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洞中论道,哪吒突破(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西游三大反骨仔,结义大闹三界》最新章节。

哪吒哽咽着说道,声音中满是对太乙真人的感激与不舍。

太乙真人走上前来,轻轻拍了拍哪吒的肩膀,眼中满是慈爱,

“傻孩子,你能有今天,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为师不过是在一旁引导罢了。如今你已达大罗之境,在天庭自当好好修行,守护三界安宁,便是对为师最大的回报。”

哪吒擦了擦眼泪,用力地点了点头,

“师父放心,徒儿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广成子看着这一幕,微微感慨道,

“时光匆匆,当年的小哪吒如今已成长为大罗金仙,真是令人欣慰。哪吒,你此番回归天庭,若遇到什么麻烦,我们这些老家伙永远是你的后盾。”

“多谢广成子师叔!”

哪吒听了,眼泪又喷涌而出,再次朝众人行了礼。

“那徒儿便告辞了。”

哪吒深吸一口气,转身迈出了金光洞。

出了洞府,哪吒心神一动,足下升起一对风火轮,升于空中。

回头望去,只见广成子、太乙真人等师伯们站在洞口,目光中满是期许与不舍。

哪吒心中一暖,朝着他们再次深深一拜,然后化作一道流光,朝着天庭的方向飞去。

一路上,哪吒思绪万千,回想起这百年来在金光洞的修行时光,那些与师伯们论道、受教诲的场景仿佛就在昨日。

飞行了一段时间后,天庭已遥遥在望。

那宏伟的宫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散发出神圣而威严的气息。

哪吒定了定神,收起思绪,加快了速度,朝着南天门而去。

只瞬间,哪吒已来到南天门处,增长天王见是哪吒,忙迎了出来,脸上露出恭敬的笑容,

“三坛海会大神,许久不见。”

言罢,增长天王见哪吒浑身散出之气势,完全与自己印象里不一样,惊讶问道,

“海会大神此番归来,气势非凡,莫不是修为有了大突破?”

哪吒微笑着点点头,说道,

“正是,此番闭关修行,侥幸得以突破,已晋升至大罗之境。”

增长天王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羡慕,连忙拱手道,

“恭喜海会大神,大罗之境,那可是多少修行者梦寐以求的境界。日后海会大神在天庭,定能更上一层楼。”

哪吒谦逊地摆摆手,笑道,

“哈哈,天王谬赞了,修行之路漫漫,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知天庭近日可一切安好,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增长天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

“回禀海会大神,天庭表面上倒是风平浪静,一切依旧。对了,那卷帘将摔碎琉璃盏之事,陛下虽未再深究,但私下里仍有不少人在议论。”

哪吒听了,心中不由一紧,马上想起之前与父王商议不再深入调查之事,看来这背后的隐情,终究还是难以被掩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王,我已知晓,多谢。”

言罢,哪吒身影一闪,已过了南天门,径往天王宫而去。

哪吒来到天王宫前,守门的天兵一见是他,立刻恭敬行礼放行。

“父王,父王,我回来了。”

进入宫殿,就有巨灵神迎了出来,见到哪吒,一脸激动道,

“太子,您终于回来了!听天王说您去拜会了太乙师尊,为何那么久才回来?”

哪吒见是巨灵神,笑着对其解释,

“我这次去金光洞拜会师父,没想到,几位师叔也来看望师父。他们就给我传授了修行之法,我就多留了些时日潜心钻研,这才回来得晚了。这期间,辛苦你帮父王操持事务。”

巨灵神挠挠头,憨厚地笑着,

“太子您太客气啦,这都是我分内之事。对了,太子,天王现在不在宫内,不久前刚被陛下传唤,现在应该还在凌霄殿。”

“嗯嗯,没事。这阵子天庭没出什么乱子吧?”

“太子,自从你去拜会太乙师尊,天庭倒也没出啥大乱子,一切皆是风平浪静。对了,刚才不知何故,宫殿地动山摇起来,我让鱼肚将及药叉将出去探查一番,他俩还没回来。”

“哦,竟有此事,刚才?”

“对呀,就在刚才。太子难道没有感觉?”

哪吒微微皱眉,心中疑惑,自己回来途中并未察觉到有何异常波动,怎么会突然地动山摇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生奇怪,我回来时并未觉察到异样,难道是因为我刚才一直在空中赶路之故?巨灵神,等鱼肚将和药叉将回来,立刻让他们来见我。”

“是,太子。”

言罢,哪吒径往内殿而去,来到盈门殿,哪吒目光扫过熟悉的陈设,思绪却飘远了。

他想起在金光洞修行的日子,师伯们的教导仿佛还在耳边,如今自己修为已达大罗之境,比之之前,哪吒感觉自己更有自信,更加从容。

却说,哪吒在盈门殿内来回踱步,心中暗自思索着这天庭突如其来的变故。他深知,看似平静的天庭实则暗流涌动,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预示着一场危机。

正想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就见鱼肚将和药叉将匆匆走进殿内,见到哪吒后急忙躬身行礼,鱼肚将率先开口禀报道,

“启禀太子,我们奉命前去探查,发现整个天庭皆有震动,大家却不知是何原因?”

哪吒眉头紧锁,心中暗忖,整个天庭都有震动,这可不是小事,若查不出缘由,天庭上下必定人心惶惶。

“好的,我知道了,辛苦,你们下去吧。”

见哪吒如此说,鱼肚将及药叉将忙又行了礼,齐声道,

“太子,末将告辞。”