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至高神(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最新章节。
其余臣子也纷纷附和,高呼“陛下圣明”,声音在宫殿中再次回荡。
就在这时,高大的祭台上突然出现一道耀眼的光芒,紧接着,一股神秘而庄严的气息弥漫开来。
众人皆惊,纷纷抬头望去。只见原本因为王莽而缺了一角、用黄金修补的传国玉玺,竟缓缓脱离台面,悬浮在了半空中。
那玉玺散发着柔和而神秘的光芒,丝丝缕缕的金色光芒从玺身蔓延开来,仿佛有生命一般。在众人惊愕的注视下,缺角之处开始有光芒闪烁聚集,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重塑着它。
原本残缺的部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修复,不一会儿,传国玉玺竟重新变得完整无缺,散发着璀璨而威严的光芒,似在诉说着大汉正统的回归。
刘秀望着重新完整的传国玉玺,眼中闪过一丝敬畏与激动。
双手捧起传国玉玺,声音洪亮地说道:
“此乃尊神显灵,佑我大汉。朕必不负尊神之意,励精图治,让我大汉江山重现往日辉煌!”
群臣见状,再次齐齐跪地,高呼“陛下万岁,尊神显圣,护我大汉山河永固、万世昌隆!”,声音震动天地。
在这重大时刻,自然少不了记载史料的官员,这些记载会是以后编纂史书的重要参考内容。
大殿一角,数名太史署的官员快速书写着:
“建武元年,帝践祚洛阳,祭台昭尊玄霄启世尊神为华夏独尊。言讫,神异降焉,莽损之传国玺自台浮起,缺角复完。帝捧玺宣尊神佑汉,当图治兴邦。群臣感神迹,齐呼万岁,声震九霄。”
记录完成后,年长的史官小心翼翼地将竹简用丝线捆扎好,放入特制的木匣之中。
他庄重地说道:“今日之盛事,当永载史册,让后世皆知我大汉有尊神庇佑,有圣主中兴。”
此后,史官将此次事件之记录郑重缮写两份。
一份由专人小心护送至云梧苏家藏书楼,苏家对于历史记载十分重视,凡有重大事迹都有收藏;另一份则被恭恭敬敬地送入兰台——刘秀时期专门存放重要史书之所。
宣布苏砚为唯一至高神后,祥瑞之象笼罩着洛阳皇宫,刘秀高站祭台之上,扫视着殿下的诸位功臣,声若洪钟地说道:
“今日尊玄霄启世尊神为唯一至高神,神迹天降,传国玉玺复归完整,此乃我大汉中兴之吉兆。而这一路兴复汉室,诸位皆浴血奋战、殚精竭虑,功不可没,朕今日定要论功行赏。”
言罢,刘秀目光首先落在了苏文行身上,提高音量道:
“苏文行听封!自朕举义旗兴复汉室以来,你便不离不弃,鞍前马后。你善谋多智,于战略布局上高瞻远瞩,于危急时刻屡出奇策,助朕化解诸多困局。且你心怀天下,以苍生为念,为我大汉社稷立下不世之功。
今封你为定国公,世袭罔替,食邑五县。赐九锡中的车马、虎贲、弓矢之礼,以彰你之殊勋。车马象征你出行尊贵与荣耀,虎贲可护你周全,弓矢赋予你征讨不臣之权。”
苏文行上前谢恩:“陛下隆恩,臣定当竭尽所能,为大汉江山之稳固,为黎民百姓之安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后,刘秀又转向邓禹,说道:“邓禹,你运筹帷幄,有决胜千里之能,为朕出谋划策,招揽贤才,今封你为高密侯,食邑四县。”邓禹忙叩首谢恩。
接着,冯异、吴汉等功臣也依次获封,刘秀根据他们的功绩,或封侯,或增食邑,赏赐丰厚。
待众人的呼声稍歇,刘秀目光再度扫视全场,然后缓缓开口道:
“苏家一门,忠肝义胆,为我大汉可谓是贡献卓越。昔年遭遇变故,云王爵位暂时褫夺,朕一直念于心中。今神迹天降,大汉中兴有望,朕决定恢复苏家云王的爵位,再赐九锡,以彰其功。另赋予苏家勤王之权,若遇朝中有奸佞乱政、社稷有累卵之危,苏家可当机立断,举兵勤王,匡扶朝纲。”
话音落下,全场皆静,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到苏家所在之处。苏文礼从人群中稳步走出,他虽已古稀之年,但身姿依旧挺拔,神情沉稳淡定。
苏文礼双手抱拳,声音平和且坚定地说道:
“陛下隆恩,苏家上下铭感五内。昔日爵位被夺,苏家从未有过怨怼,只念陛下定有苦衷,且深知我等身负的是保家卫国、匡扶大汉之责,而非为了功名利禄。
如今陛下恢复云王爵位、赐下九锡并赋予勤王大权,此乃陛下对苏家的信任与期许。苏家定当恪守本分,不负陛下重托。”
刘秀面露欣慰之色,满意地点了点头,朗声道:
“今日论功行赏已毕,诸位皆为我大汉的中兴之臣。朕与诸位同喜,摆下群臣大宴,大家当开怀畅饮,共庆这大汉的兴盛之象!”
此时,祭台下又响起了功臣们的高呼:“陛下万岁,大汉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