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万道大会(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沐风唤春记》最新章节。

大会之期将近,杜闻窗一行加快了赶路行程,终于在大会前一天抵达了陀阿城。刚一进入城内,一众三代弟子顿时如出笼之鸟般四散而去,杜闻窗也并未加以拦阻,毕竟刚结束一十七天的野营生活,这些平素幽居天徽山的弟子们如何能不心思活跃起来呢?

程慕枫自然也在其中,和他一起的还有那名矮胖师叔,二人野外同行半月有余,互相早已熟识。

这名胖师叔姓柴,名可荣,性格相较此前那名瘦高师叔颇为豁达,程慕枫和他相处起来感到很是自在。亦是从他口中得知,那名瘦高师叔姓常,单名一个明字,常明是个寡言少语的人,整副心思都摆在了习武练功上面。

据柴可荣所说,他的武艺足以在天徽山二代弟子中跻身前十,然而在程慕枫看来,一味地沉迷武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当然,这也许是和他不能练武有着丝丝关联。

二人漫不经心地闲逛着,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处人群密集的地方,程慕枫和柴可荣慢慢挤了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竟是有两派人员正在紧张对峙,交锋形势一触即发。

程慕枫左侧的是身着灰色道袍的一脉道家分支,只见立于最前方的那名道人一头乌发,面带怒容,手持一柄长剑,叫骂间直欲刺向对峙一方的领头老道。程、柴二人再看向右边,那一群人亦是身着道袍,不同的是,道袍的颜色则是蓝色。其中的领头老道人生得一张马脸,身着蓝色道服、手持拂尘,望见那乌发道人持剑刺来却并不心慌,轻摇拂尘,荡开了那一剑,接着借力回打,直击那乌发道人的命门而去,乌发道人推剑格挡,后退一步后再度欺身上前,只是又一次被那老道轻易化解。

乌发道人较那马脸老道固是年岁不及、道行亦浅,他虽是主动出击,几合下来,竟是已落入下风。马脸老道趁势连续挥动手中拂尘,打开对峙缺口,率领一众蓝袍道人扬长而去。

程慕枫心下不解,这老道人明明已经占得上风,为何反而像是落荒而逃的一方。突然间,程慕枫感到有人拍了下他的后肩,他初时不以为意,以为是柴可荣在打闹他,转头看过去时顿感又惊又喜,原来身后的不是别人,正是多日不见的谷辟尘。

“五叔公,你平安归来了?”程慕枫面带喜色地喊道。

谷辟尘微微一笑,轻声道,“该回去了!”

谷辟尘带着二人来到了众人下榻的客栈,程慕枫站在客栈门口,盯着牌匾上的“莫问客栈”四个大字驻足良久。莫问客栈比之天徽山麓下的合财客栈不仅规模颇大,足有六、七个合财客栈大小,店名“莫问”更是契合陀阿城佛学盛行的现状——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傍晚时分,众人到二楼用餐,莫问客栈二楼足足摆放了十六桌菜肴,天徽众人就占了其中的四桌,再看其余十二桌,据衣着、武器而论,足有四五个门派掺杂其中。

众人正自用餐,这时二楼拐角突然传出一阵议论声。

“嘿!你们听说了没?”一个衣着光鲜、尖嘴猴脸的小伙叫嚷着。

同桌上一个手摇折扇的青年好奇道,“听说什么啊?”

“这次大会名为‘万道’,实为‘弯刀’。”猴脸小伙不紧不慢地道。

“什么意思啊?快说快说……”同座的人接连催促着。

猴脸小伙端起面前满斟的酒杯,一饮而尽,畅快道:“表面上是武林各派集会论道,推选正道盟主,商议应对大石教后奉天时代诸事宜,暗地里则是有人意欲通过门派兼并重洗当今武林格局。”

闻听此言,程慕枫观察到二楼上其余门派人员仿若不闻,仍然一门心思地吃着饭,不一会儿,先后有两个门派结束用餐,下了二楼,再过片刻,剩下的三个门派一干人也疾步离去。

程慕枫望了眼同桌的师公、五叔公、两名师叔以及两名师兄,六人脸上竟也是波澜不惊,他不由出声问道,“师公,刚才那拐角处的小伙说的是真的吗?万道大会竟是如此凶险的门派兼并大会,这与我们天徽山接到的请柬可是背道相驰的啊!”

杜闻窗咽了口饭,轻语一句,“一家之话,何以置信!”

程慕枫自然听得出这是师公的搪塞之言,是以他也不再追问,待到众人餐毕,各自回返客房。程慕枫再度向师公问及此事,杜闻窗此次却是给出截然不同的答语。

“这般传言得以流传,绝非空穴来风,弥禅寺天方住持乃一方神僧,万道大会经由他手召开,自然本意为好,但与会各派未必不会生出不轨之心。”杜闻窗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道。

翌日清晨,各大门派早早赶到弥禅寺外整齐列队,而后有序进入。刚一进入弥禅寺内,程慕枫登时就被壮丽宏伟的寺庙规格震惊到了,只见那古刹占地四顷开外,其间大大小小的庙堂层出不穷,一眼望去竟不能穷尽其数,此起彼伏的小庙堂众星拱月般围绕在主寺外侧。

程慕枫跟随师公等人来到主寺底台阶梯下百多米处,远远望见主寺内走出一行僧人,最前面的那名老僧不留胡须,却生长着两条引人注目的很长的眉毛,这些僧人一路迎至阶下,双手合十施礼,那名长眉老僧的眼睛徐徐扫过受邀前来的各大门派,而后目光停滞在文林书派一行人身上,程慕枫隐隐感觉到,那对眸子中透露着一股浓浓的恨意,令得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这时,长眉僧人走上前一步,右手作邀请状,正声道,“恭请各大门派随老僧前往主会场。”

主会场,长逾一百五十多丈,宽达八十丈余,整体呈圆形,圆周上均匀分布着十二个圆棚,圆心处置一架五米高方台,此时台上空无一人。

眼见各派人员尽数进驻圆棚,先前领路的长眉僧人忽地腾空跳起,竟是毫不费力地跃上那五米方台,随后高亢出声道,“各位掌门,贫僧法号天痴,主持师兄日前抱恙,明日才会出席正会。”

程慕枫闻言,向着杜闻窗低声问道,“师公,这大会要开几天啊?”

“邀帖上写的是七日之期,但是看这情形,估计四五天左右就能结束。”

杜闻窗回答的同时眼睛扫向对侧的三四个空棚,原来受邀门派并未尽来,十二个圆棚还空了几个。

台上天痴僧人又喋喋地叙说了关于此次大会召开的背景以及大石教的现状,跟着大声宣布道,“大会开幕!”

这声音浑浑然中传递出一股淳厚绵长的力劲,从居中方台辐射向外圈圆棚,在场人员无不抖擞精神,一扫颓态。

而随着天痴僧人退下台去,方台上此时出现三名乐师装扮的韶龄女子。众人这才转向中央看台望去,只见看台上三名女子皆穿着华丽的乐师服。二女分居左右,协奏琵琶,左边女子面含莞尔,柳叶弯眉似月弓,流波媚眼如点漆,柔荑轻拨,便生发美妙音声。右侧女子脸庞上却是不施粉黛,杏眼中投射寒光,容颜清丽,面色如霜。主弹瑶琴的那名女子端坐当中,身姿优美,鹅蛋脸上,翠黛眉,鸣凤眼,水滴鼻立,檀唇微启,轻笼面纱,绝胜谪仙临尘。

瑶琴与琵琶的协奏搭配得天衣无缝,这首曲子更是给人以激情高昂、慷慨澎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