,皇帝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公孙弘当初所陈述的事情竟是正确无误的。于是乎,皇帝好奇地询问公孙弘道:“如今事实已明,足证你当日所述并无差错。然彼时诸多大臣对你百般诘难,你缘何始终缄口不言,不肯为自己争辩半句呢?”

公孙弘面色从容,眼神坚定,他缓缓开口说道:“了解我的人会认为我忠心耿耿,不了解我的人则觉得我并非如此忠诚。”其语气平淡,仿佛早已看透了世间众人对自己的评价。

汉武帝闻此言语,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赞许不已。他凝视着公孙弘,眼中流露出欣赏之意,连连点头称善道:“爱卿所言极是!真乃忠臣也!”

公孙弘出生于贫苦之家,但他却能在充满变数和挑战的仕途之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无论是受到恩宠还是遭遇挫折,都能做到宠辱不惊。正因如此,他最终得以封侯拜相,位极人臣。而这一切成就背后所依靠的,正是他那不争的处世智慧。

行走于这人世之间,许多事情着实没有必要去争执不休。一个拥有真正大智慧之人,往往在一些琐碎细微之事上表现得看似糊涂,然而在关乎大局、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面前,却能够展现出非凡的睿智与洞察力;他们为人谦逊低调,从不张扬炫耀,可内心却如同明镜一般清晰透彻,洞察世事。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做人应当如那潺潺流水一般,柔顺而又灵活多变。水看似柔弱无力,但却能凭借其柔韧之性,攻克坚硬刚强之物。同样地,只有那些真正领悟到将不与人争斗视为一种高深竞争策略之人,才能够在漫漫人生征途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并最终成为笑到最后的胜者,进而拥抱那充满成功和幸福的美好人生。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不争”绝非等同于消极懒散或是毫无作为地彻底放弃,它实质上是一种豁达开朗、宽容大量的人格魅力的生动展现,更是深深扎根于内心深处那份强大自信心的坚实支撑。当一个人与他人不再针锋相对时,其实质是以退让为前进的方式,默默地积攒自身的力量,耐心地等待着那个时机已然成熟的关键时刻,然后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古往今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欲为大树,莫与草争;欲为苍鹰,莫与鸟争;欲为强者,与世无争。”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不言而喻。若想成长为参天大树,就不必去跟低矮的小草计较得失;若是渴望化作翱翔九天的苍鹰,又何必同普通飞鸟一较高下呢?同理,一个立志要成为真正强者的人,更应该学会超脱于世外,不去参与那些无谓的纷争。因为,与其耗费精力与人争执不休,倒不如集中全部心力促使自己登上巅峰之位。如此一来,所有的荣耀与辉煌都将自然而然地汇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