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配子月念六日(血洗麟台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最新章节。
李世杰跟随那骑兵一路走到了被烧榻的麟台前。
只见麟台之内,火焰肆虐后的废墟中,众人以单板抬出一具焦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诡异的肉香,令人作呕。
澹烟呆立焦尸之前,掌心紧握一枚平安符,眼中光华尽失,面色惨淡如纸。
李世杰缓步而至,澹烟仅微微转动眼眸,神色木然。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宴安死了,而且死得如此凄惨,十分惨烈。她还想着将平安符还给他,还想着说等他将老娘从乡下接来长安,她带着他娘去逛一逛繁华的长安城,去看一看重修后的大雁塔。
可没想到,一切都没了。
李世杰的目光扫过宴安焦黑的脸,又看向旁边的澹烟。
他蹲下来,检查了宴安的尸体,只瞧他身上有着几处致命伤口,不过李世杰从宴安身上拔下来一枚弩箭,目光全然变了。
这不是城里地下帮派势力里流传的劣质劲弩,而是堪比玉山营士兵配备的强弩,这种强弩只有军中才有,出自军械监之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伙外闯进来的贼人,如何能配有这种武器?
这个问题很值得让他深思。
而且更让他想到了一个词:“朝争。”
三日后祈天大典,万国使臣都会出席,这个时候圣皇让太子代替祈天,意味着什么?
储君之位即定,同时也意味着神奇重归李唐。
那么武氏子弟焉能罢休?尤其是梁王,又怎能甘心?
在这个关键时刻,长安城里混进了一伙贼子,而且手中配备如此武器,意欲何为啊?
李世杰对巡疗司中那些冷酷无情的官吏素来无感,然而目睹他们如今的凄惨景象,一时之间,言语竟凝噎于喉。他转而望向一侧的澹烟,径直抛出了心中的疑问:
“澹烟姑娘,依你之见,济善道的贼人夜袭司所,乃是因司丞吴嗣变节所致?”
良久,一阵微弱至极的嗓音才缓缓响起:“是……我亲眼目睹了吴嗣司丞与济善道贼人的勾连,他也亲口招认。”
李世杰心头一紧。
心中依旧疑虑重重,如此精准且狠辣的袭击,绝非单凭一伙外贼所能企及,必有内奸里通外合。
“那吴嗣此刻身在何方?”李世杰急切追问。
澹烟阖上双眸,轻轻摇了摇头。
李世杰见状,只好无奈作罢,敷衍了几句宽慰之辞。
此时,澹烟再度启唇:“李将军,我们或许从一开始就错了,我们就不该追查这伙贼人?”
“哦?”李世杰不禁一愣。
“如果不是我们一直步步紧逼,追查他们,他们也不会袭击麟台,这样大家都不会有事,宰相是对的,他说大典前要的是绝对的安静,追查这伙贼人反而会出事……”
澹烟仰望苍穹,喃喃自语,两行清泪悄然滑落脸颊。
周遭众人皆默不作声。
澹烟默默蹲下身子,以一方汗巾轻轻擦拭宴安被烧得炭黑的脸庞。
她与宴安相识不过七日,对其过往更是一无所知,但在患坊前,宴安奋勇杀敌的身影,却深深镌刻于她心间。
澹烟的目光中,满是深切的哀痛。
李世杰挺身而起,摇了摇头,为宴安感到可惜,这样一位英勇的士兵,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憋屈的死在了此处。
恰在此时,一道声音自背后响起:“将军,我们发现了狩虎监司丞吴嗣的尸体!”
这个话遗传来,不仅是李世杰变了脸色,澹烟更是不敢置信。
“不可能,吴嗣那个叛徒分明跟贼子是一伙的,他怎么会死!”
李世杰目光一沉,心中反而起了疑虑。
眼前这位宰相府的女医身份来历尚未被确实,巡疗司今夜的惊变,都是她的一面之词,甚至司丞吴嗣是否真的叛变,也有待追查。
如果吴嗣真的与贼人一伙,那他为何又会独自身死懿德寺内?
“去看看!”李世杰转身便要跟身后的卫兵走,他瞧了一眼一动未动的澹烟,“澹烟姑娘也跟着一起来认一认吧!”
澹烟这才惊醒过来,跟在李世杰的身后,朝着发现吴嗣尸体的地方走去。
发现吴嗣尸体的地方,是麟台后通往角门的小路。这里种植了不少桃树,眼看冬至将近,又下起了雨,这些枯树上的雨珠都结了冰晶,在夜里看上去亮晶晶的。
两名玉山营的士兵就守在发现尸体的外面,李世杰走过去挥手赶开卫兵,走进桃树林。只瞧一名身着绿色官袍的年轻男子,正躺在桃树小径内,他整个人侧着倒在地上,夜色里那半头花白的头发格外的醒目。
李世杰靠近吴嗣的尸体,在看到他正脸的刹那间,瞳孔猛然收缩,整个人仿佛被定格在原地,动弹不得。
吴嗣的身躯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扭曲着,面朝内侧,蜷曲成一团。他的脖颈处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痕,显然是被人一刀割断了咽喉,地上的血迹已经干涸,显然死去有些时间了。
是谁杀死了吴嗣?
是济善道的贼子们内讧,还是司令裴煊下手锄奸?
李世杰没有查看吴嗣的尸体,而是望向了这条小路通往的角门,角门那里是一条地下暗渠,暗渠的水门此刻已经被人破坏掉了。
说明这伙贼子很可能是通过暗渠潜入的懿德寺。
这一发现,如同火花般点燃了他心中的猜疑。
这些匪类夜袭巡疗司,掳走了裴煊,可从懿德寺的种种迹象来看,却不似复仇救人这般简单,而是有着明确的目地。
巡疗司有掌州境巡疗之责,如果只是一般的稽查司所衙门,对方不必如此大动干戈,正是因为巡疗司实则是圣皇监察天下的利器,是酷吏复燃的象征,才如此让两京官员胆战心惊。
毕竟十七年前,来俊臣,丘神绩一干酷吏所作为所,犹在眼前。
李世杰恍然大悟,心中涌起一股寒意,铠甲内衬瞬间被冷汗浸湿。
这伙贼子拔掉了巡疗司,很可能是有更重要的目标,在长安城中如此大的目标,只有三日后的祈天大典!
难不成那伙贼人想在大典上动手?
想到此处,他再无片刻犹豫,匆匆离开现场。
门外混乱依旧。
大火肆虐,丝毫未见熄灭之势。
延寿坊里除了里卫跟武侯铺,连京兆府的不良人以及巡城司的兵马都来了,混杂其间,这些个人各自为政,大呼小叫,想要短时间灭掉懿德寺的大火,怕是堪忧了。
“左巡使郭凯今夜偏偏调走了麟台内的大部分防守力量……这绝非偶然。”李世杰心中暗自思量。
然而,无论是梁王、宰相还是太子,任何一方势力都不是他这小小玉山营守将所能撼动的。他深知,自己绝不能卷入这场旋涡之中,无论巡疗司的背后站着的是太子还是宰相。
就在这时,一个绝妙的主意在他脑海中闪现。
他迅速招来一名骑兵,当场挥毫泼墨,写下一封简短的信件,命其即刻送往中书省。信中寥寥数语,却掷地有声:“巡疗司突遭兵祸,亟待救援。”
李世杰毅然决然,决定将眼前的棘手困境,轻轻推至那高高在上的宰相手中。至于这眼前的乱象,就让它继续乱着吧。
他立马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在近卫的搀扶下骑上了马,以巡城重任为由,调走了大部分玉山营士兵,留下一部分参与灭火,旋即头也不回的踏入了夜色之中,直冲向了朱雀门,远离这个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