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拯救天堂(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堂的伟大征程之烈焰征程》最新章节。
根据B计划,同时出于安全考虑,“天堂号”管理委员会决定先把300名驾驶员撤离到南极零重力区内侧的安全区域,以等待最后的指令。
“请求批准!请求批准!请执行B方案,请执行B方案”
首席技术执行官弗莱泽无奈的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全体队员撤离!全体队员撤离!请立即执行B方案!请立即执行B方案!”
王佳妮对着受话器呼叫。
“立即执行B方案!”
“立即执行B方案!”
……
B方案就是当执行“移星计划”时遇到不可预测的事时采取的措施:一是立即关闭火箭发动机,然后驾驶舱内的人员通过安全绳索逐个撤离飞船的驾驶舱,通过宇航服上的助力器固定在气密舱内的那条轨道上,使助力器上的辅助轮与轨道上的条齿啮合,然后打开助力器的电源开关,将电机的旋转力转化为向前的直线运动,最后带动驾驶员安全的返回到“天堂号”南极零重力区的内侧。
二是驾驶员返回到指定位置后,打开处于气密舱附近编号为1—5号舱位,依次进入到舱位内,接着关闭编号为1—5号舱位的舱门,然后打开舱内的气压增压阀,使舱内的气压逐渐增大到1个大气压,最后等待“指挥中心”的指令。
即使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仍然还有备用的选项,那就是陈克瑞带领着吴敏德他们的特遣队在“天堂号”南极零重力区建立的连接气密舱内外的安全通道。
所谓的安全通道其实就是几根安全绳,其一端连接气密舱的内侧,另一端连接气密舱的外侧。中间每隔10米都有一个固定安全绳的铆点,两端也都是通过铆钉固定在外侧的舱壁上,最后延伸到不同载人飞船的驾驶舱舱门外。
这条安全通道就是在当驾驶员的助力器全部失效后,驾驶员仍然能够安全的撤离到“天堂号”内侧的重要保障。
在特殊情况下,“天堂号”管理委员会从来不寄希望于任何一个单独的选项。
在AI的无数次紧急情况模拟实验中,单独的选项反而是最危险的,因此《CGGS-1操作流程作业指导书》的最后21章39节,全部都是在遭遇突发、重大的紧急情况后,如何从“天堂号”内安全撤离的重要操作指南。
不到万不得已,相信“天堂号”内的任何人都不愿意翻到此页。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将遭遇重重险阻。
根据计划,60个机长将作为最后一个梯队撤离飞船,因此王佳妮要守值于驾驶舱,杜于伟将带着钱杭军、冯晓阳与付章成从1号载人飞船的驾驶舱撤离。
杜于伟老成持重,他的年龄比王佳妮要大近19岁,出于尊重,王佳妮平时都叫他杜叔,而王佳妮在杜于伟的心里早就象闺女一样的存在。他由衷的为她感到骄傲,他几乎目睹了王佳妮的整个成长过程,为王佳妮这小小的身躯里爆发出的能量而惊叹。
他知道载人飞船驾驶舱的承重梁受损是一种什么样的危险,那就是机毁人亡的可怕后果,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的心里无论如何也放不下这份责任,他曾要求王佳妮带队撤离,自己守值载人飞船的驾驶舱,但“指挥中心”的命令不可违抗。
离别时他依依不舍满含热泪的握着王佳妮的手说:
“佳妮……记住,不要冒太大的风险,撤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载人火箭可以再造,甚至CGGS-1都可以重建,但人死……则不能……复生。”
王佳妮何尝不知道这个危险,但严峻的形势容不得她多想,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握着杜于伟的手,也知道任何言语都不足以表达她的心情,她只能默默的点点头。
他们首先要穿好防护服,戴上氧气面罩,接着放空驾驶舱内的最后一点空气,使舱内与舱外的压力保持平衡,然后打开驾驶舱的舱门,舱门的左侧有一条安全绳,安全绳连接着到附近气密舱的舱盖位置,大约有150米距离,每艘载人飞船的距离都因位置的不同而不同,越靠近中心的距离越远。
出了舱门后他们从外面再次关上舱门,然后他们把安全扣扣在安全绳上,打开头盔上的照明灯,用双手交替着爬行,他们看到附近有更多的队员也像他们一样在安全绳上爬行。
在这样一个环境行走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因为这里的重力为零,与一个宇航员在太空的环境是一样的,在这里任何连接不牢的东西都会飞离地面,哪怕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1厘米,最终都会脱离“天堂号”南极零重力区飘向太空,成为太阳系内环绕太阳运行的卫星。
那时谁也救不了你。
可怕的是:他们是乘坐载人飞船来到“天堂号”南极零重力区的外侧啊!现在以这种方式返回到“天堂号”南极零重力区的内侧,无异是一种心理上巨大的挑战。
在载人飞船的驾驶舱时,南极零重力区这块平原像一座巨大无比的大山般压在他们心头,这种感觉产生心理上的压抑让他们难以呼吸。现在他们要把这一切旋转180度,把这里想象成一块一望无垠的广阔平原,平原的中心矗立着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钢铁森林,再上面就是璀璨的星空,星空随着拉格朗日L2点环绕着太阳以一种恒定的速度在庄严的运动。
所有队员都趴着用双手交替的爬行——没有人可以站立着行走,前30米还比较顺利,接着杜于伟的耳机中传来一个队员惊慌的呼叫声:
“快帮帮我,我的手没劲了。”
“怎么回事?”杜于伟问道,因为在太空中行走根本不需要用力。
“是16号队员的手臂痉挛抽搐了。”有人回答道。
“放松!放松!”杜于伟提醒道。这是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应激反应,个别人还会呼吸困难,甚至昏厥。
这时的他离后面的队员相隔10多米,没有办法进行回援,他命令后面的队员给16号简单的按摩,帮助其回复控制能力。
接着耳机中传来更多的呼叫:
“快来帮我啊!我要掉下去了。”
“救命啊!我喘不过气了……”
“啊!我的大腿抽筋了。”
……
由于他们都共享一个通讯频道,因此南极零重力区这个区域的任何一个人的声音都可以在其他人耳机中听到。
这样的求救声在耳机中久久不能平息,但没有人能帮得了他们,唯一正确的策略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选择好参照系,稳定情绪,继续前行。
好不容易经过了那段危机四伏的线路,然后他们依次进入到气密舱内。
接着他们发现,原先在舱壁上固定安全绳的铆点在“移星计划”中由于“天堂号”的剧烈振动而松动,甚至脱落,导致安全绳没有了支撑点而飘荡在空中。
唯一让他们安慰的就是助力器的电源还很充足,这样他们就不必依赖那些危险的安全绳到气密舱的内侧了,这段600米长的线路他们用了不到15分钟就走完了全程。
他们实在没有勇气再回头走那段令人恐惧的线路了。
根据计划,到达“天堂号”南极零重力区内侧的队员将分批、依次进入到气密舱傍的安全通道,然后等待“指挥中心”最后的指令。接着他们发现,自己的内衣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就湿透了。
决定“天堂号”最终命运的一刻马上就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