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群民激愤,公开审判,贪污了大明好几年的税收?(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最新章节。

所以,在洪武年间,被处死或者流放的贪官数量极其恐怖。

而这也说明,虽然大明的律法很严,但是贪官却还是屡禁不绝。

尤其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贪污更是十分严重。

只是,朱榑没想到的是,青州的这些官员竟然如此胆大包天,全部勾结在一起贪污了这么多。

“刚刚本王带着人抄了青州一众官员的府邸,你们猜怎么着?”

“那些官员的府邸一个个都堆满了金银财宝和各种财物,几乎没有一个官员是清白的。”

朱榑接着再次朗声道。

“既然父王派本王来青州就藩,以后这青州便是本王的封地,本王自然不允许这些贪官污吏再继续存在下去!”

“本王要还青州百姓一个朗朗乾坤的青天!”

“所以,今日本王就在这广场上,当着所有青州百姓的面来审判这些官员!”

朱榑继续朗声道。

“多谢齐王殿下!”

“齐王殿下圣明!”

……

广场上的那些百姓听了朱榑的这一番话后,一个个都忍不住再次对着朱榑跪拜下来,然后高呼起来,脸上更是充满了兴奋和激动的神色。

“好了,现在本王正式开始审判!”

朱榑再次朗声道。

广场的百姓顿时再次安静了下来。

“徐明,你来念,从那些官员府邸搜出来的财物数量!”

朱榑对着徐明淡淡地开口道。

“是,王爷!”

“青州原知府赵明德,共查出房屋商铺地契500间,田地两万亩,黄金五万两,白银三十万两,铜钱两百万文,绫罗绸缎一万匹,其他古董字画等财物若干,所有东西折合白银八千万两!”

徐明接着念了起来。

“哗,八,八千万两?”

“嘶,这,这么多?”

……

广场中的百姓和朱榑身旁的孙强、陆云峰等一众将士听了这个数字后,一个个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气。

别说他们了,就连朱榑看到这个恐怖的数字后,都忍不住心中一颤。

他可是知道,大明一年的税收折合白银,也才两三千万而已。

而仅仅一个青州知府这些年就贪污了整整八千万两。

这几乎是大明两三年的税收了。

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鱼肉青州百姓和搜刮商人,以及增加各种苛捐杂税而来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青州的百姓如此穷困潦倒。

而青州城的那些百姓一个个更是面黄肌瘦的,原来所有的财富都流进了这些贪官的府邸,简直是太可恶了。

就连赵明德听了这个数字后,自己也吓了一大跳。

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多年,竟然不知不觉已经贪污了这么多。

他知道,仅凭他这个数字,他这次恐怕是必死无疑了。

“继续!”

朱榑并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而是继续开口道。

“青州原同知李明博,共查出房屋商铺地契300间,田地一万三千亩,黄金三万两,白银十五两,铜钱一百五十万文,绫罗绸缎六万匹,其他古董字画等财物若干,所有东西折合白银六千万两!”

徐明继续念道。

“嘶,六,六千万两?”

广场中的众人不由再次倒吸了一口冷气。

“青州原通判,共查出房屋商铺地契两百间……”

徐明继续念着。

那一个个恐怖的数字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无以复加。

当然,他们这些财富都是折算过来的,而且也不仅仅是从青州城这一座城池贪污过来的,而是从整个青州府贪污来的。

仅仅一个青州城才多大,也不可能有这么多财富给他们贪污。

但是,青州府却是极大,领一州十三个县。

而知府更是青州府的长官,掌管了整个青州府的政务和税收等事务,自然能够从中谋取各种利益了。

这么多年累积下来,有如此恐怖的数字也不足为奇。

而且,很多都是商铺和良田、以及绫罗绸缎、古董字画等东西折算过来的,真正的黄金白银和铜钱却也并不算很多。

那些商铺和良田等东西,恐怕也都是他们通过强取豪夺得到了。

不过,即便如此,青州知府和同知,通判他们想要贪这么多财物,也不是易事。

整个青州府的百姓恐怕都被他们这些吸血鬼给吸干了不可。

朱榑也没想到,他原本只想清洗一下青州的官场,彻底掌控青州的政权,却没想到竟然查出了一窝这么大的贪官,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等到徐明念完之后,朱榑内心依旧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更是充满了愤怒。

“好,很好,我大明的国库一年税收也不过两三千万两白银,而你们这些青州知府、同知和通判,随便一个都能贪污好几年大明国库的税收。”

朱榑一脸冰冷地看着跪在广场高台上的青州知府赵明德和通判等官员道。

“按我大明律令,你们就算是死一万次都不够!”

“你们简直就是罪无可恕!”

“当受千刀万剐之刑!”

朱榑接着一脸杀意地开口道。

“现在本王宣判,青州原知府赵明德和通判等人,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罪无可赦,执行千刀万剐之刑,立刻现场执行!”

朱榑接着再次把目光投向广场中的那些百姓,然后一脸坚定地朗声道。

他的语气十分铿锵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味道。

身上更是透着无尽的杀意。

在朱榑看来,只是判死刑的话,简直是太便宜他们了。

必须千刀万剐,才能消青州百姓心中之恨。

“来人,行刑!”

朱榑接着冷冷地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