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将军家闹改嫁(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七色花》最新章节。
柳氏的辩解像秋风吹过枯叶,毫无分量。陈氏蹲下身,捡起地上的药碗,用指尖抹了抹碗沿:“这药煎了两刻钟吧?当归三钱该后下,你倒好,和附子一起煮,是想让你夫君断肠吗?“
她转头盯着躲在廊柱后的苏氏,猩红裙裾上绣着的并蒂莲刺得人眼疼:“你当年在教坊司,唱的《长生殿》倒好,怎么忘了'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明日起,你二人卯初便来侍疾,申时去祠堂抄《女诫》,戌初我亲自检查。“
当夜,陈氏在厨房熬药时,发现米缸底沉着半把霉米,油缸里兑了三成水。她摸着灶台边缺角的陶碗,想起方才看见萧战霆喝粥时,把稗子一粒粒挑出来——就像他小时候,家里穷,娘俩分食一碗麦粥,他总把稠的推给她。
药香漫过庭院时,她听见东厢房传来低低的啜泣。是柳氏在哭,哭她早逝的兄长,哭这永无天日的日子。陈氏叹了口气,从包袱里取出半块玉佩——那是萧战霆父亲留下的,当年他替柳家兄长求过情,说“军法如山,但可保其全尸“。
第四章春冰初融(增加孩子互动与心理转变)
上元节,灯笼映着初融的残雪。萧战霆靠在廊下,看着阿满举着兔子灯跑来跑去,灯笼穗子扫过青砖,像条活蹦乱跳的小尾巴。
“爹,看!“阿满突然停住,把灯笼凑到他跟前,“里面有嫦娥,还有玉兔捣药!“烛光映着孩子红扑扑的脸,睫毛上沾着细雪,像只怕冷的小兽。
萧战霆伸手替他拢了拢斗篷,触到孩子颈间的银锁——那是他去年托人从洛阳捎回来的,刻着“长命百岁“。阿满忽然抓住他的手,贴在自己脸上:“爹的手好凉,像冰块。“
他心里一暖,刚要说话,听见角门处传来喧闹。是苏氏带着妆匣要出门,被陈氏拦住了:“元宵节该在家守着,你要去哪?“
“去平康坊会姐妹。“苏氏梗着脖子,胭脂涂得过重,衬得脸色发青,“难不成连这点子自由都没有?“
陈氏盯着她鬓边的金步摇——那是萧战霆前年送的生日礼物,如今却成了刺:“可以去,但要带着阿福。让他看看,他娘在烟花之地是如何卖笑的。“
苏氏的脸瞬间煞白,攥紧妆匣的手背上青筋暴起。她忽然想起在教坊司的日子,老鸨揪着她的头发说:“你以为被将军赎身就能当主子?不过是换个地方伺候人罢了。“
当晚,陈氏在灯下教阿满读《孝经》,萧战霆听着孩子奶声奶气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受罚。那时他偷偷跑去河里洗澡,被父亲打了手心,娘却在夜里给他揉着伤处说:“疼是爹娘给你的印记,要好好护着。“
他摸了摸腿上的绷带,陈氏请了太医院的退休医正,每天用艾草水给他热敷。今天换药时,他竟觉得脚趾头微微动了动——不知是错觉,还是真的有了知觉。
窗外,柳氏正在训斥厨娘,说元宵馅料里的芝麻少了。萧战霆望着她晃动的身影,忽然发现她腰间挂着的荷包,正是自己去年在军中绣的平安符——针脚歪歪扭扭,还错把“平“字绣成了“干“。
第五章旧梦惊寒(扩展战场回忆与内心挣扎)
惊蛰前夜,雷声惊醒了萧战霆。他望着帐顶晃动的光影,仿佛又回到河阳战场,滚木砸下的瞬间,他看见王顺的长枪正刺向敌将咽喉。
“王顺......“他喃喃自语,手不自觉地摸向枕头下的军刀——那是皇帝亲赐的横刀,刀柄上的蟠龙纹已被磨得发亮。忽然听见窗外有脚步声,是陈氏披着衣服过来,手里端着安神汤。
“又梦见战场了?“母亲的声音像温热的药汤,熨贴着他发紧的胸口,“王顺派人送了信,说河阳百姓在城南给他立了碑,碑上刻着'护民中郎将'。“
萧战霆闭上眼,想起王顺最后说的话:“将军,你先走,我们替你断后。“那时他趴在板车上,看着弟兄们转身迎向叛军,月光照在他们的甲胄上,像一片流动的银海。
“娘,我是不是懦夫?“他突然抓住母亲的手,指甲几乎掐进老人的掌心,“我该和弟兄们一起死在河阳,而不是像个废物般活着,连累你和孩子......“
陈氏轻轻拍着他的背,像哄儿时做噩梦的他:“还记得你小时候养的那只瘸腿狗吗?它被猎户打断了腿,却硬是拖着伤腿回家,因为这里有它的窝,有等着它的人。“
她从袖中取出封信,是王顺的字迹,说朝廷已追封战死的弟兄,每户发了二十石粟米。萧战霆摸着信上晕开的墨点,忽然想起王顺曾说,等打完仗,要带新婚的妻子去蜀中看都江堰。
更声传来,第三遍梆子响过。萧战霆听见东厢房有动静,是柳氏在咳嗽——她素来怕冷,每到阴雨便犯寒症。他忽然想起成婚那年,她冒雪去城隍庙替他求平安,回来路上摔断了簪子,却笑着说:“只要你平安,断簪也能续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