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给奶奶过生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再生岂是池中物》最新章节。

饭后,我们收拾好东西出发。

走到楼下,看到小区里破旧的绿色宽敞简易棚,棚子顶部是铺的一层石棉瓦,棚子里几乎放满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大概在2004年中旬左右,政府集中将老旧小区的简易棚改造成了一排排单独的小库房,每户一间,用于储物和停放自行车。

再看小区地面,还是沙土地,记得小学时候,小区里的几个小伙伴儿们经常在地上挖几个坑玩玻璃球,再后来,地面也被铺上石砖。

我们走到车前,再看到这辆黑色普桑轿车,我思绪回到了那个时候。这辆车是2001年爸爸买来的一辆二手车,也是我家购买的第一辆车,当时的普桑车是公认的皮实,正常开的话,很少出现问题。

2002年高考结束,我考了驾照,拿到驾照后,爸爸经常带我去偏僻地方练车,记得练车的过程中,我蹭过墙、撞过垃圾桶,但因为速度都不快,所以车子也没出现什么问题。

我好想跟爸爸说一句,爸,您坐副驾驶,我来开吧。看到我熟练的车技,估计能把爸爸震惊到吧。

妈妈坐在了副驾驶,我坐在了后排,摇下车窗,对,没错,是摇下车窗,那时候这辆车的玻璃还是手摇式的,后来生产的汽车,都改成了按键式,一键升降。

车子走在熟悉又陌生的马路上,熟悉,是因为这条路已经走了无数遍了,陌生,是因为后来这条路经过新修,加上两边建筑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坐在车里,吹着风,看着窗外稀疏的建筑和路上零星的车辆,我感慨万分。几年后,这条路两边的平房都按规划陆续拆迁建成了高楼大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汽车越来越普及,再后来,交通堵塞成为了难以解决的一大问题,即使B市政府发布了限号出行规定,也依然没有缓解多少交通压力。

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华夏B市H区,奶奶家在H区Q镇的赵村,离城区有大概不到10公里的距离。

当眼前突然出现一处废弃工厂的时候,我灵机一动,拆迁?

我想起应该就在2002年年底,市政府要求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Q镇唯一的中心小学因为占地面积小,可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无法满足Q镇就学体量,所以要迁址到其他地方重建,而迁址的地方,就是Q镇主路北侧的这处废弃工厂。每次回奶奶家都会看到这处已废弃很久的工厂。

那时我听爸爸说过,这个工厂的老板因为资金周转不开,想要低价出售,但因为此处不属于H区城区内,无人看好,最终没人接盘,结果,政府拆迁重建学校,使这个老板大赚一笔。

既然老天给我这个机会,我要仔细琢磨琢磨这个事儿了。

“儿子,咱们明天去爬长城吧,我看你这段时间学习压力大,得放松放松”爸爸一边开车,一边通过后视镜看着我说。

“行啊,好久没去过了,估计现在您爬不过我”我想起小学时候,跟爸爸一起去爬长城,当时我参加学校运动队,主练中长跑,认为自己素质高,跑得快,于是跟爸爸比赛看谁爬得快,不一会,爸爸就把我落没影了,当时我还在想,爸爸是超人吗?

大概20分钟的路程,我们到了奶奶家。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石头垒的破旧房子,房子前面是一条过道,再前面是一片菜园,里面种着玉米和蔬菜,园子东北角有一棵大枣树,每年这棵枣树都会产不少大枣,夏天,我们会在枣树底下打牌或者聊天,比较凉快,即使到2020年,枣树的长势依然喜人。

再看房子,东侧一间是厨房,厨房单独有个门可以出入,除了厨房以外仅剩下一个门,大概在房子正中间位置,进门后是个客厅,同时也是餐厅,右侧和左侧各有一门,两侧屋子都是卧室,爷爷奶奶住在西侧那屋,我要是住在这里就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爸爸妈妈住在东侧那屋。

每次厨房做好菜,都会从厨房出来,走一段房前的过道才能进到餐厅,遇到下雨的时候,就要快跑了。

后来在2005年的时候,爸爸花钱把房子翻盖了。

“看看谁来了?是不是我大孙子来啦?”刚进大门,就听见奶奶的喊声,接着,看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远远的看着我。

“奶奶”我大叫了一声,迅速的跑了过去,扑到奶奶的怀里,紧紧的抱着奶奶。现在的奶奶头发花白,身体很好,走路带风,平时喜欢和我一起聊天。

奶奶有三个孙子,我排行老大,奶奶平时最疼我了。想到2020年的时候,奶奶的眼睛已经完全看不见了,而她依然希望我每周带着女儿回家看看她,虽然她看不见,但是听听我的声音,她就觉得很高兴。

我强忍着不哭,但实在是忍不下去,又是在奶奶怀里哭了起来。

“大孙子怎么了?是不是你爸又骂你了?”奶奶一边问,一边双眼瞪着我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