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妹投奔年关将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穿农户女》最新章节。
张老汉左右为难,瞅瞅两儿子一声不吱,俩儿息妇也都低着头拽着自己家孩子。
唉……张老汉无声叹气,眼神飘向人群后的大丫“大丫儿你来。”张老汉出声。
众人听此纷纷回头看着门口的张兰花,张小妹一家子顿住了哭声,李桂花不晓得君舅叫闺女干啥?
众人目光齐刷刷盯着她,她不适应这样被过分关注的目光,硬着头皮挪步走到张老汉跟前。
张老汉看着大丫儿又是一叹“大丫儿,你看这事该咋办嘞?”
哈?众人一愣,这么大事问兰花一孩子?阿翁也太……太不着调了!
她眨眨眼“大父,您咋想的?”她没直接回答,因为她不知道张老汉是想留张小妹一家子还是不留。
张老汉闻言抹了一把脸又是叹息一声“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嫁了就是别人家地嘞。可她咋说也是俺闺女,是你阿翁你叔父的女弟……俺想着你跟冯掌柜的熟,你能不能去求求冯掌柜让你姑一家子留下来?”张老汉不敢去求冯掌柜,他也不熟悉这榆城,关键时候还是要靠着这个孙女。
她没有立刻应声,大脑飞速运转。其实留下张小妹一家人并没什么,只是这房子一共四个屋子,她好不容易和张小米算是有了独立的空间,如今张小妹一家要是来她和小米又要跟着父母一起睡了。
张小米一个孩子自然不会挑这些,可她灵魂是五十多岁的人,让她和张大顺夫妻俩睡在一个炕心里很别扭。
可这点别扭和张小妹一家子活路比起来也就微不足道了,张家人此刻眼巴巴瞅着她,尤其是张小妹一家子,看她的眼神小心翼翼又充满渴望。
她圣母心么?不,她不是人人都能救的圣母,只是张小妹一家人并没有伤害过她什么,如今能帮上一把或许能救人一命。
撑死了说她这叫善良,她最终点头“我明日就去找冯叔。”
“好,好!”张老汉激动的拍着腿。
张小妹哇的一声又哭了,她直起身抱着兰花激动的保证“兰花,姑姑定会记住你的好.....”
王婆子哽咽的拍着兰花的后背“大丫儿你放心,以后大母对你好,谁敢对你不好大母第一个不答应!”
张大安此刻内心复杂,妹子受苦他也不忍心,可一大家子都留下.....这往后张家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其他人怎么想她不知道,晚上她又和张大顺两口子挤一个屋了,李桂香挨着她特意压低着声数落她,生怕一墙之隔的张老汉王婆子听见“你个死丫头,你咋就答应嘞?你姑可怜咱家就不可怜啦?她们一大家子多吃一口,咱们就少吃一口!这日子刚刚见点亮,你说你个死丫头瞎答应啥?”
她无语的小声嘟囔“我能不答应么?大父大母都想留姑姑一家子,就算我不答应大父大母也有办法让我应下。”
“哎....”李桂香叹息“俺咋不晓得,看你姑一家子遭罪俺心里也难受,可家里的粮食就这些,咱们现在又没地,他们一大家子来了以后咋活嘞......\"瞥了一眼旁边已经打呼噜的张大顺李桂香继续嘟囔”阿母啥也不求,就盼着你再等两年说门好亲事,嫁个能吃饱饭的人家阿母就放心嘞!“
她侧着身子拍拍李桂香的肩膀”阿母你放心,以后有我会让你吃饱饭!”
“吃饱饭......”李桂香轻轻的呢喃这三个字,她都这把年纪了,饿了小半辈子了,还能有吃饱那一天么?..........
翌日一早她推着独轮车出发了,天真是越来越冷了,她穿了两件单衣外面套着纸衣服,上身还好就是冻脚,要是过段时间下雪只怕会更冷。
街上的行人稀稀拉拉,这么冷的天谁也不愿意出来。
冯叔和阿来,张庖丁,刘庖丁也早就套上了纸衣服,真没想到连冯叔这样的掌柜都穿纸衣服,难道不应该穿厚实的比纸衣服保暖的衣服么?这么想也就这么问出口了。
“嗨,哪有你说那样保暖的衣裳?厚实些的绸缎那都是极富贵人家,或是皇亲贵胄才穿得,咱们老百姓哪买的起那样的衣裳!”冯叔笑她啥也不懂,一边给她结账一边给她解释。
“您还不算极富贵的人么?”她不解,冯叔管着这么一家火爆的酒楼挣得还能少了?
冯叔自嘲一笑“我是什么极富贵的人?我虽是自由民,但东家雇佣我打理这松仙楼,那我就属于商贾贱民,每月要缴纳算钱的。”
“算钱?”她不解。不是儿童和成人缴纳赋税么?
冯叔坐下很是有耐心的对她道“朝廷律法规定,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囤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都要据实向县衙呈报自己的财产数字。
二缗以上的财产要上缴一算的税。小手工业者减半,每四缗收一算。农户则不用缴。
县衙规定商人财产每两千钱,抽税一算(20钱)手工业者的财产,凡四千钱,抽一算。
别看我负责在这里收账,想些赚钱的法子,看着似比起一般百姓能多挣些钱,可每月扣除缴纳的赋税剩不下多少。
说到底也不过是个给东家干活的,不必在地里刨食受累,可也没有尊严,咱们大夏朝商贾、医工、庸客、庸保……皆属贱民,不可穿有颜色衣裳、不可坐车、不可穿丝绸……”
万万没想到医生也是贱民???她紧张的看着冯叔“那我贩卖白菘也要缴纳算钱?”
冯叔点头“自然,不过你如今只算的上小手工业,每四缗才收一算。
切记要去县衙缴纳,缗令规定: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的人,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
……夏朝再一次刷新她的认知。
结了账离开松仙楼,一早上冷冷清清的一条街.....
人活着就是这样,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各有各的不容易。
掌权者不断从老百姓手里压榨剥削,普通百姓活的如何,掌权者又哪里会那么在意。
或许只有皇帝活得才能随心所欲一些,不为斗米而折腰,不需要缴纳各种赋税,也不需要那些承受那些限制贱民的条条款款,不怕得罪权贵反而掌控着天下人的生杀予夺。
一路唏嘘不已,来老榆街久了也知道谁家的东西好吃,谁家的东西做的不行。
街中间有条胡同里面有一家卖包子的就不错。
她拐进胡同来到卖包子的地方,前面有几个人在排队,她买了四个素馅白崧包子,别看他家的包子味道还行,但是那肉的腥臊还是掩不住,她不喜欢。
趁着包子热乎她蹲在门后躲着风迅速吃掉两个,剩下两个她揣进怀里进了空间。
她到家第一时间就被王婆子喊进了屋,张小妹一家子都在屋里,她一进屋一屋子人眼巴巴瞅着她。
“咋样嘞大丫?”张老汉小心翼翼的看着她,那副表情生怕她说出啥不好的消息。
“大父,冯叔同意留下姑姑一家子……”她还没说完,张小妹激动的拉着她“是真嘞大丫儿?”
她笑笑安抚激动的张小妹“姑是真的”她又看向同样激动的张老汉“大父,冯叔说,咱们租赁的这个房子一月租赁是七百钱,已经交了一月的租赁费,押金当时付了一千钱。
冯叔说,原本他想着每月的租赁费他来出,咱们只做好腌酸崧的事就成。
如今他想着房子的租赁费还是咱们自己来出,一棵酸崧他按七钱收,每日还是要二十棵,至于冯叔之前垫付的银钱咱们可以慢慢还。”
“啥?七百钱?这房子要七百钱?天杀地,咋这贵嘞?”王婆子不敢置信的大叫一声。
张小妹两口子也吓了一跳,七百钱?他(她)们见都没见过这么些钱嘞!
张老汉差点从炕边上摔下来,惊的语无伦次“冯掌柜不满意咱家嘞?不想让咱们住嘞?七百钱……咱们张家活不下去嘞!”
她赶忙拽着张老汉安抚“大父,大父你听我说,一棵七钱,一日就是一百四十钱。
租赁一月七百钱,一日不过二十五钱就够了。咱们每日留下二十五钱租赁钱,剩下一百多钱都是咱们自己的,咱们可以买白菘和盐继续腌酸崧卖给冯叔。”
啥?一百四十钱每日?几人又是一惊,张老汉紧张的看着她“大丫儿,你说地真嘞?每日能有一百四十钱?丫你咋算嘞,晓得每日的租赁钱是二十五钱?”
哈?轮到她懵了,这有啥算不出的?九九乘法二七十四啊……
突然她反应过来,这夏朝此刻的算数应该是什么样的?九九乘法表肯定是没有的。
不说其他,就说她一个庄稼人还是个孩子又没上过学她咋会算数的?
她抿了抿唇“冯叔是掌柜,他最会算账了,他教给我的。”
“怪不得嘞……”张老汉这才了然的点头,“那你可要跟着冯掌柜多学学才好!每日有一百四十钱,那这租子咱家倒也不愁嘞!”这回张老汉的心放了一大半。
王婆子听得云里雾里,满脑子还围绕着七百钱的租赁钱转,直拍胸口顺气。
张老汉放了心,一家之主的威严又摆上了“小妹一家子就留下嘞,往后多干些活别叫你两个嫂嫂说闲话。”
“当家的这租子……”王婆子急急的要说点啥就被张老汉打断“俺晓得咋办!”王婆子只得闭了嘴。
张小妹激动的直掉眼泪,孟石头心里感动面上对张老汉也是感激涕零。
她原本还想着这房子的房租钱以后她来付,到时候月月从张家这里扣除就成。
张小妹一家子留下来,张老汉让她去求冯掌柜,她也是深思熟虑后才做这个决定。
张小妹一家子留下来她没什么意见,可万一孟家人日后找上来,也来个哭爹喊娘的投靠,到时候又让她去解决。
一次谎言要用无数次谎言来解决,她自认没那个脑力记住她撒过所有的谎。
这房子往后就让张老汉自己做主,谁留谁走那也是张老汉的事了。
王婆子瞧着闺女一家子还穿着单片子,别人她不心疼,闺女和狗蛋她心疼。
偷偷扯着张老汉袖子凑近他耳边“当家的,这都冬了咱闺女咋还穿着单片子嘞?”
张老汉斜瞥一眼王婆子哼了一声,转过头不再说话。
嫁进张家几十年,王婆子是怕张老汉,但也晓得张老汉啥样,见他不吱声就晓得他这是同意。
王婆子连忙下地拽着张小妹,叽叽咕咕出了屋子往另一个屋走。
没她啥事了,想回屋却发现也没地方可待。
酸菜缸里如今都有酸菜,又都不用出去干啥活,这不就全都在家待着。
连她想回空间都没地方躲藏,真后悔当初怎么不租赁个更大一些的房子。
这么多人都堵在家里,热闹倒是真热闹,每天闹哄哄的,可她想要个独立的空间也没有了。
不行,还是要给张家人研究点什么挣钱的活计,如今张小妹也来了,这腌酸菜几个女人其实就够了。
张家这帮男人总要有点营生干,她这几日总在研究这事。
思来想去目前没有什么可以进行的项目,不是没想过做点什么吃食让他们去出摊。
可她胆子还是有点小,这年头地痞流氓、衙役权贵、哪一个不比她们厉害。
出摊有可能要面对的就是地痞流氓,还有那些走街串巷的衙役。
这帮人最黑暗,见不得你好,挣点小钱还要打点他们,一个弄不好有可能就像缠上蚂蝗,附在身上吸干她们的血直到没有利用价值。
尤其是今个听了冯叔的一番话,她对夏朝又有了一些了解,经商为贱民,她小打小闹还没什么,往大了做那可就是正了八经的商贾。
到时可要缴纳大量的算钱,不能坐车,不能穿带颜色的衣裳和丝绸都不算什么。
要成为商贾必定要有一个后台,她没有后台就只能先在潜滩憋着。
所以去出摊暂时她不敢想,但张家这么多男人还是要干活的。
没办法她只能让利了,空间的酸崧自己留着吧,一日四十棵的数就从张家出。
她观察张大安这人比她那个爹胆子大一些,做事心也细还算负责任。
送酸崧就先选他跟着一起,等熟悉了以后就让他和张大顺专门负责给松仙楼送货。
四十棵,张家人激动坏了,张大安觉得送货难不倒他。
来城里也有一段日子,好像也没有刚进城那会那么怕了。
张大安跟着跑了几趟后和阿来熟悉了,但每次他只敢停在门口。
不过张大安还是很有眼力见的,从来不用阿来一个人搬,不言不语跟着一起往灶房搬。
酸崧送货交接完成,她也轻松下来,空间还有很多活等着她。
不过酸崧还要继续腌,酸菜锅也是她的最爱。
她还想着腌点咸鸡蛋,那些鸭子扔进荷塘后她就再没功夫去看过。
荷塘的水还是那么清澈,沿着荷塘小路时而俯身看荷塘,里面竟然还有很小很小的鱼儿在游。
这是……难道是之前扔进来的鱼产卵了?有了这些小鱼?
真是意外之喜,起身走到荷塘小路中间,这荷塘大半的景色跃入眼前。
一小群鸭子正悠然自得的在荷塘里游来游去,还有几只在荷塘岸上的竹林边缘。
瞧着可比买回来的时候发了不少,今年冬天看样还是穿不了鸭绒的棉袄了,夏天这批鸭子的毛应该就能收了,明年冬天一定能穿上鸭绒的棉袄了。
荷塘里的莲藕这么多,这要是在现代她妥妥的来个卤藕片、凉拌藕片。
可现在材料太稀缺了,想要卤藕片酱油、大酱、白糖、辣椒……这些材料必不可少。
如果凉拌……那最好也要有点辣椒才够味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调料再多的主意也白扯。
即使卖不成有这些莲藕在她也饿不死,更何况她还有那么多的竹笋、竹荪呢。
不过藕片这种东西口感好,稍微加点佐料味道就很不错。
以前她还用莲藕和猪肉包过饺子呢,味道也不错。
回到小院她收拾瓦罐,清洗鸡蛋准备腌点咸鸡蛋。
忙活完这些,她又拿了两颗酸菜剁碎,猪肉太腥骚她不准备用。
倒是肥肉切出来炼油后,剩的油渣可以和酸菜混一起包饺子或是包子。
她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三十晚上包饺子,从下午就开始剁酸菜,看着姥姥忙着包饺子的样子她就觉得幸福。
来到这里已经快两年了,她还没过过年呢。
她还觉得挺奇怪的,过年从夏商周不就开始了么?怎么这大夏朝却没有过年的仪式呢?
酸菜馅里面加了盐,放一些肥油,花椒炸的肥油也加入一点点,倒入剩下的油渣搅拌一下就好了。
面怎么也要再等几个小时,她先出空间,不然一会要被自动弹出去。
回家时张大安已经回来了,张家一堆人炕上炕下挤的屋里都没地下脚了。
“兰花你大父找你有事嘞!”张大安冲她摆手。
她走过去屋里挤的满满当当,这是干啥?看着众人显然是刚刚正在商量事情。
众人看向她,张老汉看向她“大丫你回来的正好嘞,俺们正说嘞,你说这酸崧让你姑她们去菜市卖成不?”大家说了半天也拿不准主意,这事儿咋说也是兰花搞来的,还是要问问兰花才成。
“去菜市卖?”她蹙眉重复,这事她不是没想过,只是她害怕目前菜市没有卖这个东西的,如果她们是头一份卖的怕被有心人盯上。
“是嘞,你姑和姑父也想搞个挣钱的营生,她们去卖酸崧挣点银钱日子也好过些。”张老汉解释。
张小妹两口子眼里带着期翼,要是能出去卖点酸崧,以后他们说不准也能存下点银钱。
毕竟嫁出去的闺女不能总赖在这里吃饭,要是卖酸崧挣了钱,他们也能时不时买点粮食添上做口粮。
她点头“嗯去卖酸崧也是多挣钱的事。”
“你同意大丫?”听兰花同意张小妹激动的不已。
这话说的她都要被逗笑了“姑我是同意的,卖酸崧能挣银钱有啥不好的?”
众人听到这里也都激动了,要是张小妹能去卖,那他们是不是也能去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