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宋魏对峙南北朝 义康权重惹疑云(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宋主本来身体就羸弱,被潘淑妃这么一迷,更是精神恍惚,骨骨支离的。

军国大事啊,他都交给彭城王义康去管了。

义康总管朝纲,侍奉主上疾病,忙得不亦乐乎。

宋主的药啊、食啊,都得义康亲尝后才献上。

宋主对义康啊,那是友爱更笃,倚任更专,义康陈奏的事儿,没有不允准的。

方伯以下的官员,都由义康去选用,生杀予夺往往也由他处置。

他这势力,倾动远近,府门如市,人都往他那儿跑。

义康聪敏过人,好劳不倦。

内外文牍一经他披览,历久不忘。

他尤其能钩考厘剔,务求精详,这点儿挺让人佩服的。

但他有个大缺点,就是不识大体,不拘小节。

他自以为跟宋主是兄弟至亲,就不加戒慎。

朝中有才之士,他都引入自己府中,还私置了豪僮六千余人,这事儿他都没禀报宋主。

四方献馈的东西,上品都送到义康府里去了,次品才给皇上。

就说那冬天吧,宋主吃柑,嫌那味道不好。

义康在旁边一瞅,就令侍役到自己府里去取。

不一会儿,就选了几枚大的柑子进献给宋主。

宋主一尝,嘿,这色味俱佳,心里头就不免起了疑心。

他想:“这义康怎么这么多好东西呢?

我做皇上怎么都没见过?”

这事儿就这么在宋主心里头种下了根儿。

领军刘湛仗着彭城王义康的权势,在朝廷里趾高气扬,奏对的时候经常骄倨无礼。

宋主看在眼里,心里头更觉不平,心想:“这刘湛,也太嚣张了些。”

这时候,殷景仁悄悄给宋主上了一道密奏,说:“皇上,相王权重,这可不是社稷之计啊。

应该稍加裁抑,免得他势力过大。”

宋主一听,觉得殷景仁说得有理,心里头也暗暗点头。

再说那义康的长史刘斌等人,一个个都是谄媚侍奉义康的主儿。

他们见宋主多病,就私下里跟义康说:“主上千秋之后,应该立个长君,您看您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想拥立义康为帝。

恰巧这时候,袁皇后一病不起,竟然去世了。

宋主对袁皇后本是恩爱有加,只是因为潘妃得宠,才分了心。

袁皇后心里头愤怒成疾,于元嘉十七年七月去世了。

临终的时候,宋主来看她。

宋主握着袁皇后的手,唏嘘流涕,问她有什么话想说。

袁皇后一言不发,只是含着眼泪注视了宋主多时,然后引被覆面,喘发而亡。

宋主看到袁皇后的遗体,心里那是又叹又悔,悲伤得不得了。

他特地让颜延之写了一篇悼念的文章,那文章写得真是感人肺腑,宋主看了更是哭得稀里哗啦。

他还亲自加上了“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八个字,表达他对皇后的深深怀念。

因为过度伤心,宋主的老毛病又犯了,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这天,他把义康召进宫里,想商量一下后事怎么安排。

宋主早就预备好了一份顾命诏书,但心里还是乱糟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义康听完后,心里也沉甸甸的,回到家就把这事儿告诉了刘湛。

刘湛一听,眼珠子一转,心里打起了小九九。

他对义康说:“现在国家这么乱,小皇帝怎么能撑得起大局呢?

这皇位,还是得咱们义康王爷来坐才稳当啊。”

义康听了,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流着泪,就是不说话。

刘湛见义康不表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心一横,干脆和孔胤秀等人跑到尚书部曹那里,翻箱倒柜地找当年晋朝立康帝的例子,想借此推戴义康为帝。

其实,义康对这事儿根本不知情,他还在家里坐立不安呢。

刘湛这边却已经忙活得热火朝天了,他觉得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义康好,殊不知这是在把义康往火坑里推。

这天晚上,刘湛又跑到义康府上,一脸神秘地说:“义康王爷,事儿我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就等你点头了。

只要你一登基,我保证国家能安定下来,百姓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义康听了,吓得脸色都白了,他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这事儿我可不能干。

我要是当了皇帝,那宋主怎么办?他可是我亲兄弟啊。”

刘湛急了,他说:“义康王爷,你怎么这么糊涂呢?

现在国家这么乱,你要是不站出来,那国家可就完了。

你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毁在小皇帝手里吧?”

义康还是摇头,他说:“我宁可自己不去当这个皇帝,也不能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你要是再逼我,我就只能去告诉宋主了。”

刘湛一听,心里那个恨啊,但他也知道义康是个倔脾气,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很难改变。

他叹了口气,只好悻悻地离开了义康府。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