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儒修之路,三不朽(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最新章节。

张道之与蓁儿虽说是兄妹关系。

但说到底,近些年来,二人之间,并非朝夕相处。

对彼此多有不了解。

正如此刻蓁儿见张道之正诵读经文,又瞧见院子里发生的种种异象。

只觉惊讶。

这时,站在她身旁的阿絮脱口道:

“姑娘,您这位兄长,莫非是仙人吗?”

蓁儿也极其不解。

她读万卷书,对异士有所了解。

说书先生口中那些锄强扶弱,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们,也是异士。

可从未在书里见过,听说书先生讲过,有些异士,竟能使万物逢春?

蓁儿暂且安耐住内心震撼,认真地听着张道之讲经。

恍惚间,自身仿若入定。

昔日所读之圣人典籍,在这一刻,全部回想起来,不停地涌入脑海当中。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此前,纵使读书百遍,仍是不见其义。

但如今,心绪入定,心思明空。

那些圣人典籍中蕴含的天地大道,仿佛已被她掌握在手里,

“世间之事,皆有本末,明因果承负,则闻道也。”

“读万卷书,博学己身,不懂则问,问而深思,思而明辨,辨而行万里。”

“...”

蓁儿喃喃着。

体内竟是缓缓凝聚起少量的浩然气。

院外。

那中年书生见此状,暗自惊讶道:

“这是,闻道了?”

“不得官身,却能闻道,此女子,已超越这世间绝大多数读书人了。”

此前有言,修行三境,在筑基、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佛教有不同称谓,儒家也是如此。

即闻道、明道、证道。

与其说是境界,不如说这是心境了。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读书人,想要身具浩然气,必须要走科举致仕之路。

因为从这条道路中,他们可以确定此生为之奋斗之目的。

或出将入相,或治理家国,或为一地百姓之父母官。

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便是闻道了。

有了这个心境,便会不断地充实自身,在这个过程中,凝聚浩然气。

若不走科举致仕,那就走立学之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科举致仕一般,也是一种救世之路。

万千大道,殊途同归,唯一目的,便是救世。

这是学问建立之初的目的。

所谓小学治国,大学治世,就是如此。

儒生接下来的心境,便是明道。

确定自身践行的道路之后。

就要去想,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走到路的终点了。

比如要投身官场治世,当了大官,就要去想,用什么方法救世,是依法救世,还是推陈出新,用改革救世。

此为明道。

在这个阶段,体内不仅会存在浩然气,还会具有功德。

毕竟,自身已走在救世的道路上,所作所为,都会帮助到百姓。

倘若路走错了,百姓因此受害,道心自然也就崩塌了。

唯有具有功德的读书人,才能不以官印为媒介的情况下, 将体内浩然气与自然伟力相互沟通。

也就是将浩然气外放体内,到达异士的程度。

至于证道...

便就是成圣之路了。

也就是此前说过的三不朽。

无论闻道还是明道心境,至多只能做到立功或是立德、又或立言。

不可能三者兼备。

但到了证道阶段,就要尝试着,一起去走这三条路了。

走不通,儒生的路,便也走到了尽头。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读书人,明明做了大官,却不复少年,甚至成了恶龙的原因所在。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踏不上证道之路的终点,不可避免的沦落为俗人,开始贪赃枉法...

如今。

蓁儿就已经到了明道的心境。

今后随着学问的深入,体内积攒的浩然气,将会越来越多。

院外那中年书生之所以惊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