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沧州(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姐是马秀英》最新章节。

姚广孝这话挺有意思啊。

朱标听完稍微想了一下,脸上立刻便露出笑容。

这第一句初听着是奉承。

但是暗地里的意思,却是棋盘是他姚广孝起的,棋子也是他落下的。

但是真正执棋的人却是朱标。

他分得清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身份。

而第二句里的鸿毛与泰山,又是两种隐喻。

最简单的就是两者间的重量,姚广孝敢拿胡惟庸做棋子,就说明他知道胡惟庸背地里是什么人。

所以他是鸿毛,赵好德是泰山,这棋局吹得动鸿毛,但绝动不了泰山。

而另外一种意思就是,他姚广孝是鸿毛,朱标是泰山。

泰山看重的人,鸿毛怎敢放肆?

“这棋局要怎么落子,是你的事情,孤不过问,也不想过问,孤只知道孤舅舅就快回来了。”

朱标说着语气凝重了些许,大明东宫太子的威严也弥漫开来。

姚广孝应声脑袋也更往下低了。

“这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的主意,是孤舅舅提出来的。”

“舅舅不要此虚名,隆冬年节远征残元,前后行进近万里之遥,并为大明拓土开疆两千余里。”

“孤不想在舅舅凯旋归京之时,这出京前的主意,还没有落定,没有个开头……”

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的主意是侯爷提出来了?!

姚广孝心中微微惊叹,接着连忙起身行礼,“殿下的意思小僧明白了。”

“侯爷凯旋归京之时,若这棋局未见分晓……”

说着姚广孝伸手指向自己的大好头颅,“小僧自会给殿下,给侯爷一个交代!”

朱标看着他的动作,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若是不成提头来见。

这和尚还真挺有意思,一个谋士居然用军中的路数。

不过有这个态度就好,说明他有把握做好这件事,在舅舅回京以前,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这样就够了。

现在棒子打了,该给他颗甜枣尝尝了。

元廷崇尚佛教,更是花费众多银钱,造出许多珍贵佛家秘宝。

而大明打垮了元廷,占了这大好河山,这些佛家秘宝自然也就落到了大明手中。

姚广孝表面看就是个和尚,这些秘宝正好用来赏赐给他。

一件锦镧袈裟,几盒点心。

这几件东西接到手里,姚广孝顿时便感激涕零,在他心里这不仅仅只是赏赐,还是大明太子朱标对他的肯定。

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

做这大明朝的刘秉忠,在史书之上写下他姚广孝的名字!

千恩万谢离开弘德殿。

朱标再次起身走到了屋外,阳光照在身上,依旧是那么温暖,那么舒服,现在是真没什么事了。

走!

去找媳妇去!

而在在去找媳妇的路上,朱标脑子里突然想起了一个事情。

从时间上计算,马世龙此时应该已经在拔营回京的路上。

大军开拔,行军速度是非常慢的,更何况还是在凯旋而归,在自己国土之上,速度那是缓慢。

马世龙是耐不住那个性子的,慢悠悠像是老太太散步。

一定会率轻骑先行,找一个大军必经之路上的繁华城镇,微服私访好好玩上几天。

然后等大军到了,再启程去下一个城镇。

以此往复。

那这样的话,舅舅现在应该到哪了呢?

沧州?济南?大名?

这几个地方他都还没有去过呢。

不过舅舅如果经过那里,肯定会给自己带些东西回来。

有点好奇,舅舅会带些什么回来?

………………

沧州。

经历过元廷统治,农民起义,军阀混战,等等一系列天灾人祸。

这偌大一座城市,早已不复史书中,描写的那般繁华景象,居住生活在此的人口,尚不足巅峰时的十分之一。

但好歹,沧州也是大明北方诸省,数得着的几座大城市。

紧邻京杭大运河,往来的商贾,加上朝廷的补助,勉强还是能凑出了一些烟火气,不至于那么难堪。

马世龙身着常服布衣,身后跟着朱樉三兄弟和沐英。

距离他们不远,马勇带着一众勋贵子弟,远远的吊在他们后面,每个人的肩膀上,都还背着一个包袱。

鼓鼓囊囊,看着重量就不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