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过投入(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家国天下之天若有情》最新章节。

第四章太过投入

朝阳绕过人群,贴墙面而行,一路所见,皆是工艺不俗之佳品妙作。大家都在品尝着桌上的美食,同桌之人皆在热议这几天诗文大赛的经典比赛和那些耀眼的参赛选手,不少人都在偷偷下注赌到底今年谁能拿下第一名。此时的大堂里几乎所有人都全身心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台上,焦急的等待着比赛的开始。

唯独朝阳的心思不在这上面。他仍然对眼前这座辉煌壮观的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一探究竟,朝阳则是径直走到屏风后面,看到竟然还有门道通往外面,并大开着门,正处于无人看守的状态,朝阳犹豫了一下,想到此时此刻距离正式环节还有时间,便抱着欣赏美景的心态信步往门外走去了。

后庭则尽是苏式风格之设计,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白墙灰瓦,亭台水榭,楼阁殿宇,应有尽有。后庭分成两个功能区,一个是居住区,另一个则是家庭聚会或小规模的聚餐等。

沿水而铺的走廊,亭台楼阁错落而成其美景,衔山接水,或自成一体,或合而成更佳之境,藏露无形,一步一景,美不胜收,日则孕日光而应晚霞,夜则见明月而符穹明。整个后庭,弯弯曲曲通往幽深而宽阔的世界。大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朝阳在不知不觉中从西面建筑转到了东边,而这边主体建筑之格局摆设、用料、设计与楼下所见之式例又多有不同,前面的风格以宏伟宽阔为主,应该是属于办公及接待会客而用,而后半部分则是另一番景致,雕栏玉砌、藏深影避,除了馨香芬芳之外,还带着一些莫名难言的温柔且温暖的色彩,给人的感受则更像是大户人家的生活宅邸。

继续往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形制规格稍小的弄堂,深不过约二十步,两侧挂了几幅出自名家之笔的作品,往北折则是一处圆形红木门,屏风之后,是蜿蜒曲折的小道。

复折向东去,则是一座阁楼,建立在高台之上,唯一的通道便是眼前的那座半圆石阶,朝阳跨步向前,细见阁楼十分精美典雅,见大门敞开,本欲叫喊是否有人,多次不见回应,便决心进去一看究竟。

放眼望去,映入眼潦的家具桌椅、书案香台,巧轻又不失端稳;竹色帘席,装饰素粉恬淡又影带交辉,檀香置其间,清香轻饶,紫气飘飘,让人如沐春风,如入幻境。不觉迈步跨入,顺回廊前行,有偏殿一间,虽长方不过丈,所能容者不过一张书案,三张红木方形凳,但见其中堂之上,有匾一幅,其上书:

敬学修身

定睛细看,落脚处小楷写到:清凌居士书加盖一枚小篆玺印

其下对联一幅,写道:

千古文章唯妙手,万世道德在修身

案桌之上,摆放的不仅有四书五经,还有《淮南子》《春秋繁露》《战国策》等,旁边甚至还有涉及历史的十几部著作,包括《汉书》《周书》《宋书》《史记》。见此番场景,朝阳暗自说到:想不到这里还有如此高雅清幽之殿阁,对于读书学习再适合不过了,或者难道是酒楼掌柜的私人会所?想必主人也是个有特别品味和特别气质的人,不但性格脱俗,从眼前书籍的翻阅情况来看,还是个满腹才华兼且清雅高洁之人。朝阳在原地不觉的发呆出神,脑海里浮现出一些画面。片刻之后,朝阳猛然回神,对自己抛出了一句不知什么话,便延廊道继续往东寻去了。期间经过三处回廊、三座偏室,对其饰物、对联,画作、古玩及所提诗词一一欣赏后,走到了一所豁然开朗的场所,青瓦屋檐之下,琉璃为屏,青木为梁,古灯微微,绿竹为饰,梁上赫然挂着一块横匾,写着:得自然也

一对楹联格外醒目:

上联:佳景良辰易得欢愉

下联:诗词巨制难觅春秋

东墙之上,竟然赫然挂着一幅长近5米,高约2米的山水名画,乃前朝著名大师张石所画之真迹图,题跋曰“大好河山”,其形制款识多类似今日挂在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图。

朝阳正仔细专注端详着一副名画,随口低声诵读上面的提拔,却浑然不知此时他的身后,已然站着一个亭亭雅立的绝色女子。

那么,为何在这座聚贤馆里,会有这些摆设和装饰,站在朝阳身后的女子又究竟是谁?她是这座酒楼的主人吗?一介女流怎么会独自在这里呢?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