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入学“囧”途之“九转迷宫”(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冲破枷锁:刘顺的励志岁月》最新章节。

在石市这座繁华喧嚣的城市里,夏日的阳光如同炽热的洪流,肆意地倾洒在每一个角落。对于刘顺而言,这个暑假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可日历上那不断跳动减少的数字,却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敲打着他的心。距离开学仅仅剩下半个月,他的心恰似狂风骤雨中的海面,波涛汹涌,一刻也难以平静。每一次心跳,都裹挟着揪心的紧张,仿佛命运的巨钳正紧紧夹着他的未来,稍有不慎,便会将其碾碎。

刘顺像往常一样,在四川饭店后厨这片油烟与热浪交织的“战场”中忙碌着。炉灶上的火焰如同疯狂舞动的精灵,肆意地跳跃着,贪婪地舔舐着锅底,锅里的热油发出“滋滋”的尖锐抗议声,仿佛在宣泄着满腔的不满。与厨师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餐具碰撞的“叮当”声,共同奏响了一曲喧闹而又忙碌的后厨交响曲。好不容易逮到那短暂如流星划过夜空的休息间隙,他猫着腰,像个寻找掩体的士兵,匆匆躲到了后厨最偏僻的角落。这里,杂物堆积如山,散发着一股混杂着油烟、食材发酵气息以及岁月陈旧味道的独特气味,令人不禁皱起鼻子。

他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此刻,他的双手抖得好似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树叶,手机险些从指尖滑落。好不容易稳住,拨通母亲电话的瞬间,他的声音也跟着颤抖起来:“妈,学校马上要办入学手续了,您能来陪我一起吗?”那声音,犹如深秋枝头摇摇欲坠的最后一片枯叶,带着无尽的脆弱与惶恐。电话这头,刘顺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耳朵紧紧贴在手机上,仿佛这样就能将母亲的回应听得更真切,连自己剧烈的心跳声都仿佛要冲破耳膜。

电话那头,母亲略微停顿了一下,这短暂的沉默,在刘顺听来却如世纪般漫长。紧接着,母亲坚定的声音传来:“顺儿,妈肯定来,你别急。妈知道这事儿对你有多重要,天塌下来妈也给你顶着。”可刘顺怎能不急?这入学的机会,对他而言,宛如在茫茫沙漠中徘徊已久、几近绝望的旅人望眼欲穿的那片绿洲,美丽却又脆弱,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其吹散。他不禁回想起自己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入学机会,在饭店里挥洒了多少汗水,忍受了多少疲惫,要是因为手续问题而功亏一篑,那该是何等的绝望。那些在饭店里忙碌的日夜,繁重的工作像巨石般压在他稚嫩的肩头,每一次腰酸背痛,每一次被油烟呛得咳嗽,都只为了能攒够学费,不放弃心中的求学梦想。

怀揣着一丝希望,刘顺深吸一口气,宛如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鼓足勇气,一步一步,挪到了饭店老板跟前。此时老板正站在炉灶旁,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手中的勺子在空中有力地挥舞,嘴里大声喊着:“快,那盘鱼香肉丝火候到了,赶紧出锅!动作麻利点,别耽误了客人用餐!”老板的声音在嘈杂的后厨中显得格外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刘顺低着头,脑袋恨不得缩进脖子里,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衣角,原本就有些破旧的衣角,在他的揉搓下,仿佛随时都会破个洞,仿佛那是他紧张心情的“发泄口”。“老板,我……我想跟您请半天假,去学校办入学手续。”他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在这嘈杂的后厨里,几乎瞬间就被淹没在各种喧闹声中。

老板正忙得焦头烂额,听到刘顺的话,停下手中的活,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紧紧的结,眼神里写满了纠结与为难。他用手抹了抹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那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满是油渍的围裙上,留下一小片深色的印记,仿佛是忙碌的勋章。“小刘啊,你也知道,现在店里忙得像个战场,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这一走,这活儿可怎么安排?这客人要是不满意,投诉起来,咱这生意可就难做咯。”老板一边说着,一边环顾着忙碌的后厨,眼神中满是无奈,仿佛在向刘顺展示这“战场”的严峻形势。厨房里,厨师们在炉灶前忙碌地翻炒着,服务员们端着盘子穿梭其中,每个人都脚步匆匆,神色紧张。

刘顺心里“咯噔”一下,仿佛坠入了冰窖。他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焦急与渴望,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老板,我知道店里忙得不可开交,可这入学手续对我来说,真的是比命还重要啊!您就开开恩,这半天假对我意义非凡,我保证回来后,像头牛一样拼命干活,把耽误的都补回来!我会主动加班,多接几单外卖配送,保证不耽误店里的生意。”刘顺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在向老板宣誓自己的决心。他的目光坚定地看着老板,希望能从老板的眼神中找到一丝松动的迹象。

老板盯着刘顺看了好一会儿,像是在权衡着什么。他微微皱眉,目光在刘顺身上打量着,似乎在回忆刘顺平日里的工作表现。终于,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行吧,小刘,看你这孩子平时也踏实肯干,就给你这半天假。但你可得尽快回来,店里真的离不开人。你要是能在回来后多拉几个大订单,那就再好不过了。”老板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妥协,同时也寄予了一丝期望。

刘顺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满心感激地说道:“谢谢老板,谢谢老板!您放心,我肯定快去快回!回来后我一定想办法多拉订单,不辜负您的信任!”说完,他像得到大赦的囚犯,转身又投入到工作中,手脚比之前更加麻利,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股狠劲,仿佛要把这半天的工作量在剩下的时间里全部做完。他快速地穿梭在厨房的各个角落,配菜时,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食材,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细的手术,每一片菜叶都被他仔细地清洗、择选,每一块肉都被他精准地切割。传菜时,脚步如飞,在桌椅间灵活地穿梭,嘴里还不忘喊着:“小心,借过!招牌菜来咯!”那声音,带着一种急切与坚定,仿佛要向世界宣告他对这份工作的认真与负责。

母亲在老家县城得知刘顺的请求后,一刻也不敢耽搁。她居住的屋子不大,略显陈旧,家具摆放得有些杂乱,岁月的痕迹在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印记。墙壁上的石灰有些脱落,露出斑驳的墙面,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母亲匆匆从简陋的衣柜里翻出几件衣服,塞进一个破旧的布包里。她的手因为常年劳作而显得粗糙干裂,在收拾东西时,不小心被拉链划破了手指,一丝鲜血渗出。她只是皱了皱眉,用嘴吮了吮伤口,便又继续忙碌,仿佛这点小伤根本不值一提,此刻,儿子的入学手续才是最重要的事。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毅,那是为了儿子可以不顾一切的决心。

随后,母亲一路小跑来到车站。车站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弥漫着一股混杂着汗味、尘土味以及各种食物香气的奇特味道。人群熙熙攘攘,人们的脚步声、交谈声、广播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头晕目眩。母亲在售票窗口前焦急地排队,不时踮起脚尖向前张望,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担忧。她听到前面的人抱怨着车票紧张,心里不禁更加着急。终于轮到她买票,她赶忙问道:“姑娘,最近一趟石市的车什么时候开?”售票员头也不抬地回答:“十分钟后,赶紧的,就剩最后几张票了。”母亲匆忙付了钱,拿着票,一路小跑向检票口,脚步急促而慌乱,险些被人群绊倒。

一路上,客车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颠簸前行,发动机发出沉闷的轰鸣声,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艰辛。车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田野、树木、村庄一闪而过,但母亲无心欣赏。她眉头紧锁,嘴唇微微颤抖,喃喃自语道:“顺儿啊,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这学咱一定要上。要是因为手续出问题,妈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担心手续办理不顺利,又发愁家里本就紧张的经济状况,万一在学校还需要什么额外费用,该如何是好。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那为数不多的钱,心中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那模样,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在向上苍祈求恩赐。她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口袋里的硬币,仿佛那是她最后的希望。

终于,客车缓缓驶入城市。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下了车,在车站出口,刘顺一眼就看到了母亲。母亲的头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几缕白发在阳光下格外刺眼,那是为家庭、为刘顺操劳的见证,仿佛岁月的画笔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脸上写满了长途奔波的疲惫,深深的眼袋和眼角如蛛网般细密的皱纹,记录着这些年的艰辛。但她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光芒,那是对刘顺深深的关爱与期待,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为刘顺照亮前行的路。刘顺鼻子一酸,眼眶瞬间红了,他快步走上前,接过母亲手中的行李:“妈,您辛苦了。都怪我,让您这么大老远赶来。”母亲微笑着摸了摸刘顺的头:“傻孩子,妈不辛苦,只要你能顺利入学,妈做什么都值得。这是妈应该做的。”刘顺看着母亲干裂的嘴唇,从口袋里掏出一瓶水,递给母亲:“妈,喝点水吧。”母亲接过水,轻轻抿了一口,那干裂的嘴唇仿佛得到了一丝滋润,她微微眯起眼睛,露出一丝满足的神情,仿佛这一口水是世间最甘甜的饮品。“顺儿,手续的事儿别太担心,咱们一起想办法,肯定能办好。”母亲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依然坚定有力,给刘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母子俩一同踏入学校的大门,校园里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前来办理入学手续的新生和家长。欢声笑语、交谈声、询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嘈杂而又充满活力的声浪。刘顺却无心欣赏这热闹的场景,他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看着学校那高大的教学楼,心中既充满了向往,又夹杂着一丝畏惧,仿佛这不是知识的殿堂,而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每一层台阶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那教学楼矗立在眼前,庄严肃穆,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前来求学的学子。

他们来到教务处,眼前的景象让刘顺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一条长龙从教务处门口蜿蜒而出,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队伍里的家长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一位穿着朴素的母亲焦急地说道:“这手续怎么这么麻烦啊,我都跑了好几趟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办好,孩子的学可不能耽误啊!我家孩子为了考上这学校,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要是因为手续问题上不了学,那可太冤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无奈,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角,仿佛这样能缓解她内心的焦虑。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的父亲也附和道:“是啊,学校也该考虑考虑实际情况,简化一下流程,这么多孩子和家长等着,这不是浪费大家时间嘛。我还得赶着回去上班呢,这耽误一天,这个月奖金又没了。”他一边说着,一边焦急地看了看手表,眉头皱得更紧了。还有一位家长抱怨道:“我听说有的学校手续办理可快了,怎么咱们学校这么复杂,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入学。早知道这样,当初就该选个简单点的学校。”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后悔,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些话语像重锤一样,一下下敲打着刘顺和母亲的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顺和母亲默默走到队伍末尾,随着人群缓缓挪动。刘顺时不时踮起脚尖,向前张望着,嘴里嘟囔着:“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啊。照这速度,今天能不能办完都难说。”母亲则在一旁安慰道:“别急,顺儿,咱们慢慢等,总会轮到咱们的。好事多磨,说不定等会儿办手续就一帆风顺了。”等待的过程中,刘顺感觉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都过得无比漫长。他看着周围的人,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焦虑,担心自己的手续也会出现问题,那焦虑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着他的心。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游离,看着其他家长或焦急或无奈的表情,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终于,漫长的等待结束,轮到刘顺了。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双手颤抖着将成绩单和相关材料递给教务处的老师。老师坐在办公桌前,面无表情地接过材料,开始仔细翻阅,一边看,一边微微皱眉。刘顺的心瞬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紧紧地盯着老师的表情,试图从老师的细微变化中判断情况,那眼神,仿佛要把老师的心思看穿。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

“同学,你的这份材料有些问题。”老师抬起头,目光严肃地看着刘顺。

刘顺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重锤击中,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老师,怎么会呢?我明明都准备好了啊。我为了准备这些材料,可是费了好大的劲,每一项都检查了好几遍。”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那声音仿佛是从心底挤出来的。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试图从老师的眼神中找到一丝转机。

老师指了指材料上的一处:“你看,这个活动的盖章没有,按照学校规定,材料不完整,手续无法办理。这是学校的硬性要求,谁都不能违反。”老师的语气平淡而又坚决,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刘顺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哭腔说道:“老师,这个活动我确实参加了,当时太忙疏忽了盖章,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我真的很想上学,为了准备这些,我付出了太多努力。我在饭店打工,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可从来没耽误过学习。”刘顺一边说着,一边脑海里浮现出自己参加活动时的场景,满心的委屈和不甘。他想起自己在活动中忙碌的身影,为了完成任务付出的汗水,此刻却因为一个小小的盖章问题可能导致入学受阻,怎能不委屈。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几乎是在哀求老师。

母亲也在一旁焦急地求情:“老师,您就行行好,这孩子为了能上学,每天在饭店打工,省吃俭用,就盼着这一天。您看能不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他真的是个好孩子,学习一直都很努力,这机会对他太重要了。”母亲的眼神中充满了恳求,双手不自觉地合十,仿佛这样能增加一丝希望。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那是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未来放下尊严的恳求。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儿子深深的心疼和对老师的期盼。

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是学校的明文规定,我也没办法。你们必须尽快把章补齐,不然真的办不了手续。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定,那学校的秩序不就乱套了吗?”老师的语气虽然平淡,但在刘顺和母亲听来,却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他们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刘顺和母亲失魂落魄地走出教务处。此时,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照在他们身上,却丝毫感受不到温暖,反而觉得浑身冰冷。刘顺的脚步变得沉重起来,每一步都仿佛拖着千斤重担,那是梦想受挫的沉重。他的肩膀微微下垂,眼神中充满了失落。

“妈,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啊?”刘顺像只无头苍蝇,焦急地在原地打转,眼神中透露出无助和迷茫,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难题。他的双手在空中挥舞着,仿佛在寻找着一丝希望。

母亲咬了咬牙:“别急,顺儿,咱们去找找看,肯定能找到盖章的地方。总会有办法的,咱们不能放弃。”母亲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她知道,此刻自己不能慌乱,要给儿子信心。她紧紧握住刘顺的手,仿佛要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他。她的手虽然粗糙,但却充满了力量,让刘顺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于是,母子俩开始在校园里四处打听盖章的地点。他们先是找到一位路过的学生,刘顺急忙上前询问:“同学,请问这个活动盖章在哪里办理啊?我们都快急死了。”学生挠了挠头,思索片刻后说:“好像在行政楼那边,具体哪个办公室我也不太清楚,你们可以去问问楼里的老师。我记得之前听同学说过,好像在三楼,但不确定。”刘顺和母亲道了谢,便匆匆朝行政楼赶去。他们的脚步急促,心中充满了希望,仿佛行政楼就是他们的救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