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秦危求援魏犹豫 崔浩献计道可借(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潼关是天险之地,刘裕用水军攻打很难成功。”一位大臣说道。
“但如果他上岸向北进攻,那就比较容易了。”另一位大臣补充道。
“况且刘裕虽然声称是攻打秦国,但他的真实意图却难以捉摸。
今日他攻打秦国,谁又能保证他日他不会来攻打我们呢?”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我们与秦国是联姻之国,更应该相互救援。”又有一位大臣附和道。
“因此,我们应该发兵截断黄河上游,阻止刘裕向西进军。”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然而,就在这时,博士祭酒崔浩却站了出来。
他摇了摇头,表示反对大臣们的意见。
“刘裕早就图谋攻打秦国了。”
崔浩缓缓说道,“现在姚兴已经死了,姚泓又懦弱无能,国内又发生了很多动乱,秦国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
刘裕这次大举进攻秦国,志在必得。”
“如果我们阻止他向上游进军,他一定会心生愤怒,转而向北进攻我们。”
崔浩继续说道,“这样我们就会代替秦国成为他的敌人。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北魏国主问道。
“我认为我们应该借道给刘裕,让他向西进军。”
崔浩说道,“然后我们再出兵堵住他的东路。
如果刘裕成功了,他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之恩,不会与我们为敌;
如果他失败了,我们也有救援秦国的美名。这是一举两得的上策。”
“可是,南北习俗不同,我们怎么能放心让刘裕占据恒山以南的地方呢?”
一位大臣担忧地问道。
“即使我们放弃恒山以南的地方让刘裕占据,”崔浩微笑着说道,“他也无法驱使吴、越的士兵与我们争夺河北的地盘。
因为南北之间的差异太大了,他们无法适应北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担忧。”
崔浩的一席话,让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觉得崔浩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既考虑到了当前的形势,又预见了未来的可能发展。
然而,北魏国主却陷入了沉思。
他心中明白,崔浩的建议虽然有道理,但借道给刘裕毕竟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一旦刘裕反悔,北魏就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国主,我认为崔浩的建议值得考虑。”
一位亲信大臣低声说道,“刘裕现在正需要我们的支持,如果我们借道给他,他一定会感激我们的。
而且,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与刘裕建立友好关系,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基础。”
北魏国主抬头看了看崔浩,又看了看其他大臣,心中犹豫不决。
“国主,此事关系重大,需要谨慎考虑。”
另一位大臣说道,“我们不妨先派人与刘裕协商,看看他的态度如何。
如果他愿意承诺不攻打北魏,我们就可以考虑借道给他。”
北魏国主点了点头,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他决定先派人与刘裕协商,看看对方的态度如何。
然而,就在北魏国主犹豫不决的时候,刘裕的军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借道北魏了。
他们派出了使者,向北魏国主表达了借道的意愿,并承诺不会攻打北魏。
北魏国主接到了刘裕的使者,心中更加犹豫不决。
他既想借道给刘裕,又不想得罪秦国。
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国主,此事拖延不得。”崔浩见状,急忙说道,“如果我们迟迟不做决定,刘裕可能会心生疑虑,转而采取其他行动。
到时候,我们就被动了。”
北魏国主听了崔浩的话,心中更加焦虑。
他深知,崔浩说得没错,此事确实拖延不得。
但是,他还是很难做出决定。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他说道:“国主,我们不妨先答应刘裕的借道请求,但同时也要做好防范准备。
一旦刘裕反悔,我们就能迅速应对。”
北魏国主听了大臣的话,心中稍微有些安慰。
他觉得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既能借道给刘裕,又能防范可能的风险。
然而,北魏国主心中还是有些担忧。
他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刘裕的承诺,也不知道借道给他会不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有关借道之事,博士祭酒崔浩与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而北魏国主则陷入了“借与不借”的两难境地之中。
最终,北魏国主究竟有没有答应刘裕的借道要求,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