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暑季困局:“弃子”刘顺——破茧成蝶抑或折戟沉沙?(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冲破枷锁:刘顺的励志岁月》最新章节。

在初二第二个学期的校园里,紧张的期末氛围恰似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校园的每一寸角落都紧紧裹缚,不知不觉间,这里已然变成了一座无形的战场。教室,宛如一座知识的堡垒,阳光透过斑驳陆离的窗棂,洒落在堆积如山的书本与试卷上,纸张泛出清冷的光芒,映照着同学们专注而坚毅的面庞。他们仿佛即将奔赴沙场的战士,争分夺秒地为考试冲刺,笔尖摩挲纸张的沙沙声,仿佛是战场上的密语,又似激昂战歌的前奏,交织成一曲紧张而壮烈的奋进之歌。然而,刘顺的心却如脱缰之驹,朝着那被无奈与压抑充斥的远方狂奔而去。

学校的时光,对刘顺而言,无疑是一场背负沉重枷锁的漫长苦役。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声仿佛来自遥远的迷雾森林,模糊且缥缈,难以在他混沌的思绪里激起半点涟漪。他常常不由自主地走神,思绪如断了线的风筝,悠悠荡荡飘回那个如冰窖般令人窒息的家。

每日晌午放学后,校园奏响青春的变奏曲。同学们如欢快的雏燕,或三两成群,笑靥如花地涌向食堂,分享着美食与趣事。

“嘿,你们听说了吗?隔壁班那谁,昨天在体育课上闹了个大笑话。”胖墩儿满脸兴奋,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咧到了耳根,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这个趣事。

“快讲讲,别卖关子啦!”眼镜仔推了推鼻梁上那副略显厚重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他跑步的时候,鞋带开了,结果一脚踩上去,直接来了个狗啃泥,摔得那叫一个惨,哈哈哈!”胖墩儿一边说,一边笑得前仰后合,双手不停地拍着大腿,仿佛这个场景有多滑稽,他就要用这种夸张的动作来强调。

“哎呀,他是不是特狼狈?”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捂着嘴,眼睛笑得弯弯的,眼中带着笑意,脑海中已经浮现出那个同学摔倒的狼狈模样。

“那可不,脸都红透了,半天没爬起来,周围人都笑疯了。”胖墩儿好不容易止住笑,气喘吁吁地说道,脸上还残留着抑制不住的笑意。

“他当时肯定尴尬死了,估计以后上体育课都有心理阴影了。”另一个短发女生附和道,脸上也带着调侃的笑容。

“说不定他会吸取教训,以后每次上体育课都先检查鞋带。”眼镜仔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地说,试图从这件事中得出一个小小的教训。

“哈哈,有可能。不过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做事可得细心点。”胖墩儿笑着总结道,笑声中带着青春的活力与不羁。

他们的笑容灿烂夺目,青春活力四溢,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欢乐氛围中。又或是脚步匆匆,归心似箭,向着家的方向飞奔而去,那里有温暖怀抱和无尽关爱等待着他们。而刘顺,只能默默背起装满忧虑的书包,像一只离群的孤雁,形单影只地踏上那条通往与父亲相对无言的家的路。每一步都似拖着千斤重的石头,满是落寞与惆怅,他的身影在夕阳余晖中被拉得长长的,宛如一幅孤独的剪影,诉说着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家中,气氛恰似寒冬腊月里荒无人烟的冻土,冰冷、死寂。父亲那颓唐的身影,宛如一座腐朽的冰山,瘫坐在破旧沙发上。他双眼浑浊,布满血丝,头发凌乱如杂草,胡茬肆意生长,手中烟蒂忽明忽暗,烟灰随意落在满是污渍的衣服上。自从母亲走后不久,父亲便将面点店关门,从此一蹶不振,整日沉迷烟酒,对生活彻底丧失斗志,愈发懒惰且不负责任。

“这生意没法做了!客人都没了,本钱也快赔光了,这日子还怎么过!”父亲眉头紧锁,双眼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大声咆哮,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绝望。

“当初就不该听你妈的,搞什么面点店,现在倒好,全赔进去了!”父亲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烟头狠狠扔在地上,用脚使劲碾灭,仿佛这样就能把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紧接着又一脚踢翻旁边的凳子,凳子倒地发出的声响在寂静的屋子里格外刺耳。

“都走了,都省心了,就留我一个人在这烂摊子里!”父亲瘫坐在沙发上,眼神空洞,嘴里还嘟囔着,那模样仿佛已经被生活彻底打败,放弃了挣扎。此后,他不再为家庭生计奔波,任由生活陷入困境,仿佛已放弃挣扎。

“爸,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啊,想想办法,总会好起来的。”刘顺看着父亲,眼中满是焦急与期待,他试图用自己的话语唤醒父亲的斗志。

“想办法?能有什么办法!你小孩子懂什么,别在这儿烦我!”父亲不耐烦地挥挥手,继续瘫在沙发上,语气中充满了对刘顺的不屑。

面对家庭的变故与困境,刘顺心中焦急如焚。他深知,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一切。于是,在一个看似平常却又注定不凡的午后,刘顺怀揣着忐忑与期待交织的复杂心情,毅然踏上前往市区的旅程。公交车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颠簸前行,车身的每一次晃动,都似命运的捉弄。刘顺靠窗而坐,望着窗外如幻灯片般不断后退的风景,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斑驳光影,如同他此刻杂乱无章却又充满渴望的心情。他眼神中时而弥漫着对未知的迷茫,时而闪烁着改变现状的坚定光芒。

当公交车缓缓停靠在市区火车站,刘顺走下车,眼前繁华喧嚣如汹涌浪潮瞬间将他淹没。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以及高耸入云的大楼,与他熟悉的宁静小镇形成鲜明对比。刘顺伫立原地,深吸一口气,试图让狂跳的心平静下来,他的目光中既有对这座陌生城市的好奇,又有对即将到来挑战的不安。

他沿着街道缓缓前行,目光如执着的寻宝者,急切搜寻每一个可能的工作机会。然而,希望如美丽却易碎的泡沫,一次次在他眼前破灭。

“不好意思,我们这儿不招人。”一家店铺老板面无表情地说道,冷漠的眼神扫过刘顺,便转身忙自己的事,仿佛刘顺只是个无关紧要的过客,连多一秒的停留都不值得。

“可是,老板,我真的很需要一份工作,您看我身强力壮,什么活都能干,打扫卫生、整理货物,我保证做得又快又好,能不能通融一下?”刘顺带着哀求,眼中满是期盼,声音微微颤抖,试图让老板再多考虑考虑,那模样就像一个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明的人。

“不行就是不行,别啰嗦。我们这儿人员已满,去别处问问吧。我这儿不是慈善机构,没那么多闲活给你干。”老板不耐烦地挥挥手,语气生硬,毫无商量余地,那冰冷的态度仿佛给刘顺泼了一盆冷水。

“老板,我家里真的很困难,我妈回老家了,爸爸也不管事,我想出来打工帮家里分担一下,您就当行行好,给我个机会吧。”刘顺眼中泛起泪花,声音带着哭腔,他已经把自己的困境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希望能打动老板。

“我说了不行就是不行,别在这儿浪费我的时间,赶紧走!”老板皱着眉头,大声呵斥道,那声音如同炸雷,在刘顺耳边回响,彻底击碎了他在这里工作的希望。

有的店铺因不需要招工,冷漠回应如冷水浇灭希望之火;有的则因他年龄小,如寒风般将希望吹得无影无踪。

“你才多大啊?我们不敢用童工,走吧。”另一家店老板娘双手抱胸,上下打量刘顺,眼神中透着怀疑与警惕,仿佛刘顺是个潜在的麻烦。

“阿姨,我已经不小了,能吃苦,什么活儿都能干。我妈回老家了,爸爸把面点店关了,整天无所事事,家里太困难,我想出来打工分担一下。您就给我个机会吧,我一定会好好干的。”刘顺急忙解释,声音颤抖,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渴望,他试图让老板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决心。

“别在这儿捣乱,赶紧走。我们这是正规生意,不敢冒险用小孩。要是被查到,我们可吃不了兜着走。你还是去找找别的出路吧。”老板娘毫不留情地拒绝,转身离去,她的背影如一道冰冷屏障,阻断了刘顺的希望,让他感到无比的失落。

“阿姨,我可以不要工钱,只要能让我在这里干活就行,我真的很需要这份工作。”刘顺不死心地追上去说道,他已经顾不上面子,只希望能有一个机会改变家庭的困境。

“不行就是不行,别再来烦我了!”老板娘头也不回,加快了脚步,彻底断绝了刘顺的念想。

尽管每一次被拒都如小刀在心上划过,隐隐作痛,但刘顺心中为家庭改变现状的信念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支撑着他继续前行。

就在他几乎被绝望吞噬时,一家牛师傅米线店映入眼帘。店门口那张略显褪色的招工启事,如黑暗中突然亮起的灯塔,瞬间点燃刘顺心中熄灭已久的希望之火。启事上的每一个字仿佛都有了生命,跳跃闪烁,诉说着可能的机遇。刘顺心跳陡然加快,兴奋与紧张交织,他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走进店里。

店内,浓郁的米线香气如轻柔纱幔,弥漫在每一寸空间,食客们的交谈声、碗筷碰撞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生活乐章。女老板身材富态,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如冬日暖阳般亲切,她操着浓重的东北腔,笑声清脆响亮,为小店增添不少活泼生机。男老板则又瘦又黑,约一米七的个头,面色冷峻,总是板着脸,眼神深邃锐利,仿佛能看穿刘顺心中的紧张与不安。

刘顺的心像揣了只小兔子,剧烈跳动。他走到柜台前,声音微微颤抖:“阿姨,我……我看到门口的招工启事,想来问问。”

女老板上下打量他,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转头看向男老板:“孩子,你多大了呀?瞅着咋这么小呢。”

刘顺心猛地一紧,生怕因年龄小被拒,谎报两三岁:“阿姨,我 17 岁了,已经不小了。”

男老板眉头微皱,目光如炬,声音低沉:“17 岁?看着不像啊。你能干多久?这活儿可累,你能吃苦吗?”

“我能干整个暑假,保证不耽误事儿。我家里情况不好,爸爸不管事,我想帮家里分担压力。吃苦我不怕,再累的活儿我都愿意干。我看店里这么忙,肯定能帮上忙,我从小就帮家里干活,啥都能干。”刘顺急切说道,眼神满是渴望,一边说一边挺了挺胸膛,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些,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表现赢得这份工作。

“孩子,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每天要洗那么多碗,收拾那么多桌子,累得很呢,你真的能坚持下来?”女老板关切地问道,她的眼神中既有怀疑,又有一丝心疼。

“阿姨,我能行的!我不怕累,您就相信我吧。”刘顺坚定地看着女老板,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男老板看了看刘顺,又看了看女老板,沉默片刻后说:“行,等你放假了,过几天就过来吧。丑话说在前头,干活可得认真,要是偷懒,我们可不留情面。”

刘顺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忙不迭连声道谢:“谢谢叔叔阿姨,我肯定好好干!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会珍惜这个机会。我每天保证第一个到店里,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

“好,那就看你的表现了。”男老板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刘顺。

“孩子,以后有啥困难就跟阿姨说,在这儿就像在家里一样。”女老板笑着说道,她的笑容让刘顺感到一丝温暖。

随后,他怀揣满心欢喜回到学校。此刻,他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仿佛看到家庭改变的希望在不远处招手,想象着母亲欣慰的笑容,心中满是幸福与满足。

几天之后,学校期末考试落下帷幕,刘顺迫不及待回到家中。一进家门,就看见父亲四仰八叉地躺在破旧沙发上,电视开着,声音嘈杂,他却鼾声如雷,身旁茶几堆满空酒瓶和烟蒂,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刘顺皱了皱眉头,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到父亲面前:“爸,我跟您说个事儿。”

父亲被吵醒,不耐烦地睁开眼睛,瞪了刘顺一眼:“啥事?别来烦我。没看到老子正睡觉呢吗?”

刘顺咽了咽口水:“爸,我找到暑假工作了,在一家米线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