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季布绝望(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最新章节。

唐代披甲率高,完全是因为府兵制度,士兵都是良家子,也就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地主。

地主家本就富有,而且越有钱就越惜命,自然会给自己搭配最好的装备。

另外,地主的利益是与朝廷捆绑在一起的,自然在战场上也会更卖力一些。

宋代就更不用说了,两宋时期,朝廷采用的是募兵制,募兵制与府兵制最大的不同是,单兵作战能力更加优秀!

因为募兵是职业士兵,有更多的时间训练作战能力。加上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朝廷有更多的钱来采购更加精良的制式甲胄。

但募兵制也有一个缺点,这一点是赵匡胤此前就发现的一点。

那便是,募兵制的利益和朝廷并不能捆绑在一起,募兵的单兵能力很强,但群体协同作战能力较弱,并且还容易临阵倒戈,忠诚度远远低于府兵制。

不过当时的赵匡胤也是没办法,自唐朝中期开始,府兵制就已经崩溃,大唐采用了募兵制,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募兵制已经发展了百年之久。

自己当初的大宋也是立国之初,根本没有能力突然改变现状。

毕竟宋代的建立没有大肆屠戮地主、士大夫等,导致全国也没有多余的田亩分给军户来使用募兵制。

赵匡胤这个人又心慈手软,没有对地主动手,这也是为什么宋代的土地兼并的速度远远超过其它朝代的原因。

毕竟其它朝代在立国之初都会重新分配一下耕田,但宋代没有这个过程,建立之初时,就已经是其它朝代中期所面临的土地兼并的问题了。

当时的大宋朝廷自然也想到了一个优渥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干脆不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商品经济,让没有田种的农民进城参加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让农民进城,成为工人。

这也是后世许多人口中的“宋代的资本主义”。

但重活一世的赵匡胤也更加清楚,以宋朝的生产力和当时世界上的贸易环境、购买力而言,吸引大批大批的农民进城参加手工业生产也根本不现实。

最后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货币贬值,穷的更穷,富的更富。

毕竟宋朝可没有全球贸易,大宋变成了世界工厂,但却无处销售那些商品,最后的结局就是类似“农场主倒牛奶”的结果。

最后的最后,就是南宋时期开始给北方蛮族献岁币,堂堂中原霸主,当了千年的宗主国,居然开始给异族称臣纳贡。

当然,对于当时来说,那点岁币也不算什么,毕竟当时的宋朝产能严重过剩,种地的没几个,全都跑去生产手工制品和轻工业品了,家里的钱多到当厕纸,花也花不出去,卖也卖不出去……

不过这就不是赵匡胤能得知的了,但当时的赵匡胤的确想到过这一层,只是他没想到会那么快。

如果有机会,赵匡胤还想要复刻一次唐朝的盛世,府兵制就是第一步。

府兵的单兵战斗能力自然不如宋朝的募兵,可募兵就是一群拿钱办事的雇佣兵,一个月几百块犯不着拼命。

但府兵的利益和此时的赵匡胤是捆绑在一起的!

打赢了仗,立了军功,还会有更大的田等着他们去种,可若打输了,没命是小,但若连耕田都没了,那自己的后代怎么办?

所以士兵们一个个如狼似虎!三五成群的四处追捕落单的楚军。

当晚,赵匡胤便带着亲兵返回了大梁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