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茶叶贸易!(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最新章节。
因此第二天行程开启时候好几车粮物资留在村落同时将看押犯人的任务分配给随行越族女子完成.
郝强驱马来靠近,开玩笑道:"夜深路长,何不找个同伴?"
"呵...你以为我不知道这句出自哪里?"英公子轻轻捏起下巴思索状显然
笑容浮现在村长脸上,他说:“知道呢,那是我家小子,名叫仲龙。”
赶得真巧啊。仲龙?他应该还有一个哥哥叫伯云吧……扶苏点了点头,请村长带路去看看,想亲自了解曲辕犁和冬小麦在这一带推广的具体情况。
村长欣然答应后,带着扶子一群人穿过了村口的大门,跨出了土围墙,走向正在耕种的田野。
一个名为季川的年轻人跟了上来。
扶子回头瞄了他一眼,心里并没有在意,季川这名字听起来熟悉,好像是那个“千金一诺”的主角。
但历史上那位是楚人,不应当出现在这里,况且看他和村长的关系,不过是名字相同罢了。
沿着分隔每家田地的小径向东走了一段路程,他们最终到了目的地。
“阿翁!”正在使用曲辕犁耕地的男人回过头来打了个招呼,然后继续专注地耕地。
一个六七岁的光膀小男孩慢悠悠地牵着一头肌肉结实的黄牛走在前面。
因为长期暴露在日晒下的原因,无论大人小孩看起来都很黑,却显得非常精瘦。
听村长说,他们家老二多年前跟着将军蒙毅在北疆征战匈奴,幸运地砍杀了敌兵一人,因此被赐封为公士,所以不仅有眼前的百亩勋爵地,另外还有百亩份地。
不过那一百亩土地远在这边,由他的庶长帮忙打理。
扶子点点头没有言语。他明白公士只是军功体系中的第一级爵位。依照制度,公士除了百亩授地外,还可享有百亩勋爵地,一座占地九十平米左右的宅基地,及一名无偿役使的劳力庶男。
此刻他的脑海不断浮现出冯劫等人描述的画面,关于始皇帝安葬之日那天谈及的艰难民生。
眼前这块勋爵地共有百亩,按秦制计量法划分为长条状,每一长条称为一亩,宽一步长240步,一步约等于现在的1.38米。
每隔两亩用狭小的‘陌’道分割开来,与邻地以三步宽度的 ‘阡’区分清楚。
这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词语‘田间阡陌纵横’。
四块角落则堆有方正形标记的土丘叫做‘标识封土’,四周边围绕起一圈名为 ‘埒(liè)’ 的矮土墙环绕保护,确定界限明晰。
这些细节虽繁冗复杂,并非扶子所关心的重点。关键问题在于,秦国规定的一百亩地转换到现在面积仅约相当于现今三十亩大小,约计二万平方米,也就是一个十三份鸟巢体育场地块的大小。
这样的大片面积为何仍无法维生一家人?
---
扶子转向村长问道:“这么大的一块耕地,能收获多少粟粮吗?”
才几石?这位还真是不谙农业之事的纨绔子弟呐。心中小声感慨了一句后回答,“就算是水源充足肥沃的土地上好收成年份最多也只有十七八斗谷物,谈不上什么几石之数”。
靠水近的地方还这样?扶子心头沉闷不已。此处提及的一‘石’单位实际是以容量定义重量的单位。
据扶子推断换算,按照秦朝的标准,一石大概重31千克,那么一石半就是92斤,折换成如今亩均粮食产量大致仅为130斤每市亩。
摸须之间回忆过去敲键盘检索数据时的场景——
同样的条件下,在现代无化肥农药灌溉等科学种植手段支撑之前期自然施肥顶峰时期下,小米最高单产可达三百到四百斤!
目前的实际产出较未来仍然有很大差别……但是随着铁农具的改良应用普及有机肥料推广之后肯定能够实现进一步增产才是!心中电闪雷鸣之间深刻认识到了何为生产力三个概念词汇内涵本质意义所在!
若没有机械助力机械作业工具辅助支持,则古秦朝农民负担的劳动工作量将是今日人们的好多倍!
即便全家老少齐动手日夜不休辛苦劳作可能仍然食难果腹甚至还需要求助官库借贷交税!
可怜黎民百姓啊……想到这个成语忽然冒出脑际继而再次思考如何针对当前年代寻求合适的破局方法。
俗话说做商业最容易致富,那么是不是该大力发展商业经济呢?
但处在商品货币匮乏、大部分交易还是依靠实物互换为基础社会环境下普通人家哪来的闲钱买东西卖东西呀?
停一下!实物交换…
一个念头突然闪现!
茶叶贸易!
怎么能忘掉这个战略支柱产业呢!扶子咧嘴一笑仿佛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