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在天堂号内(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堂的伟大征程之烈焰征程》最新章节。
“是的,有些高标号的水泥就是这样做的。”
“我们工业园里还有很多之前留下来的细钢丝,把它们粉碎了加到B26里就可以了,但也要控制好不要粉碎的太小,这样强度就会降低,太粗又会影响喷头的流量。”陈瑞克提醒道。
“这个我知道,我马上叫人通知各区。”冯树雄信心大增,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种参杂工艺在建设“天堂号”的时候,在一些关键部位就采用过这项技术。比如在“天堂号”南、北极的零重力区,其目的就是在不增加厚度的情况下增加整体的强度,虽然在工程学上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技术,但这方面最难的技术与工艺上的贯通,特别在跨技术领域的时候,就更能显现出一个出色工程技术人员的素养与能力。
接着他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把这些直径32米,高16米,重达6吨的巨型火箭基座安全、快速的运输到“天堂号”南极零重力区的外侧平原。
“用锁扣固定在小列车的载物平台上。”亚历山大·波波罗夫提议道。他是来自于“莫斯科区”技术主管。
“天堂号”内的每个工业园都有输送三级载人火箭的专用小列车,这是为了维护三级载人火箭保持良好状态准备的。一般情况下的维护工作都在“天堂号”南、北极零重力区的隐蔽舱位内由工程技术人员检测、保养、维护。但三级载人火箭是一个涉及成千上万个零件的大型设备,涉及的工况也是成千上万种,大型零件的更换无法在狭小的隐蔽舱位内进行,因此必须运输至指定的工业园进行,专用的小列车就必不可少。
“那到气密舱那里怎么办?机械臂怎样才能解锁完成吊装呢?总不能带个人到上面解锁吧?那可是零重力区呢!那样太危险了。”另一个技术人员接话道。他叫何行其,是浙江宁波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长着一张着急的脸,头发稀疏,却是陈瑞克手下得力的干将,考虑问题细致周到,几乎从没遗漏。
“可以考虑用无线遥控装置来控制锁扣的开合,在机械臂完成锁合的时候用人工发射信号解锁。”波波罗夫说。
“这样很难完成配合,虽然操控机械臂是由AI完成的,但载人飞船的驾驶舱与基座的对接夹角很小,容易卡位,如果用人工手动纠正,但操控机械臂的人在飞船驾驶舱,而机械臂上的实时摄像头也有视觉盲区,配合失败的后果是严重的。”另一个人反驳道。他是来自于“圣保罗区”的技术主管,名叫罗伯特·桑托斯。
大家想象着:当一个直径32米,高16米,重达6吨的物体从8公里高的空中自由落下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景象,因此必须保证对接万无一失。
这个到还不是最难的,最令他们头疼的就是:怎么能够保证载人火箭的基座安全的通过气密舱。
气密舱是由两个同轴安装的直径为100米,长度为300米的旋转圆筒,两个圆筒中间对接部分处分别有一个直径为35米的偏心圆孔。当两个圆筒因旋转而使圆筒对接处的偏心孔重合时,气密舱为开通状态,当其中一个圆筒反向旋转180度而使圆筒顶端的偏心孔交叉时,气密舱为关闭状态。
在气密舱内只有两条贯通整条通道的轨道,最要命的是,这里的重力还不到地面的百分之一。
机械臂只能把载人火箭的基座输送到气密舱的20米深处,在这样一个光滑无任何可以依附的地方,要把直径32米,高16米物体安全的运输到外面的零重力区简直要比登天还难。
想到这里每个人都要抓狂了,危机已经迫在眉睫而他们却迟迟找不到解决方案,此时茶几上的水果与点心早就被他们吃得精光。
“也许我们不必单独运输。”一个一直沉默不语的中年男人扫了他们一眼说。
他是“柏林区”工业园的技术主管,叫弗里德里曼·克劳斯,蓄着一脸的络腮胡,穿着得体,一双锐利的眼睛,举手投足间风度翩然。关于他的经历外界却知之甚少,“天堂号”管理委员会公布在CGGS-1网上各区域技术主管的资料因各区域的要求而有所保留,但德国人的严谨与求实精神却是举世闻名。
看到大家不解的表情,克劳斯走到触摸屏前,用手快速的操作显示屏界面,把几个图像组合到一起,然后推到屏幕的中间。
大家看到载人火箭与基座连接到了一起。
弗莱泽看着他问道:“你是说装配后再运输?”
“把载人火箭从隐蔽舱位中移出来,用小列车拉到装配车间,让两者完成装配后再运输到南极零重力区?”波波罗夫带着奇怪的表情问。
同样疑问的还有桑托斯与陈瑞克,他们都觉得这样一个过程会浪费很多宝贵时间,会导致整个计划延误。
“NO!NO!”克劳斯摇摇头。
所有人都不可置信的看着他。
“就在南极零重力区完成装配。”克劳斯微笑着说。
“南极零重力区?”围在桌子前的人都不约而同的看着他,大家都在怀疑克劳斯的大脑是不是出问题了。
“是这样的。”克劳斯转身拿了一瓶水,然后左手手掌朝上在桌子上比划起来:“在载人火箭的基座完成制作后使其接口朝上用活动锁扣固定在小列车的载物平台上,然后运输到南极零重力区的内侧靠近隐蔽舱位的位置,接着操控机械臂把载人火箭从隐蔽舱位中移出,使其端部朝下与基座对接,同时完成活动锁扣的解锁,最后通过气密舱运输到外侧零重力区。”
说到这里他把左手的手掌合拢,包住水瓶顺势放在桌子上,然后看着大家一言不发。
现场一片沉默。
过了好一会,弗莱泽从桌子对面伸手握住了他的手,然后盯着克劳斯的眼睛说:
“祝贺你。”
这不仅仅是一次群体间智力的较量,更是一次为后续在职位、赋“分”等评估中提供有力支持的保证。
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那我们的膨胀螺栓怎么办?难道还是要人工运输到南极零重力区外侧?”桑托斯反问道。
大家都想象着特遣队的员工艰难的用绳索帮着膨胀螺栓,一个个进行在狭长的气密舱内的情景,这场景简直让人发疯。
现场再次安静下来。
固定基座的膨胀螺栓包括一个螺母,一根倒锥螺丝,开口的衬套,每一个的直径都在1.2米,高度达12米,重约300公斤,如何让360个螺栓安全的通过气密舱,同样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这时陈瑞克思索了一会后说: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我建议让膨胀螺栓安装在基座上后再去完成对接,这样省了一大堆麻烦,在外侧零重力区平原上安装也简单方便。”
“那‘移星计划’后这些膨胀螺旋怎么办?”桑托斯再次问道。
“在螺母切割后,就让它们直接融溶在原位上就好了。”陈瑞克大手一挥。这样融溶后的膨胀螺栓就与“天堂号”的南极平原成为一体,
现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此时,虽然每个人脸上都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表情,但大家心里都明白:真正的困难还远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