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配子月念七日(再进宰相府)(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最新章节。
郭凯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边是一片晾晒药材的架子和几个大药缸,再往后就是高高的院墙。“追!”他毫不犹豫地下令。
狩虎卫们立刻翻窗而出,朝着老人指的方向追去。院子里顿时乱作一团。
就在大部分狩虎卫被引开去追捕“跳窗逃跑”的裴煊时,这老掌柜却悄悄走到内堂一处不起眼的角落,搬开一个药柜,露出了后面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洞口。他朝洞口点了点头。
早已等候在密道口的裴煊,对老人抱拳示意,迅速钻了进去。洞口随即被药柜重新掩盖,不留一丝痕迹。
而院墙那边,追捕的狩虎卫很快发现上当了。除了几个被故意弄乱的药材架子,根本没有裴煊的影子。
“该死!中计了!”郭凯气得脸色铁青,他猛地追回了内堂,看向那受伤的掌柜,“老东西!裴煊到底去哪了?!”
老人一脸“无辜”:“郭……郭巡使,老朽真的不知啊!方才那情形,你也看到了……”
就在这时,前堂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打斗之声。原来是药王帮的伙计们,听到后院动静,以为有人来砸场子,抄起捣药杵、甚至还有人提着滚烫的药炉,和留在前院的几名狩虎卫“理论”起来,场面一度十分“热闹”。
郭凯看着眼前这混乱的局面,知道裴煊早已趁乱逃之夭夭。他恨恨地瞪了老人一眼,知道再留下去也问不出什么,反而可能把事情闹大。他咬牙切齿地低吼:“我们走!”
带着残余的手下,郭凯狼狈地离开了药王帮的这一处分堂。抓捕裴煊失败,还折损了几个人手,他回去如何向梁王交代?
而此时,裴煊已经通过密道,出现在了辅兴坊外的一处僻静民居。他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普通衣衫,迅速融入了夜色之中。摆脱了监视,他必须立刻行动。
他没有丝毫停歇,径直赶往了宰相张柬之的府邸。
张柬之府邸灯火通明。听闻裴煊深夜求见,这位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宰相亲自将他迎入了书房。
“从嘉深夜到访,所为何事?”张柬之看着裴煊风尘仆仆,略带狼狈的样子,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
裴煊不再隐瞒,将梁王如何逼迫自己,如何与济善道勾结,设局陷害,以及自己如何将计就计,签字画押,最终借药王帮脱身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当然,他隐去了济善道安吉成为工部虞候李茂的事情,如果针绝说的是真话,那么李茂很可能便是李唐王室之人,身份太过特殊,又成为济善道贼人,一旦身份暴露,搞不好会被扣上李唐王室谋逆的罪名,再掀起腥风血雨。
张柬之越听脸色越是凝重,眉头紧锁。当听到梁王意图栽赃太子谋反时,他猛地一拍桌子:“从嘉!你胆大包天!为了一己之私,竟不惜构陷储君,勾结妖人,祸乱朝纲!”
“张相息怒。”裴煊道,“梁王手中握有我签字画押的供状,必定会借此大做文章。眼下当务之急,是阻止他利用这份伪证混淆视听。”
张柬之点点头,神色严峻:“你说得对。梁王此举针对太子,显然是不想太子出现在大典之上!老夫绝不能坐视不理!”他站起身,目光坚定,“从嘉你暂且在此歇息,老夫这就进宫面圣,将此事原原本本奏明圣上!”
“有劳张相!”裴煊躬身行礼。他知道,张柬之是朝中少数几个敢于直言进谏,且深受圣人信任的重臣。由他出面,或许能暂时遏制住梁王的阴谋。
夜色深沉,皇宫大内,灯火通明。
张柬之紧急求见,圣人在偏殿召见了他。听完张柬之的禀报,圣人的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几乎在同时,梁王也得到了裴煊逃脱,出现在张柬之府邸的消息。他勃然大怒,立刻意识到裴煊是要鱼死网破。他不敢怠慢,连忙通过奉宸府的关系,将那份经过“修饰”,着重强调“裴煊主动交代太子罪行”的供状,连夜呈送到了圣人面前,并也紧急求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在寂静的深夜偏殿,上演了一场激烈的对峙。
张柬之痛陈梁王结党营私,构陷太子,包藏祸心。
梁王则手持“裴煊供状”,言辞凿凿,反指裴煊反复无常,与太子早有勾结,如今畏罪潜逃,张柬之受其蒙蔽。
两人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几乎要在大殿上动起手来。
御座之上,圣人面沉似水,听着两人的争吵,眉头紧锁。她看看一脸悲愤的张柬之,又看看“义正辞严”的梁王,最终目光落在那份“裴煊供状”上,眼神复杂难明。
良久,圣人猛地一拍御案:“够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圣人的声音带着疲惫,却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典在即,万邦来朝,此乃国之盛事,不容有失!你们一个是宗室亲王,一个是朝廷宰辅,却在此为了些捕风捉影之事,吵闹不休,成何体统?!”
他目光扫过二人:“裴煊之事,麟台之事,太子之事,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都给朕放下!梁王,管好你的人,莫再生事端!张相,你也回去,安抚好百官!大典之前,朕不想再听到任何不利于朝廷安稳的杂音!若因你们二人再生波澜,影响了大典,休怪朕不念旧情,严惩不贷!”
这番话,等于是各打五十大板,暂时将此事压了下来。
梁王和张柬之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敢违逆圣意,只能躬身领旨。
两人退出大殿,在宫门口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未尽的寒意和争斗。
圣人选择了暂时的稳定,但这并不代表风波平息。梁王手握“供状”,随时可以发难,眼下当务之急,便是保证大典顺利进行,只要太子代替圣人在万邦使臣见证下完成祈天大典,太子储君之位便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