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大结局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挺孕肚嫁战王,搬空京城去流放》最新章节。

陈若云之所以没有来扬州,是因为她在祁宴舟谋反成功后,就回临州城了。

除了看望父母,还为了告知她和宋景宁的婚期。

婚期本该宋景宁去和陈家商量后再决定。

但陈若云想着新朝建立后,宋景宁定会很忙。

她不想他来回折腾,两人就请解羿算了个好日子,独自回家告知。

但她和宋景宁约好了,在扬州城见。

宋景宁算了算时间,陈若云最多两日便能到扬州。

唐家两老听完缘由,对视了一眼。

老爷子说道:“景宁,婚姻大事不能只让女方出力,咱们也得表示诚意,外祖父知道你很忙,没空去临州城,我替你去。”

虽然临州城距离扬州甚远,一来一回得三个月。

但再远也得走一趟,以示对女方的认可和尊重。

宋景宁感激地看着老爷子,唇角上扬。

“外祖父,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无需跑这一趟。等我和若云成婚,她父母便会来京城,你们到时候见面即可。”

他早就向陈家提亲了,也过了三书六礼。

之前因江山未定,才没有商量婚期。

唐老爷子听了宋景宁的解释,没再坚持。

“行,到时候京城见,我们多准备一些见面礼。”

说完,他问道:“景宁,你和陈姑娘的婚期是什么时候?”

“七夕。”

“还有三个月,足够将婚礼办得风风光光了。”

唐老夫人叮嘱道:“景宁,陈姑娘跟着这么多年,你可得好好对人家。”

“外祖母放心,我会对若云好的。”

没一会,饭就做好了。

满满一大桌子。

时间太晚,不宜多吃。

叶初棠和宋景宁只吃了五分饱,就回各自的院子休息。

次日。

唐老爷子将唐家的嫡系和旁支都叫来了。

开宗祠,改唐姓,入族谱。

宋景宁如今是一人之下的摄政王,还是国舅。

他愿意当唐家子孙,唐家人自然乐意。

叶初棠没改姓,又是女子,本没资格进祠堂的。

但她是帝后,是唐家家产的继承人。

于是,她和宋景宁一起,拜见唐家先祖,并上了香。

仪式结束后。

宋景宁对唐家人说道:“如今,你们也是皇亲国戚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面露喜色。

但他接下来的一句话,便让大家转喜为愁。

“你们要遵纪守法,不要仗势欺人,给我和帝后丢脸,不然我不仅会按律法办事,还会让你们罪加一等!”

叶初棠也加了一句,“只要你们老实不犯事,又愿意干活,我保你们吃喝不愁。”

打个巴掌给个甜枣,瞬间就将唐家人哄好了。

随后,唐家两老拿着族谱去了官府,给宋景宁办了户籍。

***

因天气原因,陈若云在路上耽搁了。

宋景宁担心得不行,立刻骑马向北去找人。

刚出扬州的地界,他就碰到了疾驰而来陈若云。

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乐乐养在天山郡的白虎。

白虎进城,吓坏了百姓。

陈若云带着厚礼而来,去见了唐家两老。

两老对她很是喜欢,送了她唐家祖传的玉镯,表示对她的认可。

乐乐看着小白,高兴地不行。

骑出去溜达了一圈。

百姓看着驮着乐乐的白虎,龇着大牙傻乐,突然就没那么害怕了。

宋景宁陪陈若云在扬州城玩了三日,便打算回京了。

“祖父,祖母,你们早点安排好生意上的事,启程来京城,多陪陪我和初儿。”

乐乐听到这话,依依不舍地看着两老。

“还要多陪陪乐乐。”

两老笑着答应,“好,等我们安排好铺子里的事,就去京城住个一年半载。”

说完,两老不舍地挥手告别。

“一路顺风。”

十日后。

叶初棠和宋景宁抵达京城。

祁宴舟穿着低调的便装,站在城门旁的大树下迎接。

原本没人注意他。

但高大威猛的白虎一出现,就吸引了百姓的眼球。

他们原本还挺怕白虎的。

可白虎一看到祁宴舟就将脑袋伸过去求摸,可爱极了。

“这谁养的白虎,也太可爱了。”

乐乐从轿子里出来,傲娇地说道:“我养的。”

说完,她就将白虎叫到马车旁。

白虎比车辕要高一些,刚好方便乐乐坐到它的背上。

她骑着白虎招摇过市,抵达皇宫。

于是,京城所有人都知道昭阳公主养了一只凶猛的大白虎,还整日带着。

当乐乐到国子监上学后,官员就叮嘱子女,要远离昭阳公主,以免被白虎伤到。

可孩子们哪里会听。

他们只觉得乐乐厉害,能驯服白虎,争着抢着和她交朋友。

唯有刑部尚书家的嫡长子萧廷猷,是个例外。

他胆子小,娇气,还是个爱哭鬼。

乐乐玩性大,最爱捉弄他。

让他哭得鼻涕冒泡才罢休。

有次还将萧廷猷吓病了,好些日子都没去国子监上学。

叶初棠为此教训了乐乐,还让她去尚书府给萧廷猷赔礼道歉。

乐乐自知过分,去了萧家。

然后得知因她的欺负,萧廷猷在家备受庶子欺负。

“萧廷猷,以后我罩着你保护你,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

这一保护就是六年。

六年后。

晏安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实现全面脱贫。

祁宴舟和叶初棠功成身退,禅位给安安。

改年号,景瑞。

景星庆云,瑞气千重。

【注:诗经·小雅·信南山】

既取了安安名字里的一个字,寓意也十分好。

十岁的祁景淮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他在叶初棠、祁宴舟和宋景宁的培养下,不仅能力出众,还深谙帝王之道。

已是一位合格的君王。

他虽然年纪小,但早已参与朝事,还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改革。

不仅百官认可他,百姓也都爱戴他。

所以,祁景淮十岁登基,并没有人反对。

登基大典结束。

叶初棠和祁宴舟收拾包袱,打算离京,游历天下。

祁景淮十分不舍,却没有挽留。

因为他知道若不是因为他想要皇位,爹娘不会逼宫夺位,更不会被困在京城六年。

“爹娘,孩儿不求别的,只求你们岁末能回京陪孩儿过年。”

叶初棠一口答应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