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赶考惊魂:鹰嘴崖下的生死对峙(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楠风思》最新章节。
暮春的山风卷着新叶的涩味钻进车帘,阿桃正用碎帕蘸着竹筒里的水,替我擦拭被书箱磨红的肩颈。青布篷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车轴发出吱呀轻响,惊起几只栖息在矮枝上的灰雀。我握着半卷《孟子》,目光却总忍不住落在她垂落的发梢——耳后那点红痣在暮色里若隐若现,像滴未凝的血珠。
“公子可还记得,去年在土地庙躲雨时,你教我念的那首《蒹葭》?“阿桃忽然抬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车辕上的雕花,“那时我总把'溯游从之'念成'溯河从之',你笑我是旱鸭子。“
我望着她被山风吹得泛红的脸颊,忽然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暴雨夜,她赤脚踩在泥泞里,血珠混着雨水在青石板上绽开的模样。掌心的红痣隐隐发烫,腰间的青陶罐随着车轮摇晃轻响,罐口的封蜡还留着道观香灰的气息。“等进了京城,我带你去太液池看荷花。“我笑道,“届时你站在画舫船头念《蒹葭》,定比那些官家小姐更有意境。“
话音未落,车辕突然剧烈颠簸,驾车的老骡子发出一声惊恐的嘶鸣。阿桃猛地抓住我的手腕,指尖几乎掐进我掌骨:“公子!“我掀开帘子望去,只见前方丈许处的山道被碗口粗的断木横截,五六个青衫汉子从树影里踱步而出,腰间横刀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最前头的汉子留着络腮胡,额角一道刀疤斜贯至眉尾,手中晃着半块啃剩的酱牛肉:“这位公子,出门行路怎不带些盘缠?“他忽然盯着阿桃的方向舔了舔嘴唇,“倒是带了个俊俏的小娘子。“
阿桃下意识往我身后缩,袖中滑落的帕子被山风卷到汉子脚边。我按住她发颤的肩膀,站起身时顺手将她护在左后方:“在下沈砚,与舍妹进京投亲。“我刻意加重“舍妹“二字,目光扫过那些横刀,“家中长辈叮嘱,行山路需备些薄礼。“说着从袖中摸出二两碎银,用帕子包了掷过去。
刀疤汉子接住银包,放在掌心掂了掂,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投亲?老子在这鹰嘴崖当了五年山大王,头回见投亲的书生带着姑娘住破庙!“他冲身后使了个眼色,两个汉子立刻绕到车后,抓住吓得打颤的老骡子缰绳。阿桃的指尖掐进我掌心,我摸到她袖中藏着的半截发簪——那是她用祠堂香灰罐的铜环磨成的。
“大王若嫌礼轻,在下身上还有半方端砚。“我解下腰间锦囊,故意让锦囊边缘的沈府暗纹在暮色里闪过,“虽非极品,却也是...“,“少废话!“刀疤汉子突然挥刀劈来,刀刃擦着我鬓角削断几缕发丝,“老子要的是活人!“他盯着阿桃,刀疤下的独眼泛着水光,“小娘子跟了老子,吃香喝辣,比跟着穷酸书生强百倍!“
阿桃猛地拽住我袖口,声音里带着哭腔却又异常清晰:“公子是我的克星!“她转向山大王,耳后红痣在渐暗的天光里格外醒目,“我娘说过,谁沾了我的命格,轻则破财,重则...“,“老子不信邪!“山大王的刀重重劈在车辕上,木屑飞溅间,阿桃被我护着滚下车去。她的发簪划破了我的手背,鲜血滴在她耳后,红痣竟似淡了几分。
“沈砚!“阿桃惊叫着去扶我,却被另一个汉子抓住手腕。我刚要站起,后腰突然被刀柄重重磕住,咸腥的汗味混着刀锈味扑进鼻腔。山大王踩着我的书箱逼近,刀刃抬起阿桃下颌:“哭什么?老子待会就让你知道——“
“住手!“我突然暴喝,掌心按在腰间玉佩上。那是半块雕着双鹤的羊脂玉,与阿桃的残破玉佩合起来,正是当年沈府的传家之物。山大王的刀顿在半空,盯着我掌心的红痣:“你掌心...“,“沈某乃前任威武大将军沈崇焕之子。“我直视他的独眼,声音里掺着三分冷硬七分笃定,“此番进京,正是要向吏部投递父帅的调令密折。“
这话半真半假。父亲确有密折藏在我贴胸的暗袋里,却并非为了调令。山大王的刀疤忽然抽搐了一下,他身后的汉子们开始交头接耳,有人低声嘀咕“威武大将军“的名号。阿桃趁机咬向抓着她的汉子手腕,在对方痛呼松手时,猛地扑向我掉落的书箱——那里藏着从祠堂带出的半块玉佩。
“搜他的身!“山大王突然喝道,“若敢说谎,老子先砍了这小娘子的手!“两个汉子冲上来按住我,指尖刚触到我胸前暗袋,远处山道突然传来马蹄声。暮色中,几盏绘着狮纹的灯笼转过山弯,灯笼穗子上的“沈“字在风中翻飞。
山大王的脸色瞬间惨白。他盯着我被扯开的衣领下露出的玉佩,又看看阿桃手中举着的半块残玉,喉结滚动着往后退了两步。马蹄声越来越近,阿桃突然踉跄着扑进我怀里,指尖迅速将半块玉佩塞进我掌心。她耳后的红痣几乎褪成淡粉,而我掌心的红痣却在暮色中灼灼发烫。
“沈公子,可是遇着麻烦了?“灯笼光亮处,跳出几个身着玄色劲装的汉子,腰间佩刀的吞口正是沈府家纹。我认得他们,是父亲当年亲卫的后裔。山大王的刀“当啷“落地,带着手下扑通跪下:“小的有眼无珠...不知是大将军府上的贵人...“
阿桃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指尖紧紧攥着我的衣袖。我接过亲卫递来的披风裹住她,发现她后背的衣襟已被冷汗浸透。山道上的断木很快被移开,老骡子的缰绳也被重新系好。临上车时,我弯腰捡起被踩脏的《孟子》,书页间掉出半片银铃——那是从青纱小轿上扯下的,轿角的流苏还带着六百年前的檀香。
“公子,他们...会不会...“阿桃蜷缩在车辕上,望着渐渐消失在夜色中的山贼身影。我替她拢好被角,指尖抚过她耳后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红痣:“不会了。“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惊起一阵夜鸦啼叫,“明日卯时就能到青阳县,到那里换辆马车,再雇几个护院。“
车帘外,亲卫们的灯笼连成一条蜿蜒的光带,像条不会熄灭的火链。我摸着怀中的半块玉佩,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双鹤合璧之日,便是沈家血冤得雪之时。“阿桃的呼吸渐渐平稳,耳后那点淡红在灯笼光里忽明忽暗,像朵开在夜色里的梅蕊——就如五十年前,在江南老宅的梅树下,那个穿着月白襦裙的小姑娘,耳后也有这样一点朱砂痣。
车轮碾过碎石,惊起的流萤撞进车帘,在阿桃发间停成星子。我解下腰间青陶罐,指尖抚过罐身刻着的“孟婆汤“三字,忽然听见她在梦中呢喃:“沈哥哥...别丢下楠儿...“掌心的红痣突然刺痛,仿佛有什么东西正顺着血脉苏醒。车外的夜风里,隐约传来银铃轻响,与六百年前那个雨夜,小轿上的铃声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