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新官上任,初入职场(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最新章节。

林萧刚刚教训完钟子谦,心情格外畅快,总算让那家伙吃了点苦头,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悠然自得地朝大理寺衙门走去。

就在刚想踏进大门的时候,门口两个腰挎长刀的衙役便拦住了去路,其中一人语气生硬地喝道:“站住!大理寺衙门,闲杂人等不得擅入!”

林萧脚步一顿,抬眼打量这两人,心中暗自摇头。这就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自己这身打扮虽不奢华,但也算得上体面,他们却连问都不问一句就直接拦人。

若是换了个锦衣华服的大官,怕是早就点头哈腰地迎进去了。不过,林萧在后世职场混迹多年,对这种“门卫文化”早已见怪不怪,知道这些人不过是仗着一点小权力摆架子罢了。

他没有动怒,反而露出一个和煦的笑容,拱手道:“两位衙役大哥,在下林萧,乃陛下亲封的大理寺司直,烦请二位通报一声。”

听到“陛下亲封”四字,两个衙役脸色骤变,眼底闪过一丝慌乱,在临安城,一旦扯上皇帝,谁也不敢怠慢。

两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立刻挤出笑脸,语气变得恭敬起来:“哎哟,原来是林大人!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林大人稍等,我这就去通报!”说完,他匆匆跑进衙门。

“有劳。”林萧轻笑一声,心中却不免感叹:官场处处是门道,哪怕是看门的,也得讲究身份和态度。

不多时,一位身穿青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出来。这人五官端正,眉宇间透着一股精明,笑容和善,显然是个官场老手。他一见林萧,便笑呵呵地拱手道:“你就是陛下亲封的司直林萧?”

林萧拱手回礼,语气不卑不亢:“正是在下。”中年男子立刻热情道:“快请进,快请进!本官大理寺少卿张有德,林大人随我来办理上任手续。”

林萧心中微微一惊——自己不过是个正八品的司直,竟让大理寺少卿亲自迎接?这张有德可是正四品官,大理寺的二把手,掌管刑狱事务,地位远高于他这个小官。一般来说,司直上任,最多由主簿之类的小官接待,哪轮得到少卿出面?

他心念一转,很快明白过来:多半还是“陛下亲封”这四个字起了作用。张有德身为官场老狐狸,显然是看中了皇帝的青睐,才亲自出面,既是示好,也是试探。

林萧不动声色,跟着张有德往里走。张有德一边带路,一边笑呵呵地介绍道:“大理寺乃朝廷司法三司之一,专责刑名断狱,凡京城疑难案件,皆由本寺审理。最高是大理寺卿,现任寺卿赵怀仁,乃陛下心腹,掌管全寺事务。

其次便是本官,协助寺卿处理日常政务。再往下是寺正,正五品,负责具体审案。下面则是司直,正八品,协助审案、勘察、记录。”

说到这里,张有德顿了顿,似笑非笑地看了林萧一眼,意味深长道:“林大人,你虽是司直,但你可知,在大理寺最难混的是什么?”

林萧顺势请问:“还请张少卿赐教。”张有德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啊!在大理寺,真正能决定案子怎么审、案卷怎么写的,往往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而是那些书吏、衙役和巡检。

他们一个小动作,就能让案子拖上半年;一个眼神,就能让笔录改头换面。所以,林大人要想立足,光有圣上的任命还不够,关键得跟‘下面的人’处好关系。”

林萧听罢,心中并无意外。这跟后世职场如出一辙——光靠领导赏识远远不够,还得会搞关系、会做人。他笑着点头:“张少卿教诲,下官记住了。”张有德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拍了拍他的肩,笑道:“林大人年轻,却是个明白人,前途无量啊。”

二人来到正堂,张有德命人取来任命文书,宣读完毕后,林萧正式上任。一旁的书吏恭敬递上一枚司直官印,林萧接过一看,只见这官印虽小,却雕刻精致,上刻“大理寺司直”四字。他心中微动:自己终于迈出了仕途第一步。

张有德笑道:“林大人以后有何不懂之处,尽管来问本官。”林萧拱手谢道:“多谢张少卿提携。”

就在这时,一个冷哼声从旁传来:“一个毛头小子,也能做司直?”林萧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深青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双手抱胸,眼神带着几分不屑。

张有德微微皱眉,低声道:“这是本寺寺丞杨廷玉。”林萧心中了然,主动上前拱手:“杨寺丞,在下林萧,初来乍到,还请多多指教。”

杨廷玉冷笑一声:“指教不敢当,只希望林大人莫要坏了大理寺的名声。”

林萧听出对方语气中的轻视,知道这杨廷玉多半瞧不起自己这个空降的年轻人。

他不急不躁,笑着回道:“杨寺丞放心,下官定当遵守规矩,日后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杨寺丞多多指点。”这话以退为进,既不得罪人,又留了余地。

杨廷玉听罢,脸色稍缓,却仍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林萧目送他离开,心中淡然一笑。作为职场老手,他深知面对这种倚老卖老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示弱,再徐图后进。

张有德看着林萧,点头笑道:“林大人果然是个聪明人。”林萧谦逊一笑:“张少卿过奖了。”

随后,张有德带着林萧熟悉了大理寺的布局,沿着青石铺就的甬道缓步前行,沿途所见尽是肃穆庄严的景象。

大理寺虽为六部之外的独立衙门,却也承袭了宫廷建筑的威仪——飞檐斗拱,朱门厚重,门楣上“秉公执法”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昭示着这里是天下律法最森严之地。

迎面便是宽阔的前院,四周围墙高耸,墙头垂挂着大燕律法条文的匾额,提醒着进出此地的每个人,这里不容半点徇私。院中衙役巡逻,腰悬刀棍,气氛凝重。

张有德负手而立,神色透着几分自得:“此处绝非寻常衙门可比,纵有高官显贵出面请托,妄图徇私舞弊,在这律法森严之地,也绝无通融的可能 。

穿过前院,便是高耸的公堂,其门楣上悬挂着“明镜高悬”四个鎏金大字,气势逼人。

公堂正中,一张偌大的审案案桌横亘其间,桌后是象征权威的高背红木太师椅,案上置有惊堂木,一旦拍下,便是决定生死。

堂前两侧,分别摆放着书吏案几和审讯用的刑杖,靠近门口处则是供犯人跪伏的地方,脚下镶嵌着一块块乌黑发亮的青砖,仿佛诉说着无数冤魂的哀嚎。

“此堂平日里只处理大案、要案。”张有德抬手指向正堂,“普通案件多由寺正或司直审理,你的职责,便是协助大人们查案、记录、复核供词,一旦出现疑点,需立即上报。”

公堂之后,便是后堂办公区,这里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官衙的沉稳气息。长廊两侧分布着不同级别官员的办公房,红漆大门上一一挂着牌匾。

“这里是大理寺卿的正厅。”张有德指着最深处一间装饰华贵的房间,“大人平日不会轻易露面,但大案决断,必由他们拍板。”

往左右看去,分别是少卿、寺丞的办公房,门前常有书吏来往,捧着卷宗进进出出。至于后排厢房,则是林萧即将办公的地方。

“司直的职位虽不高,却是最辛苦的。”张有德笑着拍拍林萧的肩,“案情疑难处,你得下乡勘验、走访目击者,有时候还要到刑房审讯,可不像寻常文官坐堂批文那么轻松。”

林萧点头应道:“下官明白,定当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