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贞观第一功臣,房玄龄!(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最新章节。

【接下来,我们盘点历史十大文臣第六位!】

【巧了,这位文臣是魏征的同事,也是大唐贞观盛世的缔造者之一。】

天幕下,赵国公府

“来了来了!”

“赵国公要上榜了!”

“在下提前恭喜赵国公名垂青史!”

几位关陇世家的代表人物先后开口,对长孙无忌阿谀奉承。

长孙无忌听着几人的话,面上露出了笑容,整理好衣冠,只等着天幕公布答案。

【他就是贞观第一功臣,房玄龄!】

天幕话音落下,长孙无忌的笑容僵在脸上,一时间,整个赵国公府落针可闻。

“岂有此理!天幕乱排!”

“就是!房玄龄凭什么上榜?!”

“没有赵国公兄妹的帮助,当今陛下可能登临大位吗?”

“这贞观第一功臣,理应是赵国公才对!”

眼看着长孙无忌的笑容消失,脸色铁青,众人再次开口,对着天幕叫嚷道。

“依我看,赵国公恐怕是排在了第五名!”

“没错,王兄说得对!天幕可能是还没盘点到赵国公!”

“就是,还请赵国公等待片刻,必会上榜!”

长孙无忌听着这群人叽叽喳喳,心中顿时烦躁起来,对众人呵斥道:“都安静点!你们身为各家族的话事人,怎么连这点气都沉不住!”

等到现场安静下来后,长孙无忌微眯着眼睛,心中暗暗叹气。

这天幕怕不是对他有意见!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唐朝初年着名政治家、文学家,是“贞观之治”的核心缔造者之一,被唐太宗李世民誉为“贞观第一功臣”。】

【房玄龄不仅是名相,也是顶尖的谋士,一路陪伴唐太宗为其出谋划策,定鼎乾坤。】

【至于博主为什么没把他排在谋士篇,是因为他的治国才能极其出众,足以在文臣排名中名列前茅!】

“爹!你上榜了!”

房遗爱大呼小叫地跑过来,对着老神在在的房玄龄说道。

“你看看你,都成亲两年了,还是没有半点大人样!”

“一天到晚地跟在荆王屁股后面,和柴家小子那帮人整天厮混!成何体统!”

房玄龄皱起眉头,对自己这个次子房遗爱是恨铁不成钢。

此子整天舞刀弄棒,不是去喝花酒就是在长安城里惹是生非打架斗殴。

看着不像是自己亲生的,倒像是程咬金那个夯货生的一样。

【房玄龄出身北齐官宦世家,祖父房熊为北齐太守,父房彦谦为隋朝司隶刺史,以清正闻名。】

【房玄龄自幼聪慧,博览经史,工于书法,善谋略。】

【隋炀帝大业年间,房玄龄任隰城县尉,目睹隋末乱世,暗中结交豪杰,预判天下将变。】

【隋末大乱时,房玄龄于渭北投奔李世民,被委任为秦王府记室参军,相当于首席谋士?】

【他主动为李世民网罗人才,举荐杜如晦、魏征、李靖等能臣,奠定李世民集团的人才基础。】

“果然是房玄龄!”

唐太宗李世民露出笑容,对比一下魏征,他觉得房玄龄能让他舒心一万倍!

【在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争权的关键时期,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杜如晦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并参与谋划“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登基为帝。】

【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任中书令,后迁尚书左仆射,总领政务长达二十余年。】

“房玄龄排在我前面了,这才对嘛!”

魏征长舒一口气,这下心里安稳了。

他之前还担心自己上榜后,长孙无忌等人会想方设法扳倒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现在好了,有房玄龄作为战友,长孙无忌那老狐狸也没辙了。

【房玄龄担任宰相期间,主持修订《贞观律》,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奠定唐代政治框架。】

【他还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促进战后经济恢复。】

【房玄龄监修《晋书》,主持编撰《高祖实录》《太宗实录》,保存历史经验。】

【其言论与治国思想被整理入《贞观政要》,成为后世帝王教科书。】

“又一位治世之能臣,这唐朝人才也太多了!”

秦始皇嬴政羡慕不已,凭啥我大秦都是李斯赵高这种人!

虽说李斯功劳也不小,但是沙丘之变可是扣大分的!

没看他现在还在张良手下跑腿呢!

【房玄龄与杜如晦并称“房杜”,二人分工明确,房玄龄善谋划,杜如晦善决断,被誉为“唐代萧何”。】

【可惜杜如晦过世太早,对贞观朝的贡献不足,否则他必会上榜!】

“哈哈哈,看见了没有!”

汉高祖刘邦乐不可支,对着身边的萧何说道:“天幕在变相夸赞你呢!”

“萧何能够青史留名,全依仗沛公!”

萧何心中喜悦,但是还是做出一副谦虚谨慎模样。

谁知道刘邦会不会认为他居功自傲,再来一个谋反罪名!

【房玄龄晚年多次请求辞官,但李世民始终挽留。】

【643年,房玄龄因年老多病卸任,但仍参与重大国事。】

【648,房玄龄年病重时,上书劝谏李世民停止远征高句丽,以休养生息,尽显忧国之心。】

【不久后,房玄龄病逝,唐太宗追赠其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

【房玄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五位,画像悬于凌烟阁,备受后世尊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