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商业街(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都穿书了,谁还要你当赘婿》最新章节。
转眼到了腊月,因着快要过年了,京城多了不少卖年货的集市。
什么腊鱼腊肉,干菜蘑菇。什么狐皮虎骨,鹿茸熊掌……山里长的,海里游的,常见的,不常见的通通都能买到。
京城往日比较繁华的几条街,这几天天不亮就已经有挑着担子的小贩,出来吆喝。
街边的店铺营业时间也比往日长,各家为了吸引顾客纷纷挂出彩旗,五颜六色的迎风招展,是腊月里一道独特风景。
各地杂耍艺人聚集到人流最大的街道,耍猴的,变戏法的,各显神通,挣得盆满钵满。
数不清的马车和轿子在街道上穿梭,马蹄声和轿夫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京城富贵人家多,讲究过新年穿新衣。好一点的主人家,就连家里的下人,都会做一套新衣裳。
不少有钱人为了走亲访友有脸面,都来置办玉絮绒的衣裳。这就导致玉絮阁的生意异常火爆,连挂在门口的样衣都被人买了去。
凌韵顶着给晋王谋军饷的压力,一刻不停的折腾着。在乾德皇帝的推动下,她承包了城南的一条比较偏僻的街道,准备打造成大乾第一综合商业街。
这条街大多数铺子是容贵妃本家的产业,还有几个铺子是吏部尚书袁大人家的产业。
整条街拢共不到两百间的铺子,空着的就占了一半。
其余的,除了两家卖南北杂货,就都是布庄和成衣铺子。
和之前凌家在平阳县的布庄一样,这些铺子款式老旧摆放杂乱,又没有什么噱头,价格也没优势。
所以除了和容贵妃,袁大人两人交好的人家,京城中人一般都不会选这里买布。
乾德皇帝也不知是不是有意考验凌韵,在这条街指了两栋楼让她开了茶庄和酒楼,又让她规划一下空铺子,把整条街的生意都带动起来。
而作为回报,容妃娘娘和袁大人都答应给凌韵盈利的七成。
听着是凌韵捡了大便宜,实际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做得好了,她就是晋王的钱袋子。
做的不好,晋王揪洛王小辫子的事因此耽误了,她九个脑袋不够砍。
因为有了福岚茶庄,和旺旺酒楼的入驻,这条街道倒也确实热闹了不少。
京城的大小官员向来喜欢跟风,最近乾德皇帝朝堂上也好,私底下也好,都对晋王赞赏有加。
这些个官员只要听闻哪里有晋王的产业,一个个如绿头苍蝇一般就凑了上来。
所以不出三日,凌韵在平阳县用的那些噱头都还没用上。茶庄的茶就卖断货了,酒楼的预订也排到了年后。
乾德皇帝自从当了玉絮阁的东家后,就明里暗里让凌韵把茶庄和酒楼也放开加盟。
凌韵哪里敢说一个\"不\"字?
于是这新开的两个铺子收益有五成归了皇上,三成归了晋王,辛苦谋划的她只得两成。
就这两成还要识大体地为晋王剿灭洛王叛军做贡献。
凌韵心塞,却又无力反抗。只能想法子把其它铺子的生意也搞起来,毕竟都是不挣钱,比起乾德皇帝的理所应当,容妃娘娘和袁大人的所作所为就要让人心里舒坦得多。
袁向南没有直接表态,却很听劝。手里的布庄都重新布置了。搭了些鸭绒袄子和被子一起售卖。生意倒是渐渐有了起色。
容贵妃则是直接说了,不管铺子有没有起死回生,凌韵这个朋友她是结交下了。
若是只是随口一说也就罢了。这话说完第二日,容贵妃就送了京郊一块地的地契来,说是方便凌韵建鹅绒工厂。
不收银子不说,连自己几个庄子一百多下人的身契都一并送了来,说是任凌韵差遣。
凌韵这人向来不把人往坏处想,见容贵妃做到这份上,便暗自发狠。绝不能让姐妹失望,以后她的这条街就是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
次日一早,她便喊来季涵远和春桃他们一起商量。
容贵妃那块地又大,离京城又近,盖了鹅绒厂房,还可以盖火锅底料加工厂和茶包厂。
另外凌韵还想盖个十间八间的仓库和若干宿舍。
春桃听得激动,自告奋勇道:\"小姐,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工?明天就开工行不行?
从平阳运那些东西来,太慢了。要是能在京城办起厂子,赶在除夕前,能多挣许多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