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辰哥儿,救救我们(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最新章节。

李辰陪着徐江去了王窑村,商量隘口城关的事情。

王窑村离木儿村大概三十里地,中间是一大片平坦的土地。

庄稼现在都已经长起来了,绿油油的一片,看上去很是赏心悦目。

说起来倒也是天照应,虽然紧挨着山区,但偏偏三山一水夹着大片的平坦地带。

三个村加在一起,平坦的土地超过一千垧地,简直就是一个小平原了。

而且,全都是肥沃的黑土地。

如果放在平时,光靠种地就能丰衣足食,毫无问题。

可连着两年大旱,甚至汇入玉龙河的那条支流都断流了,引不来水,前两年可把三个村子的村民愁死了。

不过,今年虽然依旧旱灾,可是好歹那条支流居然有水了,能引水灌溉,倒也让三个村子的村民算是松了口气。

如果过几天要是老天垂恩再降几场雨,那今年虽然谈不上是个丰收年,但起码不用饿肚子了。

李辰观察着这周围的地形,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讲,三山一水所包围住的这片土地,简直就是一处天然的绝佳囤兵处。

首先是地形,隘口处建起城关,陆路全部封闭。

除了玉龙河那边的水上能进攻之外,其他地方,插翅难越,除非从大山里绕进来,但大军带着辎重粮草在山中行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耕地。一千多垧地(公顷),虽然现在种的大部分都是小麦,还有些杂粮杂豆之类的,但若是一般的年头,哪怕现在这个时代生产能力再低下,一垧地也至少能出三千斤粮食吧?

千垧地就是三百多万斤。

每人每天就按一斤粮食算,一年一次产出,理论上也能养活五千人和千匹战马至少一年的时间。

若是再开开荒,无论耕地面积还是粮食产量,还能增加。

要是种上水稻或者玉米土豆一类高产作物,再改良一下农具和生产方式,粮食产量还能再翻番。

要这么算的话,光是这一片地方,养活五千精兵外加三千以上的百姓,绝对没问题。

李辰突然间发现,老天爷对自己还是挺垂青的,给了自己这么一大片拥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地方。

这里打造一片根据地,那可真是杠杠的。

“辰哥儿,你把烧红砖的方子就那么给了白沙村人,不怕他们传出去啊?”

徐江还对那红砖方子的事情有些耿耿于怀,边策马边问道。

“徐叔,你多虑了,我们救了白沙村人,他们不会的。”

李辰摇头笑道。

“人心隔肚皮啊,孩子。”

徐江叹了口气。

“徐叔,烧红砖要用到很多人,这个秘密其实想守也守不住的,莫不如就大大方方,更让白沙村人感激和认同咱们,成为休戚与共的自家人。

况且,咱们现在又不以烧红砖为主要赚钱方式,就算想赚钱,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李辰一笑。

“真是大襟怀、大气魄,辰哥儿,你若不成事,天理不容。”

徐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不过,随后他又有些担忧地看着李辰,“昨天死了那么多人,吴闯肯定会狗急跳墙,保不齐还要用什么办法对付咱们,尤其是对付你,千万小心啊。”

“没关系,静观其变,看他还敢不敢再来就是了。”

李辰淡淡一笑道。

看着他从容淡定的样子,徐江一颗心倒也逐渐安稳了下来。

两个人连聊天带赶路,两刻钟后已经到了王窑村。

不过,远远地,李辰就看见了王窑村里居然竖着好几座瓷窑,登时心头一松,能造瓷窑,就证明他们手艺过关。

烧瓷也是需要极高的温度的,并且还要保证密封性。

有他的指导,在拥有建瓷窑技术的基础上,再能寻找到高岭土做耐火砖,建起钢炉来,根本不在话下。

虽然王窑村离得稍远,但三村相连,平日里也都是相互走动的,倒也有人认得徐江,便匆匆跑去喊来了王窑村的村正王寿。

“徐村正,这是什么风把你吹过来啦?快,家里坐。”

王寿笑着将两个人往家中引。

到了家中,王寿的妻子给两人奉茶,而王寿则不时上下打量着李辰,眼神讶异。

这个年轻人,威武雄壮,玉树临风,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他是什么人?

“王村正,这是我们村里的新猎户,叫李辰。”

徐江给王寿介绍道。

“王村正,久仰。”

李辰向着王寿拱手一笑。

“客气。”王寿点了点头,不过听到李辰是猎户的事情,不禁眼前一亮,打量着他,试探地问道,“辰哥儿这般年轻,居然能做猎户?当真了不起!”

“那是自然,他可是……嗯,他可是每一次进山都不走空,靠着打猎,家里还置办了好大的产业,现在全村人都靠着他赚钱呢。”

徐江笑道。

“嗬,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王寿的眼睛更亮了,抚掌笑道。

随后,他盯着李辰,轻咳了一声,“这个,辰哥儿,既然你是猎户,正好,也有一事相求,不知能应否?”

“王村正但说就是了,若能做到,必尽全力。”

李辰微微一笑。

这还真是巧了,原本还想着应该如何开口让他们帮着造钢炉的事情呢,没想到,现在王寿居然先求上自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