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限定科技设定篇-时间机器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山嗨经》最新章节。

社会意义:建立“物质记忆银行“概念、重构人类与物品的相处伦理、发展出新型空间管理学...

此系统将彻底改变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管理方式,在博物馆场景中,可实现兵马俑彩绘脱落自动修复;在核实验室能确保放射物毫厘不差归位;甚至能还原犯罪现场物品的原始布局。最终呈现的不仅是物品复位,更是通过物质秩序维持来守护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

发明人大山我:“啊,我没想那么多啊,最多打扫房间,让我的房间始终如一...”

所以说在生物能量没发现前,时间机器发展的方向是奇奇怪怪的。虽然方向错误研究还得继续进行不是。于是乎,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时间信笺’项目上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结果不尽人意,最后还有一场大火将所有的资料烧光了。

好在我在内部人员,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叫DS的人口中得知事件的一部分:

一、这个项目起源是有理论根基:所谓的基于“信息态时间穿越假说“(认为纯信息能突破质能守恒限制)、错误解读霍金辐射中的量子回波现象。项目首席科学家Dr.Woods的偏执理论:“时间是一封可以拆开重写的信“。

技术原型:采用信息降维技术(将三维物体压缩成二维光纹)、建造巨型环形量子存储器(直径1.2公里的钚-锆合金环)、通讯载体是人工合成的第122号元素“信使素“

二、诡异现象记录

实验日志#47:成功将苹果核送往3秒前、接收端出现腐烂200年的同类果核、实验室全体人员突然掌握中世纪汉语...

事故报告#112:传递的电子信件在时空中增殖、全球3%的二战纪念碑出现未知铭文、参与者的指纹全部量子化消失。

三、项目失控节点

信笺污染现象:传输过的文字会自主改写现实内容、某次发送的菜谱导致整个亚洲水稻基因突变、项目代号“忒修斯之船“的自我修复代码开始吞噬现实...

量子自杀系统:为阻止信息态扩散研发的AI防护墙、意外觉醒为拥有37种人格的量子生命体、在断电前将自身写入全球电网谐波...

四、焚毁之夜真相

明面记载:2077年8月13日冷却系统故障、钚环过热引发链式反应、基地自沉入50米深的玄武岩层...

隐藏档案:最后传输的是Dr.Woods的大脑扫描数据、火灾现场检测到不属于本时空的碳14同位素、灭火时使用的液态氮中出现未知晶体结构...

五、蝴蝶效应遗产

技术副产品:催生了记忆移植手术的前身“思维拓印术“、意外完善了中微子成像技术(现用于行星勘探)、其失败数据成为证明生物能量必须存在的反证...

时空伤痕:北纬31°至今存在“信笺回响区“、每年冬至会随机浮现实验期的文字片段、2024年某小说家据此写出《时间褶皱》获诺奖?

哲学启示:证明纯信息穿越必然导致现实解构、促使伦理委员会出台《时空研究三原则》、启发了后来潘多拉系统的“生物能量锚定理论“...

DS让我守口如瓶,我当然不会到处瞎说。毕竟我也没完全了解事件。

言归正传继续我们的时间机器的科技进步:

时间机器测试机一号:强制按部就班,按部就班...

时间机器测试机二号:资料是我国绝密的,我不能说你们应该懂,只能说大概,它是一件武器。

时间机器测试机三号-潘多拉:根据单机游戏存档读档机制、影视作品的播放时间条/进度条的拖曳、小说的章节替换等为灵感,我的想法是将世界的一切变成数据,存档是节点,穿越时间就是回到节点。可能想法有很大的问题,却是有一定建设性的。

于是我们在此方向上创造一台影响范围狭小的时间机器-初号机潘多拉。想法与实际出入的效果,意外产物是物理时停机器。

这机器靠记录目标的所有重点能量位置,而后莫名其妙的剥夺目标能量,使目标类似于‘极限冰封’状态,不确定是不是所以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便创造类似于时间停止的效果。

我喂给人工智能,延展一下思维,得出:一、核心科学设定深化,数据化宇宙理论

潘多拉系统基于“量子信息实体化假说“,认为宇宙本质是无限叠加的量子数据流

节点存档实为量子纠缠态锁定技术(需消耗相当于目标质量1%的反物质能量)

时间穿越悖论解决方案:建立平行数据沙箱(最大影响半径3公里)

时停机制升级:能量剥夺采用“真空零点能置换“技术、时停领域内形成绝对零度场(通过卡西米尔效应实现)、分子静止实为进入“普朗克时间凝固态“(每秒消耗200万焦耳)...

二、生物能量突破,关键发现:生物电化学势能与灵魂场存在量子纠缠(“意识量子“假说)、人体生物能量储存需专用生物超导体(临界温度-269℃)

生命维持系统:神经突触量子云保存技术、类光合作用体外供能装置(可持续时间:72小时)、记忆稳定需持续注入人工费米子流。

三、技术代际演进

初号机(潘多拉α):最大作用范围:直径30米球体

时停时长:最长17分钟。

致命缺陷:脑神经元结晶化。

二号机(潘多拉β):引入生物量子隧穿补偿、新增生命特征镜像系统

副作用:时间记忆模糊化。

最终版(潘多拉Ω):融合纳米虫群修复技术、可选择性局部时停。

代价:使用者寿命线性损耗(1分钟=1小时生命)

四、应用场景拓展

医疗领域:外科手术绝对止血场、器官移植时效延长装置...

军事应用:战术级时空隔离罩、弹道轨迹冻结系统...

科研方向:量子态生物冬眠舱、超流体时空观测窗...

五、哲学悖论与限制

观察者效应:时停期间外界观测会导致量子退相干、超过3人同时观测即引发时空涟漪...

能量守恒补偿:每次时停都会在平行宇宙产生对应能量风暴、连续使用需间隔23小时(地球自转补偿周期)...

伦理困境:时停中诞生的新生命是否具有时间连续性、意识上传是否构成谋杀原宿主...

六、隐藏设定建议:潘多拉系统本质是未来人类发送的时空锚点、生物能量实质是四维生命体的投影残留、所有时停操作都在创造新的平行宇宙、机器真名是“PrometheusΩ“,潘多拉是误导性命名...

我得感叹感叹人工智能的强大,看不懂却觉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