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叫张丽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十日终焉人物小传》最新章节。
本书涵盖一些十日终焉重要角色的小传和小故事。例如甜甜、地蛇(老淫贼)、枇杷花、小眼镜、九龙城寨(阿劲九仔荣爷前传)……最后搞个山寨版的十日结局,人鼠、赵医生、顾禹、宋七等人都会复活(我的话你只能信一半)
(说好八月完结,迟迟不完结)本书自设:这个世界是齐夏·余念安建立的新世界,所有角色都被复制在了这个世界里面,人生轨迹也被复刻。因此小传中有很多角色联动。
最后,不发刀不烧脑,只挖坑不填坑,请放心食用,保证毒死
宋七粉打卡区
陈俊南粉打卡区
齐夏粉打卡区
乔家劲粉打卡区
猫队打卡区
极道打卡区
没做完作业的人打卡区
月考成绩一坨的人打卡区
深夜不睡觉还在玩手机的人打卡区
我叫张丽娟。
我说谎了。
十四岁那年,我正和爸妈一起,坐在医院的走廊内瑟瑟发抖。
那时正值黑夜,医院的走廊白得可怕,窗外时不时有狼嚎声从城后远山传来。手术室的灯一闪一烁,很冷,像是野兽的眼睛。
爸爸和妈妈抱着包袱,已经睡着了。
昏暗的灯光下,他们鬓边的白发格外刺眼。属于庄稼人的面庞布满皱纹,像她们耕种了一辈子的黄土地般沟沟壑壑,看得分外心疼。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城里。
亮娃是我的弟弟,也是我唯一的弟弟。他比我小七岁。亮娃一直都很懂事,从会走路以来就始终粘着我,无论挑水打柴都会踩着我的影子,水汪汪大眼睛很有灵性。
可他拥有先天性的脑部疾病。
镇上卫生所的大夫给爸妈分析过很多,可她们一个字都听不懂。我也一样。
但我听明白了一件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他活不到成年。
上午时他还好端端的,蹲在溪边看我洗衣服,还笑嘻嘻的说以后要帮我挑水。可下午他就突然发病了,而且病得很重。镇里的医院已经没有足够治病的仪器了,我们不得不来到城里。
城市很大,比我们想象中的大太多了。我们全家换上了最好的衣服,但还是显得土里土气。我们循规蹈矩,不敢多说一句话,走错一步路,害怕遭人笑话。
直到现在,我们一口饭都没吃,只是喝了点凉水。凉水很冰,一直凉到胃里,久久不能消退。
一股冰冷的风吹来,凉飕飕的。我打了个寒颤,将作业从书包取出放在椅子上,取出已经被削得很短得铅笔,跪在地上准备写作业。地面寒冷坚硬,膝盖冻得发痛,回家后肯定又是通红。
我们家并不属于穷得揭不开锅,但也不富裕。自从亮娃出生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便每况愈下了,医院的账单就像屋后的水渠,怎么都填不满。
但尽管如此,爸妈也并没有让我放弃学业。
大家都说,对于农村出身的娃,唯一的出路便是读书。
从大城市调过来的支教老师总是对我们说啊,读了书,可以走出这个小村子,去到外面的大城市,乘着很长很长的列车,可以看到天安门,可以看到东方明珠,维多利亚港,那里有明媚的沙滩,有轮船呜呜着驶进港口……甚至还可以坐上宇宙飞船去往太空,阿姆斯特朗早在1969年便登上过月球了,那时祖国刚走出那煎熬困苦的十年。
我不能想象外面是什么模样,但一定很漂亮,很美好。每次说起外面的世界,宁老师的眼睛都是发着光的。
我真的很想去。
我成绩不好,笨笨的,不拔尖。我的同桌九娃比我聪明多了,随便听了点课,作业上清一色的大勾。我好羡慕呀。
哦,忘记说啦,九娃经常在班上打打闹闹,有时约着几个男生翻窗出去挖野菜,弄得满身是泥。不过每次回来,他都会偷偷塞给我一些,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想到这里,我的笔忽然停了下来。
我们这边挺流行女娃辍学打工。
女娃需要什么文化呢?会写自己名字就够了。女娃就应该早早打工,早嫁人还能得到彩礼钱,给家里的弟弟娶媳妇。
这就是一个女儿所尽的孝道了,而不是拥有文化,整天说些大家都听不懂的话,像个异类。村里的老先生就天天告诫我们,女子无才便是德——当然宁老师总告诉我们不要封建迷信,所以有三两个女生也开始反对了。
爸妈更不是死板的人。
恰恰相反,她们在从山上砍柴回来,路过我们教室时,会经常站在外面听宁老师讲课,宁老师也每次都允许了。爸妈回来后就说,以后女子也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学里同样有很多女学生。古时候有花木兰替父出征,西方的居里夫人同样也能得物理学奖。
现在,虽然我已经十四岁了,已经到了该辍学出去打工的年纪了,爸妈也一直闭口不提。
可是,虽然爸妈一直不说,可我们心里都明白。
班上同龄的女生都已经走了,位置都空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留在四面漏风的家里,留在坐满男生的教室里,留在四面封闭的村子里。每次撞见村里人时我都很尴尬,她们看向我的眼神很毫不掩饰——在她们看来,我是一个不懂事的女儿,而我们全家,都是标新立异的怪物。
……
……
我双手紧紧地绞在一起。想哭,但又不敢。
望着发白的纸张逐渐一滴一滴地湿润,我一页没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