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斩杀楼兰王,太子刘洵(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最新章节。
原本还在负隅顽抗的楼兰守卫们,听到这声呼喊,心中的抵抗意志瞬间土崩瓦解。战斗落下帷幕,血腥的气息逐渐散去,只留下一片狼藉与战后的寂静。
......
一旬之后,长安城。
“报——”一声高亢而急切的呼喊,划破了皇宫内的寂静,一名士兵急速进入了宫殿之中。
“大司马骠骑将军急报!”
刘据坐在龙椅之上,沉声说道:“速速呈上。”
士兵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封用泥封好的文书,双手高举过头顶,由一旁的宦官接过,呈递给刘据。
刘据接过文书,迅速拆开,目光急切地扫过上面的文字,随后交由一旁宦官大声朗读。
太常陈景站在朝臣之列,不着痕迹地扫了一眼身旁一位五经博士。
那五经博士心领神会,轻吸一口气,迈步上前,说道:
“陛下,此番大司马骠骑将军未经陛下旨意,便擅自斩杀了楼兰王。此等行为,于规矩而言,实有不妥之处。还望陛下慎重思量,以正朝纲之规。”
话音刚落下,苏远枫开口说道:“陛下,族兄确有不妥之处,望陛下惩处。”
苏远枫身为苏远承的族弟,此刻若贸然站出来为苏远承说话,旁人难免会认为他们本就是利益共同体,有着共同的盘算。在朝堂之上,如此行事极易招来不必要的猜疑与非议。
在关于苏远承擅自斩杀楼兰王这一事件的处理上,苏远枫深知主动请求处罚是更为明智的做法。苏远承此次虽未经旨意行事,但毕竟立下赫赫战功,且苏家根基深厚,刘据不会对苏远承进行惩处的。
刘据端,沉吟片刻后,开口打破了这短暂的寂静。
“此事,诸位卿家已各抒己见。太子,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或许是历史悄然修正了轨迹,刘据即位后虽育有三子,可前两子却早早夭折,只剩如今11岁的刘洵。中年连失二子,这份伤痛让刘据对刘洵极为看重。他将刘洵时刻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培养,还让其参与上朝听政。
众人的目光瞬间又聚焦在了太子刘洵身上。
刘洵从队列中走出,恭敬地向刘据行了一礼,而后神色从容地说道:
“父皇,儿臣思量,大司马骠骑将军身负镇守边境之重任,其职责便是防范西域与匈奴相互勾结。如今楼兰王反复无常、暗通外敌,已然成为我大汉边疆的心腹大患。
边境军情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此时当允许将领相机行事,以免贻误战机、酿成大错。苏将军此举虽有不合规矩之处,但情有可原。”
朝堂之上,众人皆将目光投向高坐龙椅的刘据,静待他的裁决。
刘据端声音不疾不徐:“太子所言,不无道理。然朝廷法度,如江河行地,不可轻废。苏远承未奉旨意擅自斩杀楼兰王,此行为若不加以约束,恐开不良之先例,日后诸将皆可自行其是,朝廷威令何存?故而此次,朕决定暂不赏赐苏远承。”
此言一出,朝堂微微骚动,众人交头接耳,低声议论。刘据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接着说道:
“但此次出征楼兰,将士们浴血奋战,不畏艰险,扬我大汉国威,他们的功绩不可磨灭。朕会厚赏这些为国效力的将士们,让他们知道,为大汉流血牺牲,朕不会亏待他们。”
稍作停顿:
“至于苏远承,朕知他镇守边疆,责任重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需当机立断。朕今日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权,在今后的边境事务中,若遇紧急情况,可自行决策,先斩后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