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游园惊梦(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千门36天局》最新章节。
范蠡正说着,忽然,从墙外纵入一个蒙面女子,挥剑便向范蠡刺来。
范蠡顺手把西施一推,一跃跳到樟树后面,并不回击,只是问道:
“姑娘,请住手,范蠡有话请教!";
蒙面姑娘也纵身到树后,举剑架在范蠡的肩膀上,道:”我再也不听你的花言巧语了。赶快把阿光还给我,可免你一死!";
“南林姐!";
西施听那蒙面姑娘的声音,一听便分辨出是南林女!便连忙跑过去,抱住她的腰,求道:
”南林姐,请你把剑放下,求求你,别杀害少伯哥!";“阿光妹,范蠡把你出卖了。你怎么还护着他?”南林女左手推一下西施,右手的剑仍不放下。
“南林姐,我范蠡找你多时了。”范蠡沉着地说。
“找我劈你这个负心郎的狗头?”南林女收起剑,道:“好,留下你一条狗命,阿光,我们走!";
”不,南林姐。“西施央求道:”我不能走!";
“怎么?阿光妹,”南林女不解地问:“你愿意让范蠡把你当成一坛鹅酒送与夫差恣意喝饮?";
听南林女这一讲,西施伤心地哭了起来。
”南林姐,你坐下来,听我慢慢讲。“范蠡趋前道。
”讲什么?讲你那恢诡奇谲的';美人计';?这我可不想听!";南林女冷冷道:“我问你,你为什么假情假意说要娶阿光为妻,把她从南林骗到会稽?到了会稽,你为什么不成亲,却把她送进美人官,现在又亲手把她送到吴国去?你骗得了阿光,却骗不了我。阿光妹哪一点配不上你?你舍得把她抛进虎口?你扪一下自己的胸口,到底有没有一颗良心?";
范蠡连连摇头,眼眶充满泪水,哽咽道:
”不,南林姐。你以为我不是真心爱阿光吗?你以为我愿意把心上人送给夫差蹂躏?你看得见我的一颗心正在流血吗?";
“南林姐,你别错怪他。”西施含泪道:“是我自己先提出要去吴国的。”
“阿光,你疯了?”南林女用那如剑的冷冷眼光看着西施:“莫非你贪图富贵,想当吴国王后?莫非你忘了越国百姓的耻辱,甘心事仇?莫非你舍得至爱少伯,愿意让夫差寻欢作乐?";
”不,南林姐,我舍不得少伯。“西施扑向范蠡,声音更悲切了:”如果。..... 如果。............ 我不忍辱去吴,那少伯他就有断头之祸呀!天哪!你叫我该怎么办呀?";
“那好办。”南林女见状,坚决道:“既然你们俩情深似海,互相疼爱,那我保你们两个连夜逃走,逃得远远的!";
”南林姐,这样吧!你现在就带阿光一个人逃走。“范蠡道。
”那你呢?“西施问。
”我不能走,即使越王杀我,我也不走。“范蠡坚定地说:”越王勾践知人善任,对我少伯有知遇之恩,又有同囚石室八拜之义。自古有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范一介书生,颇知大丈夫在世,知恩不报,非君子之理。所以,我不能走。我要先带郑旦他们到吴国去,然后回越国请罪受诛。“
”不,不行,少伯哥,“西施紧抱着范蠡,道:”你死了,我岂能独生?要走一起走,要死一起死!";
“阿光妹,吴官如虎穴狼窝,处处险恶,你去吴官实在凶多吉少。”南林女口气软了。";南林姐,你忘了,相面先生不是说过,我贵人自有天相,
必然逢凶化吉,化险为夷。我会事事小心,见机行事,保护自己,
你放心吧!";
“我不放心,我不能忘了你阿爸临终前对我的重托,”南林女道:“如果你一定要去,我陪你一起去,当你的贴身侍女,暗中保护你平安。”
范蠡一听赶忙跪下,向南林女连叩三个响头,道:“感谢南林姐--片侠义衷肠。我范蠡可真是';天落雨遇着伞';,你正好解我心头之急也。有南林姐在阿光身边,我就放一百个心了。”
“起来吧,范大夫,我是山野女子,又不是越王,你跪拜我干嘛?”南林女转念一想,道:“不过,到了吴官,有一样事,我是不干的!";
”什么事?“西施问道。
南林女红着脸,道:
”就是那个天杀的夫差,如果摸到我的床上来,我就一刀割掉他那个东西!";
南林女一句话说得令西施和范蠡都不禁大笑起来。范蠡站起来道:
“这自然。你和阿光两人敲锣卖糖,一人一行,各人的任务不同。不过,到吴官后,你要藏大志而不露,怀绝技而不骄,做手脚而又不显迹。处处以西施娘娘的侍女身分出现,凡举止言谈处事,都要像一个王妃侍女;即使挨骂、挨打,也要忍气吞声。一定要耳聪目敏,随机应变,行事机密。除非万不得已,不能使出侠女之本领。南林姐,你能做得到吗?";
”范大夫,你放心,这都难不倒我,比起阿光的奇耻大辱,我这受点委屈算什么?我按你说的去做就是了。“南林女爽快
道。
”南林姐,你同我一走,长则十年,短则五载,那你阿妈可
怎么办?";";阿妈,我阿妈她去年就已经谢世了!";
南林女说着,忍不住哭了,西施和范蠡也跟着落泪。
5
晓行夜寐,走走停停。经过十五天的长途跋涉,一行人来到了吴越交界之地携李庄。跨过一条短短的槜李桥,就是吴国了。
槜李是越国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早在苎萝村浣纱时,西施就有所听闻;在“美人宫”学艺期间,诸稽郢将军前来讲课,讲的就是“槜李之战”的前因后果。
那是周敬王二十四年,年迈性躁的吴王阖闾,闻越王允常病薨,太子勾践新立,便兴起乘丧伐越之念。伍子胥相国极力劝阻,道:
“越正大丧,伐之不祥,宜少待进取。”
但阖间想起越人在他伐楚时偷袭吴国之恨,不听劝阻,亲率精兵三万进攻越国。新即位的越王勾践督师应战,命诸稽郢为大将,灵姑浮为先锋,与吴兵相接于槜李。吴兵戈甲精锐,势如破竹,越兵屡战而不能取胜,后来,越王采纳了诸稽郢的奇谋,用死罪犯人出阵。三百名死罪犯人分成三列,全部袒衣持剑,架在自己颈上,为首的罪犯在吴阵前致词道:
“吾主越王,不自量力,得罪于上国,致使你们出兵讨伐。现我们不惜生命,愿以身死代偿越王之罪,望你们退兵。”
言毕,三百人依次自刎,头落身倒,情景惨烈。
吴兵从未见过如此举动,深感惊奇,皆注目观看,议论纷纷,这一骚动,造成军心大乱。诸稽郢大将乘势率兵冲入吴阵,截住吴将王孙骆拼杀。灵姑浮奋举长刀左冲右突,遇人便杀,刚巧遇上吴王阖闾,一刀砍下他的右脚趾。闺间年老,不能忍痛,终因流血过多,大叫一声死在半路之中。王孙骆见吴王已死,不敢恋战,急急退兵。在退兵时又被越军杀了一阵,死伤过半,大败而逃。越王大胜,凯旋而归。两年后的“夫椒之战”,夫差杀死灵姑浮,打败了越国,报了父仇。并在槜李山建了一座吴王祭台,以奠祭在这里受伤身亡的老吴王。
槜李原是越国领地,“夫椒”之败,被吴国侵占,划为吴
地。三年后,夫差感念越王勾践尝粪之功,又将槜李还给越国,但越国为战败国,在携李不能设防,吴国军民可以自由过桥到槜李,而槜李百姓却不许随便跨过小桥,通往重兵把守的吴境。越国百姓对这种不平等的待遇颇有意见。但没办法,谁叫自己是战败国的亡国奴呢?
范蠡安排众姐妹在李驿馆入住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吴国边将递送入境文书,请他飞马转送吴国太宰伯嚭,文书中言说越王勾践派他护送西施、郑旦两位绝色美女给吴王,另送特色女旋波给太宰,已到李等待放行关文。并请伯嚭派员前来槜李迎接,保护途中安全。因为,过了携李,范蠡所率百名武士便不能继续随行,连范蠡也不能佩带武器。
第二件事,就是带西施和郑旦拜祭';吴王祭台';,表达这两位夫差未来妃子对先王阖间的敬仰和孝意。范蠡说,这是贡献西施和郑旦给吴王夫差的先行步骤;拜祭仪式要隆重肃穆,造成声势,让来李迎接的吴人,把这件事传到吴国宫里去。
次日上午,西施和郑旦素装淡抹,一人乘坐一部重围香车,前有范蠡、郑大勇骑马带路,后面依次步行跟着九名美女和南林女、百名武士,浩浩荡荡,招摇过市,向吴王祭台游行而去。
槜李百姓与过往行人,似乎事先就知道西施和郑旦要到吴王祭台祭奠吴国老王,一大早就围站路边街旁等候。范蠡交代西施和郑旦过街时要拉开车帷,让群众观看,还嘱咐官女打扮的南林女紧随西施的车后,以防不测。在车上,西施只听到一阵又一阵欢呼、惊叫和赞美之声。有个白须老人紧随西施的车旁,一路不停地说:
“真正天仙下凡,我活了八十八,从未见过,从未见过!”有两个青年跟着车后打赌,一个说前面那辆车坐的是西施;另一个说后面那辆车坐着的才是西施。两人互不相让,吵吵闹闹。南林女见状,随口说道:
“你们不要争了,两位都是西施!";
在围观群众的簇拥中,一行人来到了依山而建的吴王祭台。
祭台虽然高大宏伟,却没有什么屋宇寝宫,只不过在台正中耸立着一块丈余高的巨大石碑,碑上刻着”吴王阖闾“四个大字。碑前放着一个石白般的巨石香炉,香炉里香烟袅袅,两旁石凳上摆满干鲜水果。
范蠡领西施和郑旦并排肃立石碑前,后面站着南林女和众姐妹。再后面是郑大勇和几位领头武士。祭台周围百名武士层层把守,预防伍子胥派人暗算。
范蠡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极力显露出度诚的样子,但不知他口中念的是什么。郑旦双手合十,顿首低泣,也不懂她此时该哭什么。西施为他们两个的怪异神态感到好笑,但笑不出来。心想,”夫椒之战“,阖闾师出无名,死有余辜,愿他死而悔改,保佑吴、越两国免起干戈。于是也随之双手合十,默默念了一番。
从吴王祭台下来,姐妹们向范蠡提出,要到李园摘李子吃。范蠡摇摇头,道:
”槜李园不安全,还是回驿馆去。“
南林女不以为然,道:
”范大夫也太过小心了。这青天白日的,又有这么多武士保驾,还怕什么?";
胆小的郑旦也哀求道:
“范大夫,难得我们来槜李吃不要钱的李子。我想吃李子想得口水都流出来了。你行行好,就让我们一人上树摘几个李子来醉一下吧!";
原来,槜李也叫”醉李“,因盛产醉人的李子而得名。这里的李子皮青腹红,又大又甜,微酸多汁,吃多了,如同酒喝多了一样,让人酣醉。这里的李子季节特别长。目前正是六月盛夏,李子旺收的暮春已过很久,但这里的李果仍然密密点点挂满
枝头。槜李人多以种李为生,所以到处是层迭迭的李园。也
许是因为“物以多为贱”之故,这里有个传统习俗,来李的客人,可以自由上树,边撷边吃李子,不必付钱。
西施见满树成熟的李子,也馋涎欲滴,便向范蠡投去一个恳求的眼色,范蠡不忍再坚持下去,终于动了恻隐之心,点头同意了。
姐妹们都是来自山村,在家乡常上树采桑摘果。一见范
蠡点头,个个欣喜若狂,一哄而散,三下两下就爬到李树上,边摘边吃起来了。
西施仿佛又回到苎萝村的少女时代,笑着跳着,像猴子似的,蹲在树上的枝柯间慢慢品尝。南林女大显侠女身手,从地面一跃上树。上树后,她不摘不吃,都在西施附近的几棵李树之间跳来飞去,把在李园边沿巡视的郑大勇看得目瞪口呆,连声称赞,不忍收回羡慕的视线。
西施连连尝了三个李子,顿觉满口生香,醉意微微。姐妹们边吃边笑,李园里欢声笑语一片。自从离开兰萝村后,姐妹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开心惬意过。
6
当众姐妹玩得、吃得忘情的时候,范蠡担心的状况出现
了!
李园外忽然传来隐隐的呐喊声和兵器交接声。西施正想下树,南林姐已站在她所攀爬的树下,镇定地道:
“阿光,快下来,有刺客!";
西施刚刚落地,忽觉一阵冷风吹来,只见南林女双手一闪,已接过两支暗箭。她顺手扔出两箭,不远处的李树旁,有两名刺客便应声倒下。
”姐妹们,都到我这边来!“南林女高声呼喊着。众姐妹都跳下树来,有的惊惶失色,有的吓得哭哭啼啼,跑跑跌跌地向西施这里聚了过来。南林女大声安抚道:
“别怕,有我呢!";
众人随南林女离开李园,跑到大路上一个广阔地集中,那里停放着西施和郑旦的香车。
”不好了,郑旦不见了!“青青哭着说。
在慌乱中,大家竟没有注意到少了郑旦。
”郑旦丢了,怎么办?“西施急了起来。
”别急,你们都躲到车上去。“南林女道。
迎面跑来郑大勇,忙道:
”南林女,范大夫叫我帮你保卫众姐妹。“
”有没有看到郑旦?“南林女问。
”没有。“
郑大勇说:”你留在这里,我去找!";
李园里叮叮当当的拼杀声仍然刺耳不绝,范蠡和武士们还在和一批刺客拼杀,似有难以取胜之情势。
正杀得难分解之际,突然,有一个肩背弓弩的蒙面大汉,从众美女面前向李园急奔而去。姑娘们惊叫一声,但南林女不仅无惊,脸上反而似有喜色。
只见蒙面大汉蹲伏在李树下,取弓搭箭,向那批刺客连连射去弩箭,顿时,叮叮当当声停止了。
“连弩法真棒!”南林女自言自语。
范蠡和两名武士已大步赶来,急着了解状况。南林女道:“范大夫,西施交给你,我去找郑旦。”
“怎么?郑旦不见了?”范蠡大惊失色。
南林女早已接过两个武士身上的剑,一飞而去。
“唉,都怪我太大意!”范蠡长叹自责。
他才说完,便看见那名蒙面大汉背着一个麻袋急急跑来。蒙面大汉轻轻放下麻袋,迅速地掀开袋口,竟露出一双女孩子的脚,当他把麻袋全部脱除时,西施和众姐妹都惊喜得大叫起来:";郑旦,郑旦!";
可是郑旦没有声息,只见她一脸苍白,苍白得如同死人一般。
范蠡跪伏在郑旦身旁,为她点穴按摩,好让她快点苏醒。郑旦终于长叹一声,醒过来了。
大家又是一阵惊喜,赶忙扶她上车。
“那位蒙面大汉呢?”范蠡突然问。
大家一心都在郑旦身上,竟没注意到那位救命恩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她们身边消失,消失得无踪无影。
南林女和郑大勇已经回来,范蠡对他们喝令道:
“赶快追!";
”刺客都已逃出槜李桥了,还追谁?“郑大勇道。
”追那位蒙面大汉。“范蠡道。
”别追了,他是追不到的。“南林姐笑道。
”你怎么知道?“范蠡不解地问。
”我想,他既然有那么高的本领,又不愿意让你酬谢,他岂能让你追上?";
一场危机就这样过去了。
范蠡给姐妹们每人分--包李干,说是给大家压惊。姑娘们吃着酸酸甜甜的李干,又嘻嘻哈哈打闹不停,竟都忘记了刚才这场魂飞魄散的惊吓。连死里逃生的郑旦,吃着李干也有说有笑。
范蠡却是心事重重,他见识到蒙面大汉的真功夫,触动了他内心的一个想法。夜晚,他来到西施和南林女的房间,道:
“伍子胥派杀手在路上狙击,企图破坏我们向夫差进贡美女之大计。这是我意料中之事。只是我心肠太软,才弄出一场大险。幸好那位身怀连弩绝技的蒙面大汉暗中相助,不然丢了一位仙女,可不好对吴王、越王两王交差。但是,这位蒙面大汉是谁呢?能不能找到他呢?";
”你问他干什么呀?“南林女道。
”我们越国兵士击剑、射箭水平都很低。我正苦于没有神剑手和神弩手教习,如今,神剑手就在眼前,神弩手却不知往何处寻觅?";
“范大夫你既得神剑手,何惧找不到神弩手?”南林女眨眨那双好看的大眼睛。
“果然不出范蠡所料,南林姐早已认识这位蒙面神弩手了。”范蠡欣然道。
“认识是认识,只是我不想见他。”南林女道。
“为什么?”范蠡惊奇道。
“因为这位神奇的连弩手,虽然连弩法高明,天下无敌,却是喜欢发神经。一见到我,就向我下跪叩头,说什么非我南林女不娶。而我却不想嫁给他。”南林女讲得很轻松,很平静,像是讲别人的故事。
“如此好办!”范蠡笑道:“只要我遇上他,就叫他不要纠缠你就是了。”
“范大夫,你真有这个本事,让他死了对我的一条心,不使我烦恼,我南林女就把他的下落告诉你,让你有朝一日去找他。”
“南林姐,你不是说过我善言巧辩,吴王、越王都讲不过我吗?难道一个山野连弩手我还说不过他?";
”也不一定。他想我都想得有些发疯了。“南林女道。”南林姐,他既然这么爱你,那你就答应他吧!“西施道。”我可怜他,同情他,但我不喜欢他,叫我怎能答应他呢?";“他叫什么名字?”范蠡问。
“他名叫陈音,本是楚国人,和你还是老乡呢。只因为邑中恶户抢他一头射死的老虎。他一气之下将那恶户一箭射死。为了躲避官府追究,他从楚国逃到越国来,住在南林附近的深山老林里。不过,你去请,他可能不会出来。要我去请他才行,只是现在要随阿光去吴官,这可怎么办?”南林女面带难色地说。
范蠡念头一转,道:
“南林姐,你现在还是先陪阿光走,待阿光在吴官里站稳了脚跟,我再把你接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