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起兵造反(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汉光武帝传奇》最新章节。
刘秀回到家乡便又重操旧业一边种地一边和哥哥们的商队宛城新野四处跑做买卖。
蔡阳和宛城新野相隔不算远,但是因为气候问题,宛城新野种植的农作物是麦子,蔡阳种的是大米。蔡阳周边有高山,新野和宛城一马平川。
以前刘家商队只是把打猎所获得猎物运送到新野卖,后来业务扩大化,刘演把自己家乡的大米等土特产运送到新野及宛城,然后又把新野宛城那边的土特产带到蔡阳,这样就能来回都不放空二边挣差价。
刘家商队的实力强,周边占山为王的土匪们跟他们较量过,打不过刘家商队。占山为王的土匪之所以会抢劫过路商贩也是为了活命,只要不是杀人放火无恶不做的人,刘演都不会赶尽杀绝,有道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就这样一来二去,刘演和他们处成朋友,每次路过都会在土匪窝里歇息落脚。刘演为人豪爽,不愿意占他人便宜。每次落脚的时候都会给点好处给他们,带着他们一起做买卖。
经商多年,刘演和宛城的李通几兄弟成了非常铁的合作伙伴。刘演运送到宛城的货物都由李通几兄弟接收,然后又从李通那里把收购好的货物运回家乡。至于新野方面的生意则和阴识邓晨二大家族联手,因此刘演几兄弟垄断了宛城新野和蔡阳的市场,生意是越做越大。
多年经商,刘家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刘家没落贫穷了,如今又变富有了。
刘演一直都有反莽兴汉的心思,只是王莽夺权多年,早已根深蒂固。光靠刘演这个家族的人和王莽斗,无异于以卵击石。刘演发家致富后就广交能人异仕,把他们收买养在家里当门客,以备不时之需。
刘演和刘秀商量起兵造反,刘秀觉得王莽政权虽然腐败,但是民心没有散,得等到官逼人反的地步。起兵造反必须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才行,一句话来说就是王莽的政权还没有到灭亡的时候。
刘演听从刘秀的意见,毕竟他的决策关系到三大家族的兴衰。
刘秀每次来新野都会偷偷和阴丽华见一面,只要在礼节之内,阴识都不会拦阻他们见面。二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厚,阴丽华心里也期盼着刘秀早点把自己娶回家。
转眼几年就过去了,阴丽华已经长成大姑娘,那美貌和才华在新野声名远扬。
阴丽华和刘秀之间有婚约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人,因此很多世家子弟慕名上门求娶。
阴邓氏本来就有悔婚之意,眼见刘秀二十六七岁都一事无成,觉得是先夫失算。
她跟儿子说:“你父亲曾经和我说刘文叔会称皇拜相,可如今他都二十六七岁了,还是个布衣。我觉得是你父亲看走眼了。”
阴识说:“父亲看中的是他的人品,并不是他的身份地位。再说,妹妹和妹婿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嫁跟不嫁,她自己的意愿最重要。妹妹和母亲大人亲近,母亲大人可以先问一下妹妹的意思再做决定。”
阴识没有直接跟母亲对着干,他把皮球丢给妹妹。他知道妹妹的心思,母亲大人问妹妹的时候,妹妹就会说服母亲大人的。
阴邓氏和女儿闲聊的时候有意问女儿:“丽儿,你的才情和美貌在我们这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富家子弟都慕名上门来求娶,你有没有想过在他们之中另觅佳婿?”
阴丽华说:“母亲大人是不是太健忘了?女儿自幼就和文叔哥哥有婚约在身,怎能背信弃义呢?”
阴邓氏说:“先夫去世多年,只要你不愿意嫁给刘文叔,我可以替你和刘家解除婚约。”
“母亲大人,女儿自幼就熟读经书,有句古话说好女不嫁二夫。女儿今生认定文叔哥哥,不管贫富贵贱,女儿只嫁文叔哥哥。母亲大人不同意的话,女儿愿意终身不嫁照顾母亲大人,待母亲百年之后,丽儿就出家为尼永伴青灯。”
阴邓氏见阴丽华非刘秀不嫁,便说:“罢了罢了,既然女儿认定了,母亲就不强留你在身边。”
阴邓氏把阴识喊来,说:“识儿,丽儿已经到了婚嫁的年纪,既然她认定了文叔非他不嫁,你就和刘家人商量好婚期,替你妹妹把大事张罗好。”
阴识听到很高兴,说:“母亲大人请放心,儿定会让妹妹风风光光地出嫁。”
阴邓氏说:“识儿,咱们家不缺钱,你妹妹远嫁蔡阳后就得听从夫家人的,娘亲就这么个女儿,你得多给她置办些嫁妆,日后万一在夫家的日子不好过,还有娘家带过去的嫁妆帮衬着她过日子。”
“识儿明白。”
阴识和表哥邓晨说了母亲已经同意让妹妹婚嫁的事情,让表哥跟刘家人说一下,过来商量结婚日期。
邓晨听到非常高兴,如今刘秀已经二十六七岁了,他的大女儿都到了婚嫁的年纪了,刘秀还没有娶妻。
他迫不及待地修书一封,差人快马加鞭地赶去蔡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