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违阳奉胸怀险(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董卓》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董卓查出张邈(字孟卓)参与了武孚刺杀他的事件。他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捉拿张邈。袁隗得知此事后,心中暗自焦急。他深知张邈与袁家关系密切,若张邈被董卓抓住,势必会牵连到袁家。于是,他趁机帮助张邈逃出洛阳,返回陈留。

董卓得知张邈逃脱后,更加愤怒。他意识到,士族们对他的威胁越来越大,若不加以遏制,自己的地位将岌岌可危。于是,他决定拉拢一些人,以平衡各方势力,而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压制袁家。

随着董卓势力的日益渐大,他开始故意收揽各方士族。他心里明白,这些士族表面上对他恭敬有加,但实际上各怀鬼胎,私下里明争暗斗。他们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根本看不起他这个出身低微的西凉武夫。在他们的心里,登居高位者应该是他们这些士人,而不是董卓这样的人。

以颖川韩家代表韩馥,兖州陈留张邈张超,孔家孔袖,汉室宗亲刘岱等等,几人都本依附袁家。他们看到袁家有垮台之危,心中十分担忧。于是,纷纷站出来为袁家发声,批判董卓的种种恶行。

董卓得知后,怒不可遏。他拍案而起,大声吼道:“这些鼠辈,竟敢如此公然与老夫作对!老夫定要派兵除掉他们,以绝后患!”

这时,幕僚荀攸连忙上前劝阻道:“主公且慢!如今局势复杂,主公若贸然派兵除掉这些人,只会激起众怒,让更多的士族与我们为敌。依属下之见,主公不如收拢这些人,给予他们一些官职,以安抚他们的情绪。如此一来,既能缓和与士族的关系,又能为我所用,岂不是一举两得?”

董卓听了,心中有些犹豫。他沉思片刻,说道:“你所言虽有道理,但这些人对老夫心怀不满,岂会轻易归顺?”

荀攸微微一笑,说道:“主公不必担忧。这些士人本就是为了自身利益,只要主公给予他们足够的好处,他们自然会改变态度。再者,如今主公势力强大,他们也不敢轻易与主公作对。”

董卓又看向郑泰、韩融、何隅等人,问道:“你们意下如何?”

郑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荀公所言极是。主公若能大度包容,封他们官职,必能赢得人心,稳定局势。”

韩融和何隅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董卓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妥协了。他决定为与各方士人缓和关系,大方地封韩馥为冀州刺史,刘岱为兖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孔袖为豫州刺史,鲍信为济北相,王匡为河内太守,张超为河间太守,袁绍为渤海太守。

士人得知董卓的任命后,这才消停了下来。他们表面上对董卓感恩戴德,心中却依然充满了对他的不满和怨恨。

李儒听闻董卓没和自己商量就封了士族官职,心中十分焦急。他连忙去找董卓,劝谏道:“主公糊涂啊!这些士人本就是一介书生,并无实权,就算对主公不满,也不过是口诛笔伐,装装样子,对主公并无实质威胁。可主公却大封他们官职,这岂不是给他们借口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势力?此等乃利敌不利己之法,主公岂可如此?”

董卓听了,心中有些不高兴。他皱了皱眉头,说道:“老夫只想收揽人心,老夫对他们有恩,他们难道还敢忘恩负义,对老夫不利乎?”

李儒急得满脸通红,说道:“主公这是将自己放在火上烤啊!人心难测,主公岂可用自己之胸怀赌他人之心?如今主公大封他们官职,他们一旦有了兵权,后果不堪设想!”

董卓犹豫了一下,说道:“老夫现在已经以天子之名封了他们,岂可有反悔之理?那不是叫天下之人耻笑?”

李儒长叹一声,说道:“事已至此,别无他法。不过,袁术主公不可再封地方官职,可封他为后将军,来压制袁绍。如此,可让二袁互相争斗,主公便可从中坐收渔利。”

董卓听了,觉得有理,便点点头同意了。

董卓的一系列措施,虽然在短期内博得一时名声,但也引起了士族们更深的不满。他们表面上对董卓唯命是从,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等待着反击的机会。

不久后,董卓进宫找到皇帝刘协,想要封自己为丞相。刘协心中十分不情愿,但又不敢违抗董卓。他皱着眉头,说道:“自光武中兴以来,我大汉便没有丞相一职。如今爱卿想要封丞相,恐怕不合祖制。”

董卓听了,心中不悦。他微微眯起眼睛,说道:“陛下,如今汉室颓微,满朝文武多数为袁家门生。臣立陛下为帝,是为了效仿先人,重振大汉江山。只有臣大权在握,才能压制士族门阀,保陛下安稳。”

刘协无奈,只好同意了董卓的请求。

次日朝会,刘协宣布封董卓为丞相,加持节。满朝文武震惊不已,但无人敢做声。太傅袁隗看着董卓得意洋洋的样子,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自己权力巅峰的时期已经到头了。

董卓自封为丞相后,更加肆无忌惮。他独揽大权,对朝廷上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图巩固自己的统治。然而,他的这些举措却进一步激化了与士族的矛盾。

一些士大夫对董卓的专权和残暴感到忍无可忍,他们决定再次采取行动。一天,当董卓出宫时,他们拦住了董卓的车驾,大声痛骂董卓的罪行。

董卓愤怒至极,他脸色铁青,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他大声吼道:“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如此羞辱老夫!我儿奉先,给我将这些文人统统屠杀,一个不留!”

吕布领命而去,率领着士兵对这些士大夫展开了残酷的屠杀。一时间,洛阳城血雨腥风,一片狼藉。百姓们吓得紧闭家门,不敢外出。董卓的飞熊铁甲军趁机掠夺这些人的家产,一些百姓也跟着遭殃,整个洛阳城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司徒黄皖看到董卓如此残暴,心中十分愤怒。他联合武琼,准备对董卓再一次刺杀。武琼刚受董卓大恩,手中有些兵权。他听信了黄皖的劝说,决定冒险一搏。

一日,武琼率领着几百人发起兵变,准备攻取相国府。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董卓早在他们那里安排了亲信,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